[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西街孝感巷、五夫人巷 得名皆与孝行故事有关
2014-09-12 10:08:14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孝感巷,东起市区新华路培元中学边,朝南直达西街。巷子得名,与朱则文与朱鉴父子,以及一个动人的孝道故事有关。与孝感巷相邻的五夫人巷,西街北向至文魁巷尾,名称来历,与一段孝道传说有关。

孝感巷44号

石刻木牌匾 见证古厝历史

蔡清故居于1983年被列入泉州市级文保单位。据记载,蔡清故居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又有称建于1570年),原是蔡清的宅第,后改为家庙,之后再改为祠。古厝坐北朝南,为两进、五开间、硬山顶、燕尾脊、穿斗式木构架,由门厅、两厢、大厅组成,占地面积580多平方米。

走进古厝,坐在厅堂用放大镜看报纸的阿婆说,她是蔡家的媳妇,如今是老宅里最年长者,古厝自明朝起保存至今,多次修缮、更换坏掉的构建品。

厅堂正上方挂着一块木牌匾,上书“文庄蔡公故宅”字样,正中供奉着蔡清的塑像,大厅东墙嵌有清咸丰七年《重新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一方。

居住于此的蔡家荣介绍,上世纪60年代,现悬于大堂上方的“文庄蔡公故宅”牌匾被家人提前藏起来,才得以保存下来,当时另外两方牌匾和一幅蔡清画像被毁。古厝原有三个大门,过去,正中的大门紧闭,只有达官显贵方能出入;正中央大门两侧各有一边门,供家人日常出入。

台魁巷疔膏 出自蔡清后人

如今,尚有六七十个蔡氏后人住在古厝,因为人多,原本种有龙眼树的后院因此翻建,两侧厢房也已改建为住家。

蔡清故居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古厝曾经关过抓来的壮丁,两个边门的砖雕还曾有刺刀破坏过的痕迹”,边门如今变成了翻建房子内的一部分,蔡家荣指着砖雕说。

而九旬阿婆说,蔡清故居除了古厝出名,还有知名的保和堂白塔疔膏。读者一定还记得,在台魁巷那一站,记者曾经介绍过的保和堂膏药,其实老店售卖的膏药,就是由蔡家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子制成,而直到如今,蔡家人还是轮流排班,有的人制药,有的人守店。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