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糕升
刚出锅的碗糕香甜软糯
除夕夜,许多泉州人的家中都要摆上满满一桌祭品“敬天公”,桌上都少不了一盘摞得老高的闽南传统美食——碗糕。
碗糕是一种典型的闽南米制品,虽然在泉州人的过年餐桌上碗糕并不鲜见,但真正在家自己蒸碗糕的人并不多,市民许春香就是其中之一。
“我已经蒸了近30年的碗糕了,每年过年都要蒸。”长时间的经验累积,许春香已将蒸碗糕的步骤烂熟于心。
“当季的大米浸泡4-6个小时,研磨成糊后加入酵母发酵4-5个小时,天气如果比较冷,就要发酵6-7个小时,然后加入白糖或红糖搅拌均匀,放入模具,蒸半小时就可以出锅了。”
按照闽南的风俗,许春香用特制的小木印在碗糕上点上朵朵“红花”,寓意“红红火火”、“步步高升”。刚蒸好的碗糕颜色洁白,香气四溢,入口松软,绵润甘甜。
许春香告诉记者,要让碗糕吃起来更美味,“小撇步”(闽南语)就在于几滴花生油:“在搅拌米浆时加入几滴花生油能让蒸出来的碗糕又香又不粘牙。”
作为一名资深闽南主妇,除了蒸碗糕,许春香还会做五香卷、乌龟粿、菜包等闽南传统民间美食,“相比乌龟粿和菜包,碗糕还算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做得比较多,今年做了500多个,全部分给工人和亲戚朋友了。”
现在,许春香做的碗糕已远近闻名,逢年过节常常供不应求,只好叫上女儿黄丽凤帮忙。相比母亲,黄丽凤显然更有想法:“我们打算用微信预订的方式来尝试出售,如果销量好,我们再考虑长期生产。”
民间美食:菜包飘香
腊月廿八晚6点多,王美丽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忙进了厨房。
白天忙着打扫,她还没来得及准备每年过年必备的手工年货——菜包。此时,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井山的空气里,早已弥漫着炸“菜粿”、炸醋肉的味道。这几乎是这里家家户户过年的“必修课”。
“不管多忙,菜包、碗糕是一定要做的。”王美丽说,老人们都说“菜包”是“包钱包银”,“碗糕”发得好代表来年运气好、发大财。
她边说着,边把糯米、大米磨成的粉和白糖倒进盆里,加入开水使劲搅拌,不一会儿,就捏出了几块小团。“一斤粉要加四两糖,我这是两斤粉,所以加了八两糖。”王美丽说,为了让菜包的皮更Q弹,得先把这几块小团放进开水里煮一下,再捞出来放进盆里一起揉拌。
旁边的大锅里,是她预先炒好的菜包馅——白萝卜丝、香菇、肉丁、葱头、虾皮和葱末蒜末。水槽边,一片片“粿叶”早已洗干净备好。等会儿包好的菜包,就放在这“粿叶”上蒸。
她娴熟地把馅包进揉好的皮里,一边让女儿珊兰帮忙把“粿叶”剪成合适的形状。母女俩分工合作、说说笑笑,约莫半个钟头,一笼菜包就做好了。王美丽捧起蒸笼,和女儿来到邻近的大姑子家里,借用柴火灶蒸菜包。旺火一催,大锅里水开了,她赶紧把蒸笼放上去,盖好盖子,蒸笼边缘盖不紧的地方,她还围上了一块干净毛巾。
“手工做的东西,急不得。”王美丽耐心地往灶里添柴,红彤彤的炉火映红了她的面颊。
半个小时后,菜包出炉了。盖子一掀,热气腾腾,看着圆润剔透的菜包,王美丽的脸上漾出了笑容。
捧着一笼菜包,母女俩欢喜地走在回家路上。一盘寓意好运的菜包,将妥妥地放在她们家过年的饭桌上。
□本报记者 谢曦
妈妈的味道:腌渍余甘果
昨日上午9点多,森森就和丈夫小胡、女儿妞妞回到了南安丰州的“娘家”。
刚下车,5岁的妞妞一边喊着“外公、外婆,我们回来了”,一边飞奔进屋。外公老王从厨房里探出头,连声说“慢点、慢点,别摔了”,手上却没闲着。一大早,他就上菜市场买回了不少海鲜,准备中午一家人吃火锅。
厨房里,炸排骨、醋肉、菜粿、肉丸子、五香卷、卤大肠、卤猪蹄等早摆了一桌。外婆秀丽刚刚洗好一盆虾,听到外孙的声音,赶紧迎了出来,却被妞妞拉住。“外婆,你看我的新裙子漂不漂亮?”“漂亮,漂亮!”……
森森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放到房间后,就来到厨房。在熟悉的角落里,她又看到了那个大瓮,里面是她最喜欢的妈妈的味道——腌渍余甘果。她赶紧找来勺子,舀了一勺放进碗里,直接用手拿起一颗放入口中:“嗯,好吃好吃,今年的余甘果腌得很入味!”
老王看女儿吃得开心,笑了起来:“你妈提早一个月就在准备这个了,看来技术没有退步。”妞妞不知什么时候也溜进了厨房,看到余甘果,大喊:“我也要吃!”森森往她嘴里塞了一颗,妞妞就又一阵风似的跑到客厅去玩了。
吃着余甘果,森森回忆起以前看妈妈做腌渍余甘果的情景:先把鲜果洗净,用盐水泡上一个星期,再逐个拍扁,放入瓮里,上面铺满一层白糖。再过上10天,等糖化为糖水后,把糖水倒出来煮沸,等到自然冷却后再倒回瓮里泡余甘果。繁复的过程之后,腌渍余甘果便大功告成了。
每年正月初二,森森都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腌渍余甘果。这种味道,早已融进她的记忆里,每次想起,都有一种暖暖的感动涌上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