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公里的少林路往北左侧的行道树缺失严重
东南网10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涂传之 黄谨 见习记者 喻兰 夏鹏程 文/图) “与少林路连接的温陵路、田安北路都绿树成阴,为何唯独少林路沿途一大段没种树?”自海都报“绿满刺桐城”推出后,泉州中心市区的少林路这段“大白路”成为不少市民的疑惑。
不仅是2.5公里少林路,老城区的百源路东侧也存在类似窘境。
昨天,海都记者重走这两条路段,惋惜之余,从泉州市园林管理局了解到,少林路和百源路的行道树之所以“被缺失”,与道路拓改有关,也是比较特殊的绿化为交通让路的例子。
目前,新区规划已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为绿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而对于少林路、百源路或其他类似道路的绿化如何保证,我们也希望市民出出点子。
您可以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加入海都官方微信“闽南网”告诉我们,一起为生态城市、为自己的家园建言献策。
路进绿退1 少林路
现状:左侧行道树缺失严重
全长约2.5公里的少林路,沿途的行道树可用四个字形容:断断续续。在百度地图的卫星地图模式下,大片水泥地裸露白色,与周边市政主干道的绿树夹道形成鲜明对比。
海都记者沿路细看少林路的绿化分布,发现往北左侧行道树缺失较多,右侧相对较少。
左侧只有两段较为集中的绿色路段,一段与东湖街交叉往北大约100米,一段在圣福花苑往北约150米,分别种植芒果树和小叶榕,目前已枝繁叶茂,形成林阴道。
与东湖街交叉的这段少林路,人行、非机动车道因道路拓改变得狭窄,
这几株芒果树幸运存活下来,成为少林路难得的一片绿阴
道路右侧,绿化缺失情况相对较少,在未种植行道树的地方,通过设立花圃,种植藤蔓,形成垂直绿化景观。
原因:拓改占了行道树空间
“整条少林路早年都有行道树,是当年的道路拓改,让沿路绿化成了这样。”圣福花苑小区住户韩女士说,早年少林路拓改,原有的行道树被撤去,现有(两侧大部分)绿化树是拓改后重新种植的。
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绿化管理科人士证实了这一说法。据公开资料显示,少林路原有道路宽度24米,为双向四车道,2007年拓改工程完成后,道路拓宽至36米,双向六车道。“拓改多出的宽度,是合并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后省出来的,由此牺牲的便是人行道上和非机动车道上的行道树了”。
据园林管理局人士介绍,目前少林路沿路行道树现状,当年由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拓改工程完成后至今,园林管理局没有更改过。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合并,宽度普遍为5米甚至更窄,而行道树的树池规格为1.5米边长的正方形,如再设置行道树,会对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少林路交通造成影响。
路进绿退2 百源路
无奈:近百米绿化为停车位让道
绿化为交通让道,老城区的百源路拓改后也出现这一问题。
百源路南段东侧,有近百米路段人行道上未种植行道树,而是被规划为停车位。在这段人行道上,停车位、市政路灯、交通指示牌等多种设施显得颇为拥挤,很难再找到绿化的容身之地。
据海都记者了解,10多年来,百源路经过几次路面拓宽、人行道重修工程。“在人行道的有限区域已被用于其他用途后,已经没有留给我们种植绿化的空间了。即使强开树池,也很有可能遭人破坏”,园林管理局有关人士说。
对于老城区街道的绿化,一般经过拓改后,绿化大多不得不被牺牲,拓改完成后,几乎难再留下绿色空间。即使有部分绿化被留下,也是与交通“抢道”。
比如少林路最南端,与东湖街交叉的那段100米绿芒,虽在少林路拓改后得以保留,但在狭窄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并行道路上,曾有市民觉得很不方便,希望移除芒果树。园林管理局人士说,“因这些芒果树移植后成活率很低,树最终得以保留。”
百源路东侧用作停车位,已再难见到绿色
反思
规划部门:新区为绿化留出足够宽度
“即使是拓改后,少林路也还是太堵了。在泉州市区内,这条路是绿化为交通牺牲最特殊的个例。”采访中,一位园林管理局业务人员感慨道,在道路规划之初,就应当考虑到未来拓宽的可能,并为绿化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他说,“比如在规划之前,道路的红线设得宽一些,多出来的部分都留给绿化带。这样,一旦道路需拓宽,一方面,原本充裕的绿化带在被牺牲掉一部分后,仍能形成景观;另一方面,拓改工程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在征迁建筑上。”
事实上,泉州市区多处新区规划中,已经在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绿化带在新路宽度的比重大幅增加。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市政规划管理科张科长说,城东新区、东海新区等多处新区的道路规划中,绿化带的宽度都大大超过老城区,“比如站前大道的路面宽度为70米,但每侧绿化带宽度就有30米,使得这条新路的总宽度达到了130米”。
那么类似少林路和百源路这种情况,绿化是否就要永久退让呢?
昨天,园林管理局绿化管理科人士说,“市民如有加强少林路绿化带的声音,我们将再度对该路段的绿化条件进行考量。在条件适合的路段,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进行绿化,提升绿化景观。”如果您还有其他建议,赶紧来电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