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粮票见证“票证时代” 记录着商品短缺的日子
东南网6月12日讯(晋江经济报记者 沈茜 秦越 文/图) 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忆起那个“没粮票,有钱也没地方吃饭”的日子。如今,粮票退出商品流通领域已经多年,可是曾经经历过“票证时代”的老一辈们,时隔数十年,也许还会清晰地忆起那个粮票跟钞票一样珍贵的年代。昨日下午,记者走进晋江内坑吕厝村的蔡志迎家中,看到了那张记录了那段“没有粮票就没有饭吃”的岁月的粮票。
打开文件夹,一摞摞旧材料里夹了一张1965年的旧粮票。粮票正面左边写着大大的“叁市斤”三个字,下面的“1965”意味着距今已经48年了。右上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的字样。而背面则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公章。票面除了中间有些破损之外,大部分都比较完好。
蔡大伯说,粮票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可以全国通用,地方粮票则不行。“那个时候什么都要凭票购买,没有粮票的话连饭也吃不上。”他笑着说,“我和我的父辈都经历了这段‘票证时代’,你们年轻人一定很难理解那样的生活吧!”
此外,蔡大伯还拿出了四张1982年、面值为两元的股票。这些股票印制精细,多有七八成新,上面有“晋江县内坑供销合作社”的字样。
据了解,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随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
相关新闻
- 2013-06-04深沪一村民收藏6份清朝地契 记录彰化土地流转
- 2013-05-25老照片里忆同学少年 万冬青收藏老照片展出
- 2013-05-20省文物专家晋江免费鉴宝 种类较多不乏精品
- 2013-05-19泉州各博物馆推出文化套餐 纪念“国际博物馆日”
- 2013-05-19鉴宝活动“搜出”西来意木偶头 比江加走早了200年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