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太高 地下有位没车
建设滞后 地上有车没位
新开发楼盘停车位配备充足,部门也规划了公共停车位
中心市区安吉路夜间车辆违停(陈晓东 摄)
□本报记者 李凯龙 杨佳彬
核心提示
老城区停车难的困局尚未破解,东海、城东、桥南等新区的停车难问题又呈现在公众眼前。近日,本报关注了中心市区东海、城东违停严重的现状。为何新区会出现停车难的问题,是新楼盘配备的停车位不足,还是公共停车位稀少?面对停车难,有何破解之道?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状一:楼盘配足停车位 高价位令人却步
新开发楼盘停车配比充足
根据相关规定,2007年以后新开发的楼盘,必须按一定标准配建停车库,其中住宅类,单户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上(含140)汽车车位配比为1∶1.2—1.5,单户建筑面积90平方米-140平方米(含90)汽车车位配比为1∶1,单户建筑面积90平方米-45平方米( 含45)汽车车位配比为1∶0.8,单户建筑面积45平方米以下的车位配比为1∶0.5。
按上述标准,基本上可以满足本楼居民的停车需求。记者在桥南片区某安置小区了解到,该小区有2600多户,配备地下停车位1300多个;城东一2009年开发的楼盘,有1000多户,配备地下、地面停车位800多个。
既然楼盘停车位配备充足,记者此前走访东海、城东片区的部分楼盘时,却发现楼宇下的地下停车库空空荡荡,为何市民不愿停?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地下停车位的价格太高。
立体停车库空荡荡 (李凯龙 摄)
多因素推高停车位售价
去年9月,东海湾某楼盘停车位开售的当天,车位的打底价定在18万元,一个相对好停车的车位甚至卖出了33万元的高价,面对如此高价位的车位,许多市民直言买不起。为何新区停车位价格年年攀升,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其中不乏从事城市规划的专家,也有有着多年售楼经验的房产中介主管,共同解析停车位价格飙升背后的原因。
1.居民车辆数增长。随着新区的建设,不少市民看中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纷纷在新区购房置业,而由于新区相对于老城区在城市体量上增大不少,所以能在新区购房的市民,基本上每户都拥有一辆或两辆汽车,新区住房的车辆数大大增加。在停车位有限的情况下,居民买车位的总体需求增加。
2.地下停车好处多。地下车库有着几大优势,首先车位专属,不用四处找车位。在路面违停成本加大,如车辆随时有可能被刮伤、被贴单甚至被打碎玻璃的情况下,地下停车库的便利性渐渐显现。此外,随着豪车的增多,车主也担心将车停在户外发生不测。
3.开发商成本定价涨高。而看中了新区未来的居住人数,开发商也将车位的价格一提再提。据市民李先生介绍,东海大街楼盘下的车位刚刚售卖时,起步价在15万元左右,去年同样在东海大街沿街的一楼盘车位开售时,起步价已涨到了18万元。李先生说,虽然开发商要计算每个车位的成本,但是明显有坐地起价的嫌疑。
现状二:新区公共停车位 无法缓解停车难
缺乏便利 市民鲜愿前往
新楼盘配备的停车位充足,却因售价高、只售不租等原因造成住户停车不便。而新区公共停车位的建设就稍显滞后,似乎跟不上涌入新区的人流。
在东海新区,规划部门表示,该区的公共停车位包括商场配建停车位及区域配建专用停车位,但至于具体的数量,相关人员以不方便统计拒绝告知。
走访中,记者找到了该区域配建的专用停车位,即东海滨城O地块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按规划,这里可提供上千个车位。据一保安介绍,从地下一层至正四层,均为停车场,现只有一楼停放着少数几辆车,其他楼层均无车辆停放。
据观察,该停车库离东海大街主干道有数百米远。采访中,多位车主表示,他们也不想违章停车,但总不能将车停放在该停车库内,再步行数百米甚至更长的距离到达目的地。
记者了解到,除了该专用停车库外,市民如果想在东海大街停车,就只能选择沿街一些商场配建的停车场。然而,目前几个大型的商场仍处于施工扫尾阶段,尚未对外营业,所能提供的停车位也十分有限。
在东海大街两侧,并未施划路内临时停车泊位。交巡警部门表示,东海大街建设尚未移交给市政管理部门,所以停车位无法施划。
配备不足 未来压力仍大
相较于东海片区,城东片区的公共停车位则主要集中于大型购物中心、医院、海峡体育中心等地。以中骏世界城为例,这里的地下室可以容纳数千辆车停放,暂时能够满足购物及附近市民的停车需求。然而,路面上也少见临时停车位,随着入住人数的逐步增加,一段时间后,也有可能出现停车难的情况。
此外,海峡体育中心、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的停车位众多,暂未出现不够停放的现象。
而在桥南新区,记者走访中并未看到有专门的公共停车场。以不久前开业的中闽百汇购物广场为例,节假日或高峰期时,广场前总是停满车辆,不少无位可停的车辆直接放在道路上,影响交通。根据该片区发展的速度,相信不久之后,这里的停车难题也将凸显。
建 议:部门市民齐努力 超前规划改习惯
规划应长远考虑 莫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新区停车难的情况,不少市民建议,在新片区规划时,就应从多方面充分考虑,配足停车位,“规划应有超前意识,10多年前,机动车保有量与如今比肯定少之又少,但规划部门不能只立足当下考虑问题,而应有长远的眼光”,市民洪先生说。
市民王先生则表示,相关部门曾公布,在城东、东海、江南片区规划了多处公共停车场,如城东片区规划了12处,东海片区18处,江南片区36处。但这些公共停车场,有的尚未建成,有的未投用,真正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
停车思维要跟上 别贪图方便违停
在东海大街沿街小区负责安保的黄先生介绍,他所看护的楼盘目前已交房,车位也已售出,不少业主虽然买了车位,但图省事,一回来就把车随意停在路边。还有一些乱停车的车主,则是前来找人、办事的,“就几分钟时间,我还去找个专门的停车场,这不更费事吗?”
在桥南片区某安置小区内,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地下停车场有1300个停车位,实际来停车的车辆数不足40%。据其介绍,在还没有搬迁过来前,家家户户的车辆都是随意停放在家门口或庭院内,现在居民的停车习惯还没改过来,就算买了车位,宁可侥幸违停也不愿停到地下车场。
市交巡警支队停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的停车思维要跟上,建设了专门的停车场,市民应按规定停放。良好的停车秩序不是靠管出来的,而是需要每个市民自觉遵守。
地下车库未出售 收费管理可双赢
许多市民表示,在目前东海大街公共停车设施无法满足片区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开发商与其放着空荡荡的停车位,还不如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对部分闲置的地下停车位实行收费管理,盘活地下停车资源。
破 解:定位好城市功能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如何才能破解停车难?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高级工程师介绍,在城市规划方面,只有坚持“保老城、建新城”,变单中心结构为组团式、网络化的多中心结构,打破职住分离的功能区布局,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高教园区,向造生活生产生态高度融合的新城区发展,让城市居民就近就业、就近上学、就近就医、就近居住、就近生活,才能从规划层面上彻底改变目前城市交通摆钟式的潮汐现象,降低老百姓的出行成本,才有可能根治城市交通“两难”问题。
另外,在公共交通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大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公共交通接驳,特别是夜间的线路接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