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手工打造木帆船 泉港六旬老人欲扬帆再航行

2015-09-16 10:22:42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手工造木帆船 老人欲出海打拼

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将在咱厝上演

工人们手工打造木帆船,初具雏形。

还记得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吗?狂风大浪翻滚的大海里,老人桑提亚哥,独自乘着小船,捕捉大马林鱼,与鲨鱼进行殊死搏斗,历经艰难险阻,战胜鲨鱼……不久后,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或将在咱厝上演。

泉港六旬老人陈兴明手工打造木帆船,花甲之年的他欲扬帆起航,重回波涛汹涌的大海,与海搏斗,找寻老一辈弄潮儿在海上打拼的日子。

□早报记者 麦彬彬 吴嘉晓 文/图

老总变身 手工打造木帆船

9月11日下午,位于泉港区后龙镇五里海沙边上的厂房里,一艘长约10米的木帆船已初具雏形。

陈兴明搬来一块刚刚打磨好的木帆船构件,踩着梯子爬上了船,递给正蹲在船舱内作业的造船师傅,随即他也跳入船舱,与造船师傅一起修筑舱底。很难看出,这位衣着朴素,与造船师傅一同作业的老人竟是福建省兴通海运集团的董事长。

“每次陈董来这里,他都会拿起斧头砍木头,用锤子加固船身,徒手搬运木材,帮我们一起造船,一点大头家的气派都没有,这很少见。”为首的肖师傅今年60多岁了,他说自己帮别人造了一辈子的船,却从没有遇到这样亲力亲为的头家。

肖师傅介绍,自己年轻时曾多次参与木帆船的造船与修缮工作,而后由于航海运输业的发展,木帆船逐渐淡出历史。“我们造了大半辈子的船,但此次造这艘木帆船,很多经验都是从陈董那里学得的。他不仅是经验丰富的舵手,更是造船的专家,可以看出他对木帆船有着很深的感情。”肖师傅说。

白手起家 与古帆船说不完的故事

“现在造船的是60多岁的老人,不久以后开船的也是60多岁的老人,修船的也是60多岁的老人。这艘木帆船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陈兴明口中即将开船的六旬老人便是他自己。说起木帆船,陈兴明感慨颇多,他与古帆船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1952年12月,陈兴明出生于泉港区后龙镇上西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由于家庭贫困,十三四岁的他便拿起摇杆,驾着一艘小木帆船,跟随父辈到大海中谋生。

陈兴明介绍,木帆船跟现在的船相差甚远,船上没有发动机,主要借助风力航行,故风大时,出海航行十分危险,无风时,又纹丝不动,只能靠船夫双手奋力划橹,让木帆船缓缓前行。

上世纪70年代时,他架着小帆船几乎跑遍了闽浙沿海的大小港口,在惊涛骇浪中死里逃生,20岁那年便当上了渔船的船长。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炼油厂的投建,进出肖厝港的大型船舶越来越多。陈兴明嗅到了商机,他决定用土地和海域的赔偿款购买一条木帆船,创建了肖厝湄洲湾海上交通队,专营港口运输服务业。此后,生意越做越大,一步步创立了现如今的福建省兴通海运集团。

追忆过往 六旬老人欲扬帆再航行

由于使用不方便,加之现代航海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木帆船逐渐被淘汰。

但陈兴明对木帆船有着极深的感情,他的办公室里、公司大厅里均摆放着木帆船模型。对他而言,这不单是摆件,更是往昔在海上奋斗的缩影,是他如今一切成就的开始。

“年纪大了,人就开始怀念过往。”陈兴明感慨,近年来时常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海上拼搏的情景,木帆船、船员队员们、一次次的出海航行,这些过往的经历犹如一场场的电影在他脑海里重复播放。

今年年初,陈兴明决定造一艘木帆船。“这艘木帆船沿袭最古老的制造方式,船上还是没有发动机,依旧靠风力航行,靠掌舵调整方向。船上唯一的助航设备就是指南针,观天象、掌握天气变化依然要靠船员的经验。”

时年63岁的陈兴明依旧身手敏捷,他想等木帆船造好之后,自己再次扬帆起航,回味年轻时出海拼搏的艰苦岁月,表示自己不忘初衷,同时也是为纪念被历史淘汰出局的木帆船,让子孙后辈看到早期先辈们在海上打拼、赖以谋生的工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