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美呆小伙伴
2月8日,海都小记者观察洛阳江湿地
保护湿地,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应有之义。泉州市今年将推行一套组合拳,比如首次推行由泉州市领导负责的河长制,还将继续加大小流域治污的环保力度。
保护湿地,一些学者、志愿者、民间人士也在努力,但还不够,保护意识还要传播得更加广泛。2月8日,我们组织海都小记者进行了一次湿地现场观察。你知道,第一次看到湿地景色的孩子们是怎样的惊叹吗?
发现了10多年没见的跳跳鱼
只要是跟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红树林打过几次交道的人,几乎都会认识“老蔡”。这名老护林员,全名蔡开发,是泉州市区城东街道前头社区人,那里就有很大一片滩涂。
“每月1000元工资,养不了家;但我这个小学生,却成了‘土专家’。”老蔡得意地说。
这些年,他给大学教授做过调研向导,自费考察过国内多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养殖、生态旅游颇有研究。最近让他得意的事,是发现滩涂上出现了跳跳鱼,这有10多年没看到了。
老蔡原来是做汽配生意的,自从1998年认识了来泉州湾考察的厦门大学教授黄宗国,才开始认识湿地。当时,政府要在社区的滩涂征地种植红树林,居民意见都很大,“把滩涂都种上树了,以后养什么?靠海吃海,没听说过可以吃树的!”
“讲大道理肯定没用,大家都是小老百姓,要养家糊口!”老蔡磨破嘴皮子,最终想到一个方案:先按照30%面积试种红树林,过几年看成效。
老蔡敢跟村民打包票,是因为他到全国多个湿地去考察过。“海洋里的动物很奇妙,只要环境合适,就能自己生长出来,连苗都不用下!”他说。
十几年来,老蔡看到一些滩涂被填埋和占用,感到伤心。他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视湿地保护,各部门拿出实际行动,谁毁坏就查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