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良庵大宗祠拟申报省级“文保”
紫云黄氏昨举行祖陵重修竣工庆典
这个庞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就是南安良庵大宗祠
早报讯(记者 林福龙 庄丽祥 文/图)一座修建于明朝年间、由张瑞图手书、郑板桥供图的大宗祠,数百年默默无闻流落于乡郊野外;各甲小宗祠依势相继而修,环绕四周,融为一体,形成庞大的明清宗祠古建筑群落,入选“八闽名祠”……昨日,紫云黄氏举行开基祖妣尤氏诞辰七百周年纪念活动暨祖陵重修竣工庆典,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黄氏后裔,齐集南安罗东埔头良庵大宗祠内,缅怀祖先,弘扬孝道。作为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良庵大宗祠,拟于近期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址定“眠牛蕴甘露”地 十甲宗祠“众星拱月”
良庵公为黄守恭第二十六世孙,南安房经公嫡派。元中叶从吕洋复归隍山(今蔡厝),为芦川开基始祖。
良庵大宗祠位于南安市罗东镇埔心村,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1458年经过改建,形成祖祠群;1924年,整个家庙群遭军阀破坏;上世纪30年代,宗祠组织董事会集资重修家庙,于1943年落成。
“关于这座宗祠的选址,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埔头良庵大宗祠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当年良庵公在附近放鸭,偶遇后山杨员外请风水师选地。“此为眠牛穴。”风水师称,这个地方不造墓、建宅,子孙皆丁财两旺。“何为以验?”员外问道,“此一丈见方之地,夜不凝露。”之后,良庵公将此话记心中,得此“眠牛蕴甘露”宝地,家财渐兴。
“眠牛”蕴甘露,孕育孚、仁、恭、圭四大宗支,繁衍各地。母鸭一日下双蛋,母牛孕期未满足生牛犊,于今传为佳话。先辈披荆棘,铲芦苇,引渠灌溉数千亩,昔日芦苇丛生地,今朝“银芦”稻花香。
曾作校舍六十余载 拟申报省级“文保”
走进宗祠大门,上悬一方大理石横梁,上书“黄氏家庙”,落款为“张瑞图”;而在宗祠正面墙体上,镶嵌着四方阴刻石画,竟然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之后之手。据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员透露,宗祠内的这两处书画均出自名家之手,相当珍贵,“由此可见当年宗祠主人与社会名流的交往颇深。”
“家庙当做校舍,成为教书育人之所,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传统。”埔头良庵大宗祠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915年,逸机先生恢复黄离先生辍办之罗溪学堂,迁址于此,更名罗溪学校,增设劳、美、体、音课程。抗战时期,民生农校内迁于此。之后农校返泉,此地定名为良庵农校,1947年更名私立罗英中学。1953年收归公办,更名南安第二中学。1992年,南安二中迁至新校舍,家庙作校舍至此而终,“六十余载,桃李万千,出类拔萃”。
上世纪90年代,黄氏家庙被评为南安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近年来修缮力度的加大,以及黄氏后人的大力支持,现在正着手向省里提交资料,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舍宅献桑园 修建开元寺
黄守恭,字国财,号一翁,晚号紫云居士,泉州城西人,生于大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据黄氏族人考证,黄守恭在公元649年至659年,在泉州发展殖桑织丝业,经营桑田七里,最先发展丝织业,又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舍全宅第桑园建寺(今开元寺),分派五子往外境发展。
黄守恭一生曾经做了三件大事,种桑、养蚕、织锦,为开拓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献园建寺,为佛教创立泉州基地;遣子外出,鼓励子孙独立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