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在家乡晋江东石海边 “不论走到哪里,我是那么的以泉州为荣” 曾经,毕业时面对恩师的挽留,蔡崇达执意选择离开泉州,只为前往更远的地方发展,对此,他曾解释说,那时的自己渴望远离泉州,走出福建,去寻找一个文学青年更好的成长环境。从此以后,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大城市里工作、积累,直到三十岁的到来,他带着新著踏上回家的路,用多年沉积的笔触,写尽深藏于心的闽南民俗和当地人文风土。 “在北京,我总是在宣传泉州,很多媒体同行会去关注泉州,或多或少都与我有些关系。我总跟他们说,你们要报道泉州,需要我写稿,我一定写。”蔡崇达说,如今有媒体来找他约稿,他常会婉言拒绝。但唯有关于泉州的约稿,他从不拒绝。“这些年,读者们看到我写的关于泉州的文章,都是我在异常忙碌的时候,熬夜通宵赶写出来的。”谈及为何再忙也要履行约稿的承诺,蔡崇达有些感性地说,“因为,我就是泉州的一部分啊。” “我曾说,对于本地人而言,泉州是一个‘藏宝之城’,而对外地人来说,泉州,则是一个‘寻宝之城’。”在蔡崇达看来,自己所写的文章中,不仅存留着许多泉州人熟悉的人文风物,也传达着延续在这座城市的一种理念,因此,许多外地读者看完他的书,时常会感慨,“在面对某些问题时,原来泉州人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 “岁月,在泉州沉淀了太多的痕迹,保留至今且依旧富有活力。”蔡崇达一直认为,泉州文化是“内敛的”,却跟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恰如“活化石”一般,会随着时间融进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不仅让这座城市愈加迷人,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思考的方式总是很古典,也很美好。“古老的生活状态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是一代代文明雕刻出来的,最终形成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蔡崇达说,正是经过岁月的承载,记录在泉州城中的很多人情故事,最终一点一滴地拼凑出了这座城市的璀璨文化。 “不论走到哪里,我是那么的以泉州为荣,而泉州也确实值得我让她以此为荣。”蔡崇达在谈及对于故乡文化的推广时,试着打了个比方:亦如闽南菜中,泉州人总会以最简单的白灼方式烹煮新鲜的食材。美好的古城泉州文化亦是如此,其实不必刻意用一个概念去包裹它,只需把城市里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通过一点一滴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有不尽的宝藏,可以被无限发掘。 |
- 2014-12-21蔡崇达、蒋方舟两位“80后”主编分享写作故事
- 2014-12-20蔡崇达出版《皮囊》重回母校演讲 分享泉州往事
- 2014-12-19刘德华白岩松作序 泉州作家蔡崇达带《皮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