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狠抓培训 兑现政策
政企联手破解“招工难”
举办招聘会也是台商区扶持企业招工的举措之一。图为求职人员正向企业工作人员咨询情况。(郭子芳 摄)
本报讯 (记者郭子芳 刘倩 通讯员王婉明)搭建平台服务就业、狠抓培训推动就业、兑现政策促进就业……泉州台商投资区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加强企业与求职者间的互动,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题,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日前,区民生保障局发表《当前我区用工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结合企业用工现状,分析“招工难”原因,并提出破解“招工难”的对策和建议。
拓展招工渠道 广开用工门路
报告显示,目前台商区有企业1083家,职工总数86271人。据调查,企业用工需求量达到105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需要8600人,占比为81.9%。从行业类型看,机械制造、食品、服装、鞋业、箱包、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比较迫切。
“企业招工主体意识不明是‘招工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台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企业招工主体意识不明,不积极走出去主动招工。不仅如此,企业缺乏快捷、有效的招工信息发布平台,招工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求职者,很多就业人员都是通过亲戚带亲戚、员工带员工的形式进入企业。
企业要招工,渠道是关键。为了缓解企业招工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台商区积极拓展招工渠道。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组建专职招工团队,负责常年招工工作,将招工与招商同等对待;鼓励企业在劳动力丰富的省份设立招工服务站,建立企业招工平台;加强与省外人社部门、职业中介联系,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开拓外省劳务市场,及时兑现劳务输入奖励资金,鼓励外省劳务中介向台商区输送劳动力。
台商区还积极广开企业用工门路。“在本地人员密集区等场所、返乡高峰期等时段,大力宣传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情况及企业面貌,展现‘本地就业’的优势,树立‘本地企业’的形象,让本地就业对象充分了解台商区企业在用工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变化,尽力引导本地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
“同时,台商区制定奖励措施,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就业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挖掘本地劳动力的同时,还要引导企业进行员工交流。引导不同行业属性的企业进行淡旺季员工交流,避免企业在淡季解雇员工、在旺季招不到员工。此外,台商区鼓励企业将车间外包;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引进有资质的单位或者有组织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入驻企业,承包企业车间或生产线,缓解职工不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