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票证收藏者家有粮票万张 见证特殊岁月的票

qz.fjsen.com 2014-09-17 10:35:07 陈丽娟 黄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谢玉妹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 出生粮食世家,她收藏的粮票已有上万张,见证那段特殊的票证岁月。

东南网9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丽娟 黄谨 文/图) 粮票的出现、存在及消失,是新中国发展过程中一段票证年代中的特殊记忆。

从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到1993年粮油商品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正式被废止,作为中国长达38年“票证经济”典型代表的粮票,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

黄雅玲和她收藏的粮票

49岁的黄雅玲出生在粮食世家,目前是南安市粮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她自小的记忆里,那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印制精美的粮票是吃饭和购买东西的重要凭证,地位“尊贵”。

收集粮票,对黄雅玲来说,原本只是工作上的接触,后来竟慢慢变成了一种爱好,而且,再也放不下。如今,她收藏的粮票已有上万张,见证了那段特殊的票证岁月。

有人说,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舌尖上的粮票

和那个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人一样,对粮票的回忆是“爱恨交织”。爱的是,有了粮票就可以买到在当时堪比奢侈品的糖果、面包。

1965年出生的黄雅玲和那个年代出生的大多数人一样,对粮票的回忆是“爱恨交织”。爱的是,有了粮票就可以买到在当时堪比奢侈品的糖果、面包;恨的是,家里粮票“挣”得少,总是填不饱肚子,想留些富余去换东西,那更是难上加难。

比别的小伙伴幸福的是,黄雅玲的外公在菲律宾、伯父在马来西亚打拼,所以,她家还有一个特殊的粮票——侨汇券。有了这些侨汇券,就能买许多别人买不到的东西。工业品、水产品、干果票、烟酒……种类繁多。她还记得南安的华侨友店,这是专门供华侨及侨眷买东西的商店。1986年,她结婚时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大件,就是凭侨汇券买的。

当时,与居民相比,农村实行的是公分制,没有粮票。唯一和他们有关的就是奖售粮票,这是国家收购公粮后奖励给农民的,可以凭票到粮店以5角至1元不等的平价买到一些粮。所以,“找居民结婚,吃饭有保障”,成了当年最流行的一句话。

足尖上的粮票

当年人们去外地出差前,都要先携带单位的出差证明和当地粮票,到指定地点去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以便确保自己去外地后能够吃得上饭。

但是,即便是城市居民,其实也常常口粮不够。在那个年代,每个月,粮票都会按时、定额发放到城市户口的每个家庭。“当时国家对粮票的管制很严格,没有票就买不到粮。”黄雅玲说,由于过去粮食产量低,又要防御自然灾害,只能限制供应。普通成人一个月分配28斤口粮,未成年人根据年龄分到的粮票总额为7斤、13斤、15斤不等。粮不够吃,很多人就会根据发的粗粮票,换一些地瓜渣回来。

去外地出差同样如此,当年人们去外地出差前,都要先携带单位的出差证明和当地粮票,到指定地点去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以便确保自己去外地后能够吃得上饭。“不夸张地说,当年没有粮票,那是寸步难行!”黄雅玲指着自己收藏的那一大沓粮票笑道。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开始出现明显变化,随着粮油供应和副食品的增多,粮票渐渐从“紧缺”转变成“盈余”,用粮票换大米、换鸡蛋的人也多了起来。到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粮票这才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心尖上的粮票

和别的游客不同,每到一个地方,黄雅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当地的收藏街和旧货市场,看看那里有没有她视同珍宝的粮票。

如今,她收藏的粮票已有上万张,不仅数量多,还很齐全,全国各地的都有。这一切,源于她自小的经历。原来,黄雅玲的父母都在粮食系统上班,从小她就和粮票打交道,也爱上了这些花花绿绿的粮票。在黄雅玲自小的记忆里,粮票是吃饭和购买东西的重要凭证,地位“尊贵”。所以,那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印制精美的粮票便成了她极为珍视的东西。

1981年,黄雅玲到南安粮食局上班时,已有了收藏粮票的“小仓库”。1990年,她被粮食局派到北京交流学习。当时,她身上带了许多全国通用的粮票,准备借此机会和全国各地的粮食工作者交换粮票。有此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她成功换到了一批自己想要的异地粮票。

为了集齐全国各地的粮票,黄雅玲还利用工作之余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到过29个省级行政区收集当地的粮票。和别的游客不同,每到一个地方,黄雅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当地的收藏街和旧货市场,看看那里有没有她视同珍宝的粮票。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