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老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泉州实践:拓宽渠道 整合办学资源

2015-09-08 09:40:00 郑美清 陈旻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市的老年教育最少领先全国10年甚至20年,他们为全国创造很多很好的经验,值得在全国各地推广。”摘自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在泉州举行的全国基层老年远程教育现场会上讲话——

老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泉州实践

7日晚,泉州市泉港区老年大学开心乐队来到锦绣广场,为观众奉上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南湖红船》等20首经典红歌。庄国辉 摄

东南网9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美清 陈旻 通讯员 许国英 余清梅)

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拓宽老年教育渠道

“转身时,手要这样扬起来……”8月24日下午,泉州德化县龙浔镇政府大楼3层的大教室里,30多名镇老年学校的学员跟着远程教育课程《泉州老年舞》在学习,71岁的肖金蜜边比画着边说,那认真劲令人忍俊不禁。

“老年学校就在这里办公办学。”镇老年学校校长陈文艺告诉记者,老年学校不仅使用政府的会议室、文体活动室,其工作人员也作为政府干部管理,经费列入镇财政,学校的会计出纳也由镇里有关人员兼任。

“除了老年学校,镇老龄委、老体协、老科协、关工委等一系列‘老字号’工作都由陈文艺校长带2个支教老师负责管理和协调。”镇党委书记苏惠生介绍,自2009年起,龙浔就尝试改革,将多块牌子的“老字号”,实行一套人马管理运行,拧成一股绳,推进老年教育和老龄事业顺利进行。

“德化在发展老年教育上,一直坚持创新实践,不少做法已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德化县原县委书记、老年大学名誉校长颜美斯说,1996年,德化在全省率先成立“老教委”,由党政分管领导和老领导担任正副主任,加强管理服务,推进老年教育持续发展。目前,全县有老年学校221所,老人入学率达46%,居全省首位。

德化县在发展老年教育的创新实践如今已在泉州市全面推广,较好地拓宽老年教育渠道。全市正迈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老年教育网络,让城乡老年人共享文化养老。

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提供公共教育服务

“要昂起头,挺起胸,优雅自信……”8月26日上午,石狮市老年大学多功能厅里,75岁的汪叶辉正为数十位学员示范时装古典秀。她告诉记者,过几天要参加市里表演比赛,各个班都在抓紧时间排练,因多功能厅只有一个,只能轮流着进行。“这种状况很快将会改变,市里要给我们盖新校舍了。”她开心地说。

“新校舍就在隔壁,占地11亩,这在寸土寸金的石狮市区极为难得。”石狮市老教委主任丁家全说,市里十分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不仅投资扩建校舍、活动中心,还正式将老年教育纳入地方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规划,将老年教育的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今年按照每个学员每年250元的标准计算,以后每年将与全市教育经费同步增长。

目前,石狮市共有老年学校123个,学员人数达113834人。上半年,300多万元经费已经到位,各个乡镇也给予镇村老年学校配套资金。

“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仅明晰了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人员要求等关键问题,而且变以往的群体行为为政府行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确保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实现全面文化养老。”丁家全告诉记者,各级老年学校还可聘请雇员,让更多年轻人进入老年教育体系。

引导整合办学资源

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我每周在镇村和社区老校巡回上课,最少15节课,还要自编教材、设计课程、培训远程教育管理员等,有点累但值!”赖长征担任德化县龙浔镇老年学校的教师已6年,原本在上涌镇中心小学教书的他,作为支教力量,在老年学校干得很有成就感。“解决温饱问题的老人们,求知、求健、求进,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每次上课,不管刮风下雨,老人们一个都不少,这令我非常感动。”

让他安心教学的,还有与以往不变的福利待遇。“在老年学校,我与原本小学同事的身份、工资、福利等都一样,没后顾之忧。”他说。

目前,在德化县各乡镇老年学校,像赖长征这样的支教老师共有30名。他们由教育局选派,是拥有中高职称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或转岗老师。

“师资共享,解决了基层老年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7日,原省文化厅领导、泉州市老教委副主任庄宴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8年开始,永春县也从教育系统选派中小学教师到各级老年大学支教;泉州市还专门成立讲师团,加强基层师资队伍培训;提倡就地取材,能者为师;整合离退休教师资源,为各级老年学校所用。

不仅师资共享,泉州市还积极引导整合多方资源,解决基层老年办学场所、教学、配置等问题。目前全市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235所和公用场所等解决62%的基层老校校舍缺乏问题;晋江市还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办学,市老年大学成立董事会,学校配有多部校车,专门接送老年人上下课。

“泉州大多老人只会听讲闽南话,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师资和教育科研优势,组织教师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免费供基层老校选用;联合晋江、石狮、惠安等地,自制闽南话的时政、保健、南音等七大类远程教学课件200多个,让全市各级老年学校教学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庄宴成说。

记者手记>>>

老年教育亟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规划

□郑美清 陈旻

“泉州老年教育和文化养老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效应,是全市探索创新实践的结果,但要确保可持续健康发展,还需国家顶层规划设计,政策法规保障。”采访时,泉州市老年大学副校长王素华疾呼,国家应尽快将老年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整体规划,提供公共教育服务。

近年来,我省重视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把发展老年教育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养老的重要举措。但从总体上看,老年教育和文化养老参差不齐状况还是十分突出。不少地方重城市和离退休干部,轻农村基层和老农民;不少农村乡(镇)村(居)虽挂有牌子,但因缺乏办学资金、场所和师资而有名无实或少能发挥作用;相当多的地方多个“老字号”牌子,多套领导班子,各拥有办公和活动场所,却各自为政,资源未能整合共享;大多的老年教育运行管理,基本上只能采取“依靠老领导、依仗老面子、依托老关系、依附老部下”的模式,无法满足社会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学习和文化养老多元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新修订实施的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为此,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将老年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将其作为公共教育向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希望各地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发动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教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老年教育和文化养老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