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师徒3人齐聚泉州市机关幼儿园,与小朋友一同唱童谣
东南网11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燕婷 李晓蓉 黄晓燕 田米 文/图)脍炙人口的闽南童谣,曾陪伴着一代代闽南人走过美好的童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童谣已经失传,令人心痛。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报发出征集闽南童谣行动,得到众多读者的热情分享,其中有一位老人表现得尤为积极——83岁的泉州民俗专家、闽南童谣第三代传承人傅孙义,他用一生的精力收集、创作了近1500首童谣,其中有近200首已经流传数百年。
这位耄耋老者为何对童谣如此痴爱?用他的话说,“担心童谣没落,担心童谣没了传承”。为此,他还培养了两名徒弟。前天,我们探访了师徒三人,还原了他们保护和传承童谣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讲述:童谣曾如微信一样盛行
“只要是童谣,我听过一次就不会忘记。”傅老说,自己的基因冥冥中对童谣有着特殊的感情,“有的人过目不忘,而我则是过耳不忘”。
傅老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物资匮乏,农民没什么娱乐方式,童谣作为一种朴素的精神享受,在当时非常盛行。“邻里邻居空闲了就对童谣,亲戚朋友来了也要念童谣,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就好似现在,见个面就互相留个微信一样。”童谣的第一次盛行一直持续到1958年,那时童谣的创作空前繁荣,人民公社大办食堂、掀起大生产运动、除四害、拾稻穗,都是童谣的好题材。当时,村村都办起了红儿班(幼儿园),孩子们学童谣也很普遍。
“1959年以后,因为三年饥荒,童谣传唱的人少了,也自此出现了断层。”傅老说,那时候大家食不果腹,自然顾不上童谣了,自己父亲就是在那时被饿死,而他也因为饥荒全身水肿到快200斤。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人马整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傅老也参与了泉州地区的收集、整理工作。傅老说,当时为了收集,他下到各个乡镇,哪里有人懂童谣,他就跑到人家家里,非常有激情。“村民口授,我记录,回来再整理结集。”也许是因为政府的引导,那时童谣又开始流行起来。后来在电视、网络等新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童谣的传唱又开始冷却下来。
童谣是闽南民间的口头文学,虽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朗朗上口,但毕竟是口耳相传,容易失传。为了保护闽南先辈的智慧结晶,傅老花一生的时间收录整理了近200首的闽南古童谣,还创作近1300首新时代童谣。在他眼里,文化需要保护与传承,亦需要创新与创作赋予它新的生长力。为了能世代相传,傅老决定在他的有生之年,整理出版《泉州童谣1500首》。
李老师与小朋友表演童谣节目
传承:培养了两名得力爱徒
为了更好地传承,傅老还培养了两名徒弟——幼儿园老师李葱葱和退休员工庄燕萍阿姨。前日,他们师徒三人齐聚泉州市机关幼儿园,与小朋友一同唱童谣。
李老师执教二十余年,一直坚持将闽南童谣编成音乐、配上舞蹈,带入课堂,深得学生喜爱。“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掘仔掘掘仔掘,掘着一尾旋留鼓(泥鳅的意思),依呀夏都真正趣味!阿公要煮咸,阿妈要煮淡,二个相打弄鼓鼎,依呀夏都乡当差枪!娃哈哈!”配着音乐,小男生、小女生用舞蹈分饰着“阿公”“阿妈”掘泥鳅的滑稽场景,当唱到“阿公要煮咸”时,“阿公”们还跺着小脚、撅着小嘴跟“阿妈”急。唱完《天黑黑》,小朋友们还不过瘾,又唱起了《一只蟳仔八支脚》。小朋友们模仿着螃蟹挥舞着蟹钳的样子,边唱边跳,甚是欢乐。
“我和阿兄在门口,走来一只大白狗。害我惊啊大声吼,阿兄将狗紧趁走。”当天,庄阿姨也在现场教小朋友们念起自创的童谣。
庄阿姨笑称自己只是半个闽南人,虽然父母是惠安人,但由于父亲工作原因,她生在广东,长在青海,工作后才回到泉州,自小不懂闽南话。“三十年前,偶然听到收音机里正在教人念童谣。”她觉得很有意思,就开始跟身边人学说闽南话,2011年去扬州的火车上偶遇傅老并开始学习童谣,现在已经创作了数十首童谣。“自己最大的满足就是,现在3岁的小孙女在我的影响下也很爱念童谣。”
调查:仅30%父母教过孩子童谣
学生们认真填写调查问卷
作为泉州民俗专家,傅老一直忧心于童谣的传承问题。为此,前日,我们发起了“闽南童谣你知多少”的调查,向泉州晋光小学、泉州通政中心小学的100名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数据显示,85%受访小学生会念闽南童谣,有九成多的受访小学生觉得闽南童谣有意思,好听又易读,70%的学生将《天黑黑》选作自己最喜爱的童谣。不过仅有19%的学生知道5首以上童谣。
“我们家平时都讲普通话,爸爸妈妈几乎不和我讲闽南话,我是和爷爷奶奶学的闽南话。”晋光小学六年(1)班的张心凌说,因为不常讲闽南话,她一开始学闽南童谣的时候,音都念不准。根据问卷调查,有66%受访学生闽南话是通过爷爷奶奶教导,只有30%的父母曾教过孩子念童谣。
专家呼吁:多让孩子接触学习闽南语
针对傅老的担忧以及问卷结果,我们专程采访了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陈瑞统以及华大文学院教授、泉州方言研究会理事长王建设。
华大文学院教授王建设:
童谣比赛是童谣突破瓶颈的出路之一
“现在学校教育都用普通话,父母在家里也跟小孩讲普通话,方言怎么去传承?”王建设说,这是童谣面临的尴尬,“一定要让孩子接触学习闽南语,给方言留下生存的空间,否则,没有传播的途径,消亡就是必经之路了”。
在王教授看来,闽南童谣除了能教小孩了解自然外,还可以学习礼仪、品德等,而且还是一种乡情,传承很有必要。“就像我以前念过的‘挨啊挨唏呼,杀鸡请阿舅。阿舅吃无了,杀鸡请客鸟。客鸟吃了了,还要佫讨添。举饭匙掀嘴边。’就是讲麻雀不懂知足,吃了还想吃,贪得无厌结果挨打的故事,就是教小孩子懂礼仪的。”王教授说这种启蒙教育远远比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天黑黑》将童谣用音乐及舞蹈的形式呈现,对孩子很受用。王教授觉得,除了将童谣赋予更多的娱乐性外,还应多多举行童谣比赛,通过表演、比赛、交流等来传播闽南文化。
“童谣比赛是童谣突破瓶颈的出路之一。不论是媒体、学校,还是政府,都可以来举办,提供各种各样的展示平台,学生们自然就会有学习童谣的热情。”王教授建议道。
傅老收集整理的手写童谣稿件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陈瑞统:
父母口授、学校教学是孩子接触童谣的关键渠道
陈瑞统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搭好童谣与孩子们之间的桥梁。
“出书是途径之一,需要社会文化团体将童谣收集、整理成册,筛选出内容积极健康、符合社会特点、易学易懂的童谣。”陈瑞统说,把优秀的童谣作品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既需要媒体、出版机构的播火传薪,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推广,如直接进学校,为教师和家长推荐优秀作品,“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那些承载着传统文化、民间智慧和民族审美趣味的优秀童谣,也要给他们创作满溢着童真、童趣的优秀作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乡音、乡情。”
陈瑞统表示,除了出书,父母口授、学校教学也是让孩子接触到童谣的关键渠道,文化、教育部门、学校要更重视童谣对儿童的启蒙作用,如果可以,每周开设一至两节专门的闽南语课程,这样效果应该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