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违反公平原则 判付8.28万 经审理,法院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土地补偿费分配权是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而产生的,补偿费的受益主体是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那么每个成员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应当均等,而不能有差别对待。 龚先生申建住宅经批准取得集体用地使用权,其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他作为梧园自然村村民,申建住宅必然会使用到村集体用地,但该权利对所有符合申建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又是平等的。村民小组在分配补偿款时,分配数额并不是按每个组织成员拥有承包地的面积,而是按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这一标准来分配的。村民小组在分配补偿款时,扣除1984年后建房用地面积相应份额,明显存在区别对待,是对龚先生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的侵害。因此,村民小组克扣他因依法申建住房而使用集体土地面积相应的土地补偿费份额,依法无据,也违反公平原则,不应予确认。 另外,因土地补偿费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补偿,而龚先生与政府签订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是土地被征收后,政府对其地上附着物的补偿,两者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据此,法院一审判第十村民小组应付给龚先生土地征收补偿费用82800元。一审判决宣判后,第九村民小组和第十村民小组不服,共同提起上诉。日前,中院终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物权法》第五十九条第1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该规定强调集体成员的成员资格,突出每一位成员应该享有的权利。龚先生一案的处理具有典型意义: “村规”合法性如何判定?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包括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在内的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应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但该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同时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因此,法院在审理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纠纷时,应当对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分配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查,以保护集体成员平等享有每一位成员应该享有的权利。 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权如何看待?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因此,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之一,依法应受保障和保护。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系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丧失的补偿,其分配主体应该是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所有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这是成员自益权的表现。前者是作为村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后者是村民基于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可享有的分配权利,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均不存在重叠或冲突的情形,不应以村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而剥夺其土地补偿费分配权。 |
- 2015-01-09补偿协议未达成 安溪城厢镇一村民近2亩土地被平整
- 2014-12-25郑氏父子落户许氏无缘征地补偿款 一家三人告村小组
- 2014-10-18昆明晋宁征地冲突案:医院被指拒收受伤村民
- 2014-10-17昆明晋宁去年曾发生征地冲突 20余名特警受伤
- 2014-08-12石狮满60周岁被征地人员 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