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0日亚艺节期间,洛江举办“陈三五娘学术研讨会”
两岸学者共话“陈三五娘”
亚艺节期间,两岸学者相聚泉州,共同研讨“陈三五娘”
东南网11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桐轩 文/图)11月9日至10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期间,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泉州师院)、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了“陈三五娘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国社科院、台北艺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侨大学的多位专家,围绕“陈三五娘”传说的历史渊源、艺术演化、传承保护、流播方式、价值意义,以及其与闽南文化的关系等重要议题做了高屋建瓴的论述。
接下来三场学术报告,几十位专家学者还围绕“陈三五娘”主题,在戏曲作品的探讨、故事传播研究、语言研究、“陈三五娘”故事与潮汕、闽南文化、史料整理与研究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非遗保护和保存应区别开来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学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力军不是政府、学者,而是项目的持有者,不只是传承人个体,而是一整个群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贺学君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载体的语言、民间文学(散、韵文)。同时还有传统表演艺术(歌舞、音乐、说唱、戏剧等)、民俗活动、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技艺和经验,如传统的生产技术、医药、体育健身活动等,还有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战场应该在代表性名录的社区,如果没有看到民众保护的积极性,那么保护是不成功的。保护应该和保存区别开来,并且应该采取一定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这也是保护的根本目标。
《荔镜记》对方言有重要价值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建设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建设对明代刊行的闽南方言戏文《荔镜记》里的词语进行了考释。他认为,《荔镜记》是现存最早的正式刊行的闽南方言戏文,篇幅较长,提供的语料十分丰富,所以对闽南方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因为明刊闽南方言戏文强调音准重于字正,用字显得较复杂,既有同音或同义替代,又有省旁或省笔字、简体字,还有方言字及符号字等,所以对《荔镜记》戏文中的部分方言词语进行考释,有利于人们的阅读和研究。
在报告中,王教授重点挑出了“底”、“熟事”、“毕”、“通”等20个方言字词进行了考释,便于人们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字的本义。
陈三五娘故事应是民间文学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 郑国权
来自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的郑国权社长,则从《绣巾缘》、《青梅记》入手,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陈三五娘传说的来由。郑社长表示,他更倾向于陈三五娘的故事是传说,是民间文学,而不是真人真事。
郑社长认为,陈三五娘传说及其后的《荔枝记》、《荔镜记》系列戏文,开头的投荔部分可能都是源自纪实类小说《绣巾缘》,其后的磨镜、破镜和卖身赔镜的关键情节,则是借鉴宋元南戏《青梅记》,在经过许多无名氏的用心培育、添砖加瓦,最终成为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郑社长表示,《绣巾缘》是以绣巾荔枝为主要媒介构成这段姻缘,并以绣巾来命题;《荔镜记》也是以手帕(绣巾)荔枝为媒介。《荔镜记》的前本叫《荔枝记》,更是直接以荔枝为名。《绣巾缘》中的陈璠,三王子,《荔镜记》的陈伯卿,排行第三,称陈三;《绣巾缘》中的五娘、忆春,《荔镜记》叫五娘、益春,只有忆与益一字之差;林大鼻大名则完全相同,只有其正名林豹与林大有别。至于《荔枝记》、《荔镜记》的“磨镜”、“破镜”等情节,郑社长认为它是以宋元南戏一部早已散失的《青梅记》为蓝本的。
传说基于闽粤地区自由传统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吴榕青
韩山师范学院的吴榕青教授,则对明代《荔镜记》提出了新的解读。他表示,自己通过客观地阅读文本,并结合其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发现陈三五娘男女两情相悦,以至私奔,不是陈三、五娘对传统社会的一种挑战,而是基于原来华南闽粤地区历史以来男女私情比较自由传统的一种延续,与逐渐纳入大一统的儒家礼俗发生强烈冲突,两人私奔后与地方司法处置的一个真实个案。
百年前台湾 就传演陈三五娘
——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教授 林珀姬
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的林珀姬教授,在研讨会上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陈三五娘》研究的相关情况,并且从文献史料角度探讨了台湾的南管音乐发展。林教授介绍,陈三五娘故事发生在潮泉两地,它随着先民流传到台湾,从目前可见的文献记录中,至少百年前民间就普遍传演各种陈三五娘戏剧作品,至20世纪末,台北教育部门甚至将陈三五娘故事纳入学生的乡土教材。
林教授表示,由于陈三五娘故事,是七子戏演出的重要剧码,因此南管音乐中也保存了其众多曲目。林教授在报告中论述了陈三五娘在台湾学界的研究成果及在不同剧种的演出,以及台湾保存的手抄本中陈三五娘曲目与有声资料。“应当说在台湾,陈三五娘故事剧本、音乐及其他表演艺术相关的研究成果,是相当丰硕的。”
对台湾民间文化发展 有重要作用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黄科安
研讨会上,泉州师范学院黄科安教授,就关于台湾“陈三五娘”俗曲唱本的“在地化”特征进行探讨。黄教授认为,从清末到民国初年,陈三五娘的俗曲唱本扩散流播至台湾地区,在台湾民间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和价值,要从“不变”与“新变”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不变”。这些陈三五娘的俗曲唱本通过台海两岸书商的运作,将大陆版的俗曲唱本带进台湾,或直接借助当地出版社的翻印,在底层大众中不断地播散影响,从而为保留俗曲唱本的本真生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另一方面是“新变”。陈三五娘俗曲唱本的活灵魂,就是“活”在底层大众“口口相传”之中,这种文化传承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趣味的位移,而发生不可避免的“在地化”现象,体现出底层大众当下文化的“新变”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