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从训练营到“老板足球” 泉州草根足球方兴未艾

2015-03-03 10:13:11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家长带着小孩踢球,足球从娃娃抓起成社会共识。

摸清家底对症下药 解决泉州足球短板

市体育局体卫科科长黄庆坤认为,从娃娃抓起,振兴足球,才会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否则就算你文化成绩再好,没有身体,一切都是白搭”。谈到今后泉州足球发展时,黄庆坤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场地缺失、人才紧缺、经费有限、观念制约。

“校园足球按参赛人数,可分为11人、7人或5人,场地大小,只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尤其是一些山区学校和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校,学校想开展足球运动,无奈受制于场地、经费等问题,只能放弃。”这种例子不在少数,从最近几年由教育、体育部门组织的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参加比赛的队伍数量,就可看出端倪。

即使有场地、有苗子,但是没有专业的教练队伍,同样无法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按目前中小学体育课时的安排,整个泉州市体育老师还有1000多人的缺口。”黄庆坤称,专业对口教足球的体育老师就更稀少了。

“孩子踢球,一来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二怕磕磕碰碰,孩子受点伤,家长心疼得不得了,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观念。”黄庆坤指出,参加足球兴趣班,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有一个更棒的身体。他说,像去年泉州五中高考状元,就是学校足球队队长。“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一通百通,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

据悉,面对泉州足球的振兴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市教育与体育部门即将联合开展调研,“摸清自己的家底,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谋求少走弯路的发展模式”。

“南安模式”生根发芽 营造足球社会氛围

100多所学校均有自己的足球队,全市足球队达到200多支,校园足球与社会力量融合的规模与力度全国罕见;建立自己的足球专业网站,每个月出足球刊物……这是南安近年来校园足球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央的足球改革方案,不论是对足球爱好者而言,还是今后泉州足球的发展,都是极大的利好消息,就像打了一剂强心剂!”身为企业家的戴宽良,同时还身兼福建省足协副主席、南安市足协主席等职务,谈到泉州足球今后的发展时,他认为做好足球这篇文章,需要从几个层面考虑。首先是争取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这块牌子,把南安模式扩大为泉州模式,再向全国推广。“对内与中足协等保持联系,不定期派球员、教练参加全国性的培训充电;对外与国际接轨,与知名联盟杯赛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交流合作,提升自身水平。”

“场地瓶颈问题,可发动企业乡贤,捐资回报所在乡镇或母校,同时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像泉州五中城东校区内的简易可移动球场,就是一种很好的例子。”这种小型足球场地,可满足5—8人比赛,占地面积小,见效快,费用一般学校还是可以接受。

“营造社会氛围也十分重要,足球发展周期性长,需要梯队结构来支撑,只要得到社会认可,不论是学校足球,还是民间草根玩球,都不用担心苗子短缺的窘境。”戴宽良称,最后则是筹建足球俱乐部问题,可以考虑由政府牵头,若干大企业加盟,共同运营。“政府层面提供政策优惠,企业负责资金筹集,刚开始可先冲乙级,再冲甲级,甚至中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