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部分偏远山区土地无人耕种 如何破解“谁来种田”

2015-01-19 09:05:18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前景看好 种粮大户“抢”种耕地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在现代化设备的帮助下可以产生更高的效益。

找地!找地!找地!哪里有大片的农地?

近几年来,随着种粮效益的提高,种粮前景看好,种粮大户们的种粮积极性逐渐提高。记者注意到,沿海县市出现种粮大户“抢”地种的现象。

“没有足够多的土地,种粮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就上不去。”晋江陈埭镇洋埭中和种养场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为福建第一种粮大户的林和杰如是说。

种粮大户们将目光瞄准了山区,那里,有着大片甚少耕种甚至撂荒的土地。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或是解决种粮大户们无地可耕的一把“钥匙”。

种粮大户林和杰 潜心土地深耕40年

54岁的林和杰是泉州乃至全省都有名的农民。种田40余载,他先后六次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15岁那年,林和杰初中毕业就在老家晋江陈埭镇洋宅村开始种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晋江陈埭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少村民告别土地,有办工厂的,有下海经商的,反倒土地没人问了。林和杰看到土地撂荒挺难受,一些办企业的村民就把土地交给他来耕种,还借钱给他作为生产成本。1985年,林和杰创办了中和种养场,承包了村里43亩水田。1989年春天,他又向村里承包了86亩水田。

1994年,当地政府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弃农经商的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把耕地集中给种田能手承包。精明强干的林和杰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高峰时流转承包的土地面积达3000多亩,是名副其实的全市最大种粮户。

挨家挨户流转土地 村官转行成新农民

人家“下海”经商,他“下田”种粮。

他是李锦成,晋江磁灶镇洋宅村村民。去年12月底,他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近两年来,他承包的土地达1800多亩,平均每年可为市场供应粮食17万余公斤、蔬菜290万余公斤。

“我是不小心踏入了这片土地的。”李锦成说,在2009年进军农业前,他已从事运输业10多年。那一年,他作为晋江市磁灶镇洋宅村村委会主任,发现村里不少农田撂荒。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村委会挨家挨户做工作,把各家的土地流转出来。原计划土地流转成功后,再承包给外面的种粮大户。然而流转出来的数百亩土地没有大户愿意承包耕种。

最后,李锦成找到村里的三位企业家商量,大家一拍即合,组建成立晋江协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家出资承包下这片土地,他负责土地日常经营管理。就这样,李锦成从一个运输个体户华丽转身为“新农民”。

如今,李锦成种植的土地面积近2000亩。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