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德化凤林慈儿院:抗战烽火中的“难童乐园”
2015-08-25 09:34:1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昭权、陈华珍和陈天座先后成为孤儿,他们被送到有“难童乐园”美誉的凤林慈儿院。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院共收养抗日征属子弟、抗战阵亡将士遗孤和沦陷区、邻县的流浪孤儿200多人。

1953年春,凤林慈儿院大门前师生合影,解放后改名为“德化公立育幼院”。(德化县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本报记者 王丽虹 林劲峰 通讯员 蔡丹萍 文/图

核心提示

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近日,82岁的陈华珍和85岁的陈天座相约,去探望92岁的孙昭权,他们三人相聚,共同追忆在德化凤林慈儿院学习生活的日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昭权、陈华珍和陈天座先后成为孤儿,他们被送到有“难童乐园”美誉的凤林慈儿院。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院共收养抗日征属子弟、抗战阵亡将士遗孤和沦陷区、邻县的流浪孤儿200多人。每一位到慈儿院的孩子,不仅得到照顾,还学会生活技能和初级文化知识,逐步走出了战争的心理阴影。

陈华珍(左一)和陈天座(右一)探望92岁的孙昭权(中间)

诞生:爱的传递 华侨捐资办慈儿院

1938年6月,德化人叶乃滔从马来西亚归国省亲,他乘人力车至开元寺门口,不幸暴病,死于车上。因无亲属随行,由开元寺救济所为其料理后事,并按他证件的通讯地址通知其家属。1939年,叶乃滔的弟弟叶乃矧(音:“shěn”)从马来西亚归国,到泉州东岳山祭扫亡兄坟墓。感念开元寺救济所的恩德,他回到德化,捐资一万元作为开办凤林慈儿院的经费。叶乃矧不仅自己出资,还发动海外华侨捐资三万多元,终于募得足够的创办资金。热心慈善事业的德化商民苏由甲也捐资一千元,位于德化的程田寺则提供免费场地,并捐出87担(注:一担相当于一百斤)稻谷。

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泉州沿海县市成了战争的前沿,为了保证学校避开日本人的干扰,泉州培元中学部分班级、省立晋江中学迁到德化(至1946年才迁回泉州)。偏居一隅的德化山城一时成为闽南的教育重地。

1938年,惠安人李述贤从广东回到福建,并在金门、厦门任教。金门和厦门沦陷后,沦陷区的难童流离失所,无依无靠,他和妻子吴秀姗收养了十几名难童,他们一路辗转来到德化。曾在晋江、金门一带创办小学、女学、民众夜校的李述贤,因为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在闽南一带有较高声誉,1939年春,适逢凤林慈儿院创办之际,他被叶乃矧聘为慈儿院院长。

李述贤和妻子吴秀姗

办学:知行合一 培养孩子全面技能

创办之初,凤林慈儿院专收15岁以下的抗日征属子弟、阵亡将士遗孤、沦陷区及侨区孤贫儿童,首批院生60多人,远的来自浙江,近的来自金门、厦门、福州及泉州各县等地。

李述贤曾到南京晓庄师范求学,接受陶行知的教诲。慈儿院创办之初,作为院长的他推行陶行知的新教育,以“知行合一”为宗旨,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农夫的身手,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那时,程田寺里每日晨钟一响,孩子们便开始一天的生活。上午,由教师传授文化知识,下午,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分为农、工、商三部分,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哪种技能。

据悉,“农”即农艺,慈儿院自办农牧场,种植水稻、地瓜、马铃薯、蔬菜、可可、番茄;饲养牛、羊、猪、兔、鸡鸭等家禽家畜;学农的院生可拜农民为师,下午时段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饲养禽畜。“工”即工艺,院里办有瓷器制坯、瓷绘、水印、制鞋等4所工场供院生学习工艺。“商”,即与市场各商铺接洽,销售产品,让院生到商铺学习,当学徒,请商人教珠算,学习经营技能。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技艺的兴趣,慈儿院每星期举行一次“学术竞赛”,每月举行一次“创造竞赛”,让院生拿出自己最优异的作品参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汇断绝,慈儿院失去外援,由于坚持生产自立,该院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维持。

永春人李宗武赠送给凤林慈儿院一套军乐器(德化县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讲述:孙昭权 慈儿院曾遭轰炸

近日,记者来到孙昭权老人位于德化的家中,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会用闽南话吟唱在慈儿院时学到的歌曲:“抗战就要抗到底,不要半路来反悔……”

孙昭权的父母都是农民,1934年,父母双亡,1939年,15岁的他到慈儿院读书。他回忆,慈儿院开办不久就遭遇日军飞机轰炸,1939年9月20日,日本敌机在县城上空盘旋,往程田寺投下两颗炸弹,所幸当时院长和老师把他们带到防空洞,没有人员受伤。当时一枚炸弹击中程田寺,寺庙后殿被炸毁。德化方面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儿院的修复工作,商人出资、农民出力,老师和院生们亲自动手参加建设,很短时间内,慈儿院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抗战时期,慈儿院精心培植了几十种茶花,有“十八学士”、“回春”、“花麒麟”等,每年春天,举办茶花展览,吸引各界人士前来赏花吟诗。1941年春节,慈儿院举办茶花义卖会,将义卖所得的1000元全部捐给抗日前线。还有一个关于茶花的小故事,有一次,李院长让孙昭权去给茶花松土,松土时,他无意中发现埋在地底下的一些银元。后来,李院长带着孙昭权去了福州,将这些银元捐给抗战前方将士。

凤林慈儿院创办五周年画刊(德化县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陈华珍 孩子怀念院长夫妇

82岁的陈华珍是南安人,其父死于战乱,1945年,他被送到凤林慈儿院生活。“去时,李述贤院长和妻子去世不久。”陈华珍回忆,虽然没有见过李院长,但院里的孩子都很怀念李院长夫妇。

陈华珍说,听慈儿院其他同学提过,到慈儿院的第一批难童,初入院时,精神萎靡,加上山区气候恶劣,刚来的六十多人中,平均每天有三人患“寒热”病(疟疾病)。李院长想尽一切办法医治他们,夫妻俩亲自检查、安排院生的伙食,经常在深夜到宿舍为院生盖被子,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陈天座 盼望能和伙伴叙旧

85岁的德化退休老干部陈天座童年时曾被慈儿院救助过。1946年春节过后,他被恩师陈文从永春带到慈儿院,学习生活近一年。他回忆,刚到时,总是听老院生们提起已故院长李述贤、吴秀姗夫妇。院里每周开一次谈心课,每到这时,大家提起李院长夫妇都无比悲伤。有一个周日上午,一位老院生带着他到慈儿院后山,为李院长夫妇立了简陋的木质纪念碑。

陈天座说:“李述贤夫妇对院生们来说,胜似亲生父母。在战争年代,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已经很不容易,他们还千方百计地教会院生们生活的技能和文化知识。在慈儿院的那段时光,是童年时过得最安稳的日子。”

“希望联系上曾在慈儿院生活过的伙伴。”陈天座感慨地说,同学各奔东西,有些回金门,有些回厦门,希望能联系上他们,大家坐下来叙叙旧。

如今,程田寺四周十分繁华。

后人:李锡铨 学生年年到父母坟前祭扫

今年73岁的李锡铨是李述贤的次子,1942年出生于凤林慈儿院。双亲逝世时,年仅2岁。近日,记者来到惠安县城李锡铨的家中,他的书房里摆放着父母在慈儿院时拍的照片。

李锡铨告诉记者,父母得“肺鼠疫”,于1944年相继病逝,父亲去世时37岁,母亲33岁。父母去世后,第二任院长李亚中接管慈儿院的事务。解放后改名“德化公立育幼院”。1953年,慈儿院并入莆田黄石儿童教养院。坚持了14年的凤林慈儿院停办。1975年,他到德化,将父母的骨灰迁回惠安,孙昭权帮着他一起迁骨灰,那时他才知道,孙昭权每年清明都去父母坟前祭扫。

(本文参考资料: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德化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部分文中资料)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