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鲤城曾林社区安福寺:见证佛造像“希腊风”
2015-07-17 10:55:2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该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仅比开元寺晚一年;大雄宝殿中主祀六尊石造像,分别为唐宋两朝所造,唐代造像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

该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仅比开元寺晚一年;大雄宝殿中主祀六尊石造像,分别为唐宋两朝所造,唐代造像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寺中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年间紫金法师所盖,寺院前的两株高大杨桃树,据说也有数百年历史

见证佛造像“希腊风”的安福寺

安福寺清静幽雅

核心提示

泉州文物古迹之多、之丰,不仅远道而来的游客见了会惊叹,实际上,有时连泉州人自己也会惊诧不已。前不久,记者就去了一处山岭中的寺院,一踏方界才知道,寺院始建的年份居然比闻名遐迩的开元寺仅晚一年,是早期佛教在泉州向郊外发展的范例之一。寺中现存建筑系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在原址西侧重建,代有兴废,近年重修。大雄宝殿面阔三间,硬山式结构,主祀石造像六尊,分别是唐朝石造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和宋朝的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及供养人像。该寺名为安福寺。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记者 戴涵琦 实习生 蓝妙青/图

看后面的唐代佛造像,工艺与中间的宋代佛造像有所不同

唐建佛寺院 历史悠久

鲤城区南环路上有条岔路叫元福南路,这里属金龙街道辖区,沿路南奔,约莫1公里路就到了曾林社区。再往前去,突然山路崎岖起来,红土路坑坑洼洼的,不太好走。越过几道坎,蓦地冒出一片茂密林木和葱郁植被来,青翠黛绿迎风舞动,把突兀的岭也修饰出了妩媚之姿。引路的曾林社区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山腰,兴奋地说道:“瞧,那就是安福寺!”庙院一角徐徐展开,悠悠古风迎面而至。虽无梵音,但已令人有静空之觉。

“这里是龙首山麓,紧挨的就是紫帽山了,”寺里的学明师傅笑着为我们介绍道,“常有人说这里既具世外桃源之韵味,又兼紫帽风光之绚丽,是个养生修性的好所在。”寺前路旁站着一古代“佛”字石碑,高两三米,中已断裂,后有修补。车子停在院内,往上迈几步青石阶,有一畦小菜园,打着卷的茎蔓滚满了不大的田地,不久的丰收似乎可期。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杨桃的淡淡香味,那清新的味道十分提神。轻轻一拐弯,熟悉的红砖墙婀娜而来,墙裙则是白石砌成,绿草直铺到主殿前埕。一块安福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和一块石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静静立于草坪中,诉说着寺庙的非凡之处。前埕靠近围墙处还有一口很大的青石缸,里面落满浮萍。阳光洒落,寺院便倒映其中,直如幻境。

“安福寺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仅比开元寺晚一年,是泉州地区较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弥足珍贵。”鲤城区金龙街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刘德专告诉我们,“最初命名为安福院,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为寺。现存寺庙为清代砖木结构形制,系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建筑,代有兴废,近年重修。”

与开元寺游人的络绎不绝相比,规模不大的安福寺显得有些寂寥。或许是地处较偏的缘故吧,这所历史可以追溯千年以上的寺庙,并不为普通市民所熟知。但在曾林一带,还有“上街落城,柯了(闽南语,人多拥挤的意思)安福寺”的俗语流传于世,却又侧面证明了安福寺过去曾有的繁华。

“法性常明”牌匾是清光绪年间所制

习武并修禅 原为武寺

唐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亦为佛教的兴盛时期。唐太宗至唐僖宗等八位皇帝均信奉佛教,使佛教得以迅速传播。据史料记载,有唐一代,泉州一府五县共造佛寺院40多座,足见唐代泉州佛教之兴盛。

学明师傅告诉我们,安福寺最初其实是座“武寺”,“听说在唐代这座寺院便是教习武术之地,当然也有修禅。”这一说法得到刘德专的肯定,他还表示,泉州崇福寺原住持妙月大师也曾在此住锡过。妙月大师是清末民初泉州一流的武术高人,拳术精湛,而且门徒众多,因此安福寺一度“武风兴盛”。遗憾的是,安福寺在唐代的第一任住持是谁,当地已无人知晓,“只传说是从开元寺来的,但如今史无记载。”学明师傅说道。寺院的沿革也只有只言片语,令人如同雾里看花,无法清晰理顺安福寺的历史脉络。据介绍,寺院也没有留下古拳谱、古兵器一类的物件。

曾林社区的陈秀瑾女士常到寺院内来进香,她称,现在的安福寺是紫金法师于光绪辛卯年(1891年)盖的。我们在主殿大门口的古代匾额“法性常明”上,也看见落款上有“紫金敬立”字样。大门口还有一对石柱联写着“安养一土,信愿行必达;福业三阶,初中大齐修”,对于佛理不甚了解的我们,只能似懂非懂。走廊中,左右两侧画有韦陀、伽蓝像,左侧靠墙的地方有一口老钟,右侧则是一面大鼓。“这钟已有百年历史了,而那面鼓是后来才有的。”常明师傅说道。

左边紧挨着主殿的是报恩堂(今称祖堂),两进格局,据说内祀历代住持,因年久衰朽,古代之物鲜少保存。

主殿两壁挂有木质壁画

六尊石造像刻工精湛

当然,安福寺最惹人关注的还是那六尊唐宋时期的石造像。

步入大殿,据陈秀瑾介绍,正中摆放着的正是这六尊石造像,有唐代的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宋代的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及供养人像。唐代佛像用青石雕琢,细肩高鼻,双耳垂肩,衣纹紧贴身体,或立或坐,造型丰满圆润,神态自然,刻工精湛。佛像的鼻梁笔直,被称为“希腊鼻”。这种造型风格,明显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是泉州地区早期佛教雕像。有一尊唐代佛造像的右臂似曾被毁坏,后世又为之进行修补。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祥和,但头顶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印度犍陀罗艺术形成于公元一世纪。犍陀罗地区相当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王率军入侵印度。他的军队从巴喀提纳(今阿富汗的巴格兰)进入印度河上游,又东下恒河流域,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境内。因为部下兵将不肯继续进军,于是亚历山大王引兵西转而去,于公元前323年病死于巴比伦尼亚首都巴比伦。由于亚历山大王的东征以及印度与中亚、欧洲的贸易往来,便产生了希腊化的亚洲文化。希腊文化的进入直接影响了印度的造型艺术,尤其是佛教的造型艺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王朝崇信佛教,建有许多寺庙,此时大乘教派产生,开始使佛教徒礼拜佛像,佛教艺术从此走向鼎盛时期。由于这时期的佛像面容及其雕刻风格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尤以犍陀罗地区最为典型,故称为“犍陀罗艺术”。一般来说,犍陀罗佛像为椭圆脸形,细眉长眼,眼窝略凹,高鼻梁,薄嘴唇,波浪式卷发,肌肉匀称,表现出人体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能在安福寺见证佛造像的“希腊风”,倒不得不说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当然,安福寺的主殿除了有这六尊石造像外,还有其他一些小型佛像,却是近代新制的。

大雄宝殿内祀石造像六尊,其中唐朝石造像两尊、宋朝四尊。

山中游古寺远离喧嚣

“肩舆乘兴到禅林,石磴崎岖柏树深。池养龙鱼时变化,庭栽凤竹半晴阴。常人不识三生话,老我空谈十载心。世事人情非往昔,扶筇回首觅知音。”这是明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泉州人朱鉴所写的《游安福寺》一诗。古人喜欢乘兴游禅林,说到底是为了静心洗尘,把身心寄托于信仰。而现在,我们也喜欢到山中游古寺,却多半是为了远离喧嚣都市,找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你看这石埕中间的那两株大杨桃树,据说有数百年历史了,今年看来又会结出很多果实。”听学明师傅这么一说,记者赶忙深吸一大口,带着一丝甜味的桃花香立即灌满肺部,似乎嗅到百年余香,倒真的有些醉了。

寺内僧人照看着寺庙前的古老杨桃树

房檐上的装饰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