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兴古渡头遗址今犹在
众多文化古迹 有力印证
刺桐古港内,千帆待发。古时,海船的出行和航程要凭借季风、洋流。秋冬之际吹北风,满载着中国陶瓷、丝绸和茶叶的船只,从刺桐港驶出;第二年的春夏之际吹南风,外面的商船又载着香料和药物进港。每年两次的迎来送往,人们都要去九日山的延福寺举行祈风典礼,祈求神灵保佑一路顺风、平安。
至今在九日山的摩崖石刻群中,有13方记载了南宋官员祈求保佑商船顺风的仪典。最新的一方石刻,是1991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在考察了泉州之后留在这里的。这次考察,让泉州成为联合国在中国唯一认定的“海丝”起点,并将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确定在泉州。
站立在宋元时扬帆出海进行祈风仪式的泉州九日山上,行走在洛阳古桥上,听一块块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石头诉说千年的远洋梦想:万寿塔、六胜塔等古航标,石湖码头、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等古码头一一浮现在眼前。
1974年泉州后渚发现宋代沉船,是当时我国发现的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这艘泉州制造的福船型远洋货船的考古发掘,震惊了世界。沉船上遗存的尖底造型与龙骨结构、水密隔舱结构、用于操纵尾舵升降的绞车等展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船制造技术。事实上,许多体形巨大、造型优美的船舶属于“泉州制造”。
元代,泉州是全国的造船中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泉州造船3000艘。
民间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相传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停泊在泉州港。出海时,船队经过石湖洋面,突遇狂风,情况危急,郑和遂下令将“镇海神针”投入海中,顿时风波平息。 传说中的郑和“镇海神针”,极有可能是当年郑和船队遗留下的一个“铁锚”,现陈列在泉州开元寺古船陈列馆中。据了解,该“铁锚”出水于1981年9月,系古代巨型四爪铁锚,除了锚杆首部及锚爪稍有破损外,基本保存原样,总重量785.3公斤,据推算,使用该锚的船舶可载重400吨以上。 根据福建省机械研究所当年对“铁锚”取样检测,通过光谱分析与化学分析,认为该锚材料为熟铁,含碳量较低,仅0.05%,接近于工业纯铁,制造时经过锻造处理。其形状和制造工艺与明代《天工开物》所描述的铁锚相近。在对铁锚表面氧化层进行检测时,发现其氧化层厚达5厘米,推测其形成时间约500至600年之间。
与“海上丝绸之路”相伴随的,是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多文化在泉州广泛传播,并与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交汇交融,相生相长。而泉州人接受异域文化、开放包容的胸襟也由此得到了最好的铺陈。
在泉州虫寻埔渔村,举目就能看到大海。站在村中独特风景的蚵壳厝前,闻着咸腥的海水的味道,听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解说历史:蚵壳厝的蚵壳并不是村里随处可见的海蛎壳,而是商船从非洲东海岸运回的蚵品种,这种房子在西欧的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有。而虫寻埔女头上戴花的习惯,也和古阿拉伯的文化传统有关,哪怕在最贫穷的年代,这一带的渔民的家庭开支中也有买花的开销,当地也有专门种花供穿戴的人。更具传播特性的是美食,如今,印尼特色点心、阿拉伯风味美食已经成为泉州一大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