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良心秤 女承父业
女儿虽然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但以此为生不易
苏连枝的女儿专注制秤
□早报记者 许奕梅 戴晓晖 文\图
有一门手工艺叫制秤。木杆秤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的称量工具,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还是泉州街头巷尾很常见的工具。但随着电子秤的出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67岁的苏连枝在泉州市区做手工秤已有30年,他说做秤讲的是技艺更是良心。现在他将手艺传给大女儿,但后辈觉得制秤已落伍难以此为生,苏连枝无奈,也许只能看着这门手艺慢慢消失。
分刻度
A 制秤 靠的是技艺和良心
走进苏连枝在丰泽区泉秀花园简陋的家,他正在用刨具刮木条,多棱形的木条慢慢变得浑圆起来,他一边刮一边用手摩挲着这些木条,用细心和耐心把它们修理得光滑如玉,这是杆秤的雏形。
苏连枝说,他14岁就随父亲学做秤,1985年从安溪来到泉州市区定居后就以做秤谋生。
做杆秤要能吃苦,需要刨秤杆、包铜片、钻眼、装秤针、分花、钻花、割花、打磨秤,染色等至少十二道工序,做一般大小的秤平均用四五个小时,一天顶多做三杆秤。“过去为谋生,每天都是早上五点就起来做,一直做到次日凌晨近1点,做秤不能分心,需要认真。”
秤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看准确度,必须分毫不差。苏连枝说,这是技艺,但更要凭良心,“有的商贩想做不准的秤贪小钱,但在我这是过不去的。”
B 遗憾 后继无人恐失传
在苏连枝家客厅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二三十杆秤,上面是黄澄澄的包铜,钉着繁复漂亮的秤花,做工精致。它们最小的能秤300克的黄金,最大的足有1.5米长,可秤560斤,用于渔民出海时使用。苏连枝说,现在做秤的材料成本价越来越高,加上做秤工艺繁杂,利润很低。像卖给菜贩的秤一把二三十元,但成本就要十多元。
苏连枝的大女儿苏梅琴十多岁时就帮着父亲一起做秤。近两年父亲生病腿脚走不动,有人来订做秤就多由苏梅琴一个人完成。虽然苏梅琴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但她觉得要以此营生很难。“我现在帮人煮饭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如果单做秤就赚不到什么钱,而且时间要耗费很多。”
“现在很少人用这样的秤了,用的都是电子秤,还有的就是乔迁新居时需要买对秤讨吉利,十天可能还卖不出一杆秤。”苏连枝遗憾的是,现在无人愿学,原来的老艺人不是过世就是转行,只剩个别还在坚守,最终也许就失传了。
父女一起制作
笔直的秤杆
调节自己做的小平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