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追着年味寻历史:泉州花灯古艺新姿光影流转

2015-02-27 10:39:13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年食年俗:地域文化根植其中

象征喜气的红包与“长寿龟”,是春节期间祭祖款客的传统糕点。(张九强 摄)

核心提示

跳火堆、甘蔗顶门、“拔拔灯”、“坐钉轿”……这些独特年俗,久糟菜、米粉肉、金橘糖、花生仁糖……那些美味年食。正月里,蕴藏着古早年味的习俗、美食一起涌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根植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在悄然延续。

□本报记者 陈士奇 通讯员 黄小燕 王双季 苏福彬

甘蔗顶门、看避债戏

新年入佳境 善举促年俗

除夕,拿两根贴上红纸的甘蔗放在古厝大门后;一家老小上街看大戏,这样的古老年俗已不多见了。 每年都回南安乡下陪奶奶过年的小玉,吃过年夜饭,贴好春联之后,总会帮住在古厝的奶奶,拿两根甘蔗放在木头大门后的两侧,并在甘蔗上贴上红纸。奶奶说这叫“竖年”,让甘蔗依靠大门,意为“家门不倒,事事顺利”。对此,廖榕光说,因为闽南语中“蔗”与“佳”读音相似,由此把甘蔗放在门后,也有着“新年进入佳境”的说法,而大年初一,这两根甘蔗将分切摆盘上桌,成为让客人沾沾喜气的零嘴。

旧时除夕夜,泉州城中常有戏班搭台唱戏。过去家住在涂门街关帝庙附近的李先生说,在他的小时候,每到年三十,夜幕降临后,戏班锣鼓响起,原本聚在家里围炉的人们,便会三五成群,结伴出门,入庙进香祈福之后,大家便会逗留在临时搭起的戏台前看戏。台上好戏轮番上演,台下看客闲话家常,谈天说地,热闹非凡,“那时那景,年味甚浓”。

这一风俗因何而起?廖榕光解释说,相传古时有位乐善好施的乡绅,为了让一些未能在年前还债的贫苦人免于在除夕夜被追债,便出资邀请戏班到庙门口唱戏,债主们不会追债到此。许多人便将之称为“避债戏”,这一习俗也演变成以前泉州人除夕夜里的传统娱乐活动。

采尘、跳火堆、“年兜花”

烧去“过年畚” 迎来好兆头

家家户户门口的火堆,远远望去犹如连成一个火群。大家将“过年畚”倒进火堆,以烧“过年畚”去告别上一年的不如意,寄愿新年生活风调雨顺。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的这段日子,民间将之称为“迎春日”,在此期间,各家各户都要为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而做准备。

“闽南地区的年前大扫除,被称为‘扫尘’、‘采尘’,是过年前很重要的一个准备事项。”泉州民俗专家廖榕光介绍说,“采尘”有着“新貌迎新年”的寓意,将家里家外打扫干净,不仅要“清洗各种器具,掸拂尘垢蛛网,拆洗被褥窗帘,还要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此外,“采尘”还与一个现今少见的传统年俗——“跳火堆”有关。

“儿时在乡下,除了整理屋子,还要打扫圈养牲畜、栽种蔬果的后院,整理出来的各种垃圾,老祖母总嘱咐我不要急着倒掉,要将它们一直留到除夕夜。”廖榕光回忆说,那些由稻草、草皮、土灰及泥土堆积起来的垃圾,也被称之为“过年畚”。待除夕吃过团圆饭,屋外的爆竹声开始响起,每家每户便会在自家门前堆起木柴,将其点燃,家家户户门口的火堆,远远望去犹如连成一个火群。火堆燃起后,大家将“过年畚”倒进火堆中燃烧,以烧“过年畚”去告别上一年的种种不如意,并让愁怨、晦气在燃烧的火堆中化为乌有,同时,也寄愿在新一年里,生活能够风调雨顺。

烧过了“过年畚”,一家人围绕在火堆旁,身手矫捷的年轻人可从火堆上一跃而过,小朋友则由家长抱着从火堆上跳过,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可以从火堆边跨过去。来自安海的黄阿实说,在其老家,以前“跳火堆”时,长辈们还会念叨几句俗语,如“大人跳入来,年年大发财。小孩跳出去,欢喜无顾忧。”大家一边跟着念俗语,一边互相喝彩,欢声笑语不断,也让除夕夜显得格外热闹,而待火堆熄灭后,家中长辈还会特地铲些火灰入灶,以此预示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够红火兴旺。

每逢新春到来,闽南人家免不了在厅堂中,摆上一盆素雅的水仙或是几株腊梅。“水仙、腊梅可算是传统的‘年兜花’,放在家中一则增添清新淡雅的花香,二来是为了‘以花迎春’,为家里带来喜气。”已过八旬的刘老太自小喜欢摆弄花草,每逢春节,她总会着手在家雕琢水仙,在她看来,把各式造型的水仙摆放在家中,既讨喜又美观。如今过年在家摆花已是一种流行,除了水仙花、腊梅之外,红掌、杜鹃及蝴蝶兰也成了不少泉州人喜欢的“年兜花”。在刘老太的记忆里,儿时,水仙算得上是娇贵的“稀罕物”,当时只有一些家境宽裕的人家,才舍得花钱添购水仙花布置门厅。由于花期较短,只有掐算好时间用清水培植,才能让这些花蕾在春节绽放,借此预示新年开始有一个好兆头。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