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德化最后的制秤老师傅
2014-12-15 07:56:2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60多岁的朱善铁,是德化现在唯一还在制秤的老师傅。妻子郑秀珍跟老朱结婚后,也一起从事制秤行业,至今已有40多年。

锻造秤钩

制秤,仅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算起,也有两千多年了。如今,随着国家推行国际标准化计量管理,制秤这一老行当已日薄西山,将要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

60多岁的朱善铁,是德化现在唯一还在制秤的老师傅。他祖籍浙江温州,父亲朱良安1942年辗转到德化谋生,租房开店经营制秤。朱善铁16岁开始跟父亲学艺。妻子郑秀珍跟老朱结婚后,也一起从事制秤行业,至今已有40多年。改革开放后,他们开始独立经营,并收徒传艺。

笔者观察了制秤主要工序,发现制作一杆秤要经过大大小小一百多道工序。

生火炉铸铜铁、锻造“虎头”、秤钩等金属部件。原樟木、进口橡木要切割,用石灰水浸泡,防止变形腐蚀并还原木材本色,然后整形,砂布抛光校正,仅仅完成一根秤杆就要十多道工序。在秤杆上用圆规细致地标出计量单位(俗称“秤花”),因为密密麻麻如繁星,又是很关键的步骤,关系到计量精确度,行内话叫做“点星”。然后把比绣花针还细的铜线或合金线,挨个锲入秤杆,作为辨识重量的标志,再磨平抛光。朱家做的杆秤,大的以四五百斤计,要1600多个“星星”,小的精确到克为单位,要200多个“星星”。因为工序复杂,大大小小工具也不胜枚举,大的如铁锤、刨刀、锉刀,小的细如圆规、针钳。

杆秤,在德化传统的婚嫁、乔迁新居的民俗里,还有着特殊寓意。昔日,迎娶新娘,男方在洞房门后挂着杆秤,即是衡量新人度量大,又寓意公道,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平等相处,相亲相爱。乔迁新居挂副杆秤,寓有驱邪镇宅、吉祥平安之意。

现在,传统制秤作为夕阳产业,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只在乡村流动摊点和小店偶尔可以见到使用杆秤称重。随着使用传统杆秤的市场萎缩,过去从事制秤的师傅或已经改行,或者年老歇业。朱师傅夫妻的制秤营生也难以为继,他无奈地表示,现在只不过是利用空余时间,为一些杆秤收藏爱好者制作藏品,或为民间民俗喜庆提供活道具。

(徐艺星 文/图)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