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华侨史》专题集中有不少泉州华侨的身影,像菲律宾“国父”黎刹,祖籍就是泉州晋江。 两部开放性城市邮集回报家乡 《邮票上的华侨史》大获成功,但李泰山仍保持低调务实的行事作风。80多岁的他,每天不是坚持外出收集邮品,就是在家伏案梳理新邮集的框架脉络。 “泉州的历史底蕴如此深厚,我为她自豪。”老人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考虑新问题——是不是可同样通过邮集方式,直观、形象但又系统地介绍泉州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一愿望驱动下,他开始整理首部开放类泉州城市专题邮集——《光明之城》。 开放类邮集组成的材料不限于邮品。为体现切题内容,老人想尽一切办法。剪报、实物、电话卡甚至是烟标都被他充分运用。如,泉州元宵花灯民俗贴片中,老人除了采用邮票、明信片和报纸图片外,还特别剪了红双喜香烟外壳侧面的灯笼来表现;在泉州古代各大城门交易场景贴片中,为体现香料和红糖货品,老人干脆各自包装了两小份实物附上;而在泉州景点、街巷的贴片中,则引用充实了很多本社早几年出版的《泉州味道》明信片。最好玩的是港口贴片中的一张明信片,表现的是后渚港的早晨,贴的是当年首发的古代帆船邮票,邮戳显示“2001.11.08 后渚港”。明信片右下方印有一句诗“一只只船眼惺忪,看太阳女神出浴时的红脸。——林轩鹤”老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林轩鹤先生,正是本社采编人员。这一专题集在2002年参加市旅游节邮展时,获得了二等奖。随后,老人继续充实,如今也已形成80个贴片的规模。 2013年,泉州荣获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李泰山的心思又一次活起来。《东亚文化之都 光明之城泉州》的开放类新邮集紧接着提上议程。“此前的《光明之城》更多侧重历史上的泉州,而《文都泉州》历史与现实并重,也反映当下泉州的发展。”经过前后将近三年的努力,如今,这一邮集初步形成64个贴片。 退休20多年来,从会计师到邮集编撰者,从中国华侨史到泉州城市史,李泰山一路学习,一路传承文脉。邮集之外,他还围绕自身越南和泉州两地经历撰写出版随笔集《故乡》《越南漫笔》,目前还正着手编制《郑和》和《现代侨批》两部专题邮集。 “活到老、学到老。我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践行这一名言。”达观的老人这样表示。 |
- 2015-02-12泉州一对古稀夫妇携手环球旅行 集邮记录旅行足迹
- 2012-09-21方寸天地浮现奥运大事 泉州邮票收藏家的奥运情
- 2012-08-14陈国成收集奥运邮票30年 曾为一张邮票抵押房子
- 2012-05-24设计者万维生:"中国最贵邮票"不是我最得意作品
- 2011-12-14谢芷蕙抗拒“集邮女”之名 称感情上从未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