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粮票等于没地方吃饭 豆制品老厂长忆昔日时光
早期豆制品厂制作豆腐的模具,一直沿用至今(翻拍)。
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忆起那个“没粮票,有钱也没地方吃饭”的日子。曾经历过“票证时代”的父辈们,时隔三四十年,也许还会清晰地忆起那个粮票跟钞票一样珍贵的年代。
昨日,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泉州豆制品厂,听老厂长讲许多有关粮票的有趣故事。
□早报记者 许奕梅 实习生 王耿华 文/图
老厂长藏着泉州旧票证
55岁的康厂长从一个很普通的塑料胶袋里倒出三大沓粮票,足有好几百张。瞧,一斤的泉州市大豆票、半斤的福建省地方粮票、一两的全国通用粮票……里面有十几种不同面额、不同时间的粮票,最早的是1965年,最晚的是1977年。它们大多保存完好,有些虽发黄,但票面还很清晰。
“要不是几次搬厂,保存的还更多。”康厂长告诉记者,计划经济时代,买布用布票,买肉用肉票,买豆腐就用豆票和粮票。豆票都是泉州市粮食局印制的,粮票还分地方和国家通用。
上世纪60年代,所有的粮票都由粮食局印制。“那时一人一个月就分半斤的豆票,一两的豆票是四分钱。”康厂长说,厂里每天生产1000多斤豆腐,一天收来的豆票、粮票就有一袋子。为此厂里设立专门的数票员,即现在的会计员,她每天要将不同面额的粮票封签处理,等集满一定数量,再拿到粮食局兑换等额的黄豆回来生产豆腐。
相关新闻
- 2012-10-31泉州老商铺"九间" 当年人气不逊今日浦西万达
- 2012-06-11藏在铝筒里的密码 60多幅图记录70年前房产信息
- 2012-01-21春节"秀"照片 穿越时空感受老泉州特别年景(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