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白濑水库预计明年年底开建 安溪永春3万多人即将大搬迁

2015-11-24 08:57:49 曾小琴 彭思思 吴智明 柳小玲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留住乡愁

安溪剑斗镇后井村,阿嬷在家门口的守望,成了我们相机里最动人的画面

东南网11月2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彭思思 见习记者 吴智明 柳小玲 黄晓蓉 摄影 田米 吕波 编辑 郑莲 叶碧玉 视觉 肖美瑞 叶炎平)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却攒下了一段段美丽乡愁。

当时光缓缓回到1972年,作为泉州的一个“生命库”,南安山美水库建成。伴随它“诞生”的是,一批南安九都人迁徙他乡。从那一刻起,他乡即故乡。

而后,九都大山的子女们移居南安的洪濑、康美、东田、码头等地及省内的长泰、同安、三明、平和、南靖、漳浦。

在《九都镇志》里,我们找到了这段历史的影子:迁移4264户23347人,最后九都剩下6000多人,就地迁高重建。到了1996年,因山美水库扩蓄,又动迁1428人。

目光从历史的缩影中抽离,泉州最大的水库安溪白濑水库,预计明年年底开建。这意味着,安溪和永春两县5个乡(镇)15个行政村及2个集镇所在地的36664人,将开始另一场大规模的迁徙。

他们身后,有香飘四溢赖以生存的茶园,有每个畲族村民敬重的200多年历史的祭祖宗祠,有和山壑作伴几十年的林场。一句话,不舍故土,但接受搬离,也憧憬第二故乡的模样。

为了留住这份“不舍”与“憧憬”,我们行走在11月底的闽南各地。阳光撒欢,暖暖午后,听听蹲坐在安溪古厝门前的91岁阿嬷聊家常,看看迁居同安努力打拼的南安人李义跃一家。

至此,也许,故土正如潜游在心底的鱼,悠悠地浮出那片记忆海,勾勒着简简单单的快乐。

记住过往 重启新生

剑斗镇90%的人口即将大搬迁,以后这里将沉浸水底,成为历史的存在

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田园式的悠然生活,即将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启动。

预计明年年底,白濑水库就要开建。安溪、永春两个县五个乡镇三万多人,将离开故土,离开现在熟悉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

在此之前,我们用镜头,定格住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或许多年后,它们将成为许多人永久难忘的记忆。

记住曾经美丽的过往,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

相信每一次新的开始,都会带来不同的惊喜。

一桥一轿一宗祠 抹不去的美丽乡愁

行走在安溪剑斗镇圳下村的四美桥上,扶着部分断开的栏杆,望着桥下潺潺的西溪水流,50岁的吴荣誉若有所思。作为了解外界的必经通道,四美桥已伴他走过近半世纪。

“以后,水库建成后,我家就淹没在水中啦。”吴荣誉有些不舍,但又喃喃道,“早就听说白濑水库要建,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真正要动起来,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114年的四美古桥,是剑斗镇圳下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114年四美桥 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

吴荣誉的家,在剑斗镇圳下村的东南角。晋江西溪流域,将他所在的区域与同村隔开,也因此,四美桥成了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吴荣誉一家与当地众多村民一样,以茶园为主要经济来源。

“听代代相传的说法,以前四美桥还没建时,村民们要出门,只是搭个简易木桥出入,后来西溪流域不断出现水涨,久而久之将木桥冲垮,还有村民划着小船出入”,吴荣誉说,再后来,木桥又搭起,直到这座石拱桥四美桥的出现。上世纪90年代,听说桥要修缮,村民们二话不说,主动出资。

四美桥的建成史,桥头上竖立着两块石碑写着答案。这两块石碑,记载着四美桥的县级文保单位身份和四美桥的简志。桥始建于1897年,历经四年建成。石碑上写着,《安溪县志》记载,四美桥为晋江西溪上游最早建造的大型石拱桥,历经风雨沧桑,1998年在县、镇政府及各单位、村民们的热心支持下,又有贤人志士解囊集资,总投入27万元,在原桥面顶隔层复建为钢筋水泥永久桥,2002年10月,被列为安溪县文保单位。

圳下村支书王文埔告诉我们,村里约有2225人将涉及水库建设搬迁,另有1000多人无需动迁,而吴荣誉所在的区域也属动迁范围。今后,四美桥连同房屋,都要成为水库的水下一景。

300多岁彩轿 系住了村民同祈福的心

“按3年办一次的习俗,下一次彩轿迎圣者菩萨巡街是2017年的正月。”81岁的吴桂子说,白濑水库明年年底就开建,到时,这一习俗如能再举办,意义非凡,将成一种难以忘却的记忆。

吴桂子提到的彩轿,金光闪闪,300多岁了。它见证剑斗镇后井村的发展、兴盛、变迁,又如一条纽带,将安溪剑斗镇后井村历代村民的情感“系”在了一起。

剑斗镇后井村,至今仍保留着300多年的习俗:彩轿迎圣者菩萨巡境佑平安。

而作为后井村老人协会会长的吴桂子,自孩提起,就跟着大人巡街迎圣者菩萨。一聊起村中这一盛事,他滔滔不绝。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活动从正月初三开始,持续十来天。正月初三那天,村民们先从王宫庙迎出谢陆尊王,谢陆尊王所到之处,每家每户必摆上贡品,点上香烟蜡烛烧香朝拜。次日,村民们根据轮庄宰杀猪敬佛佑平安。这时,村民们便会从四面涌来,既拜拜佑平安健康,也借此相聚一堂。正月初十这天,全村出动,也是活动最热闹的一天。年轻力壮的八个年轻人,肩扛大轿,迎接仙龙宫供奉的圣者菩萨巡境。

此时,是后井村每三年一次最热闹的时候。清晨,整个村庄锣鼓喧天,鞭炮此起彼伏。圣者菩萨在村里巡游一番后,村民们就扛着到东阳村圣者菩萨的父母墓地祭拜。正月十一,圣者菩萨则坐着轿子来到桃舟乡成仙地,这天,整个剑斗镇都沸腾了。

而这台彩轿,一直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村里特地用一个大木箱装藏,平日里还有专人看管。尽管灰尘拂轿,但只要用红酒小心擦拭,又可见它的焕然一新和尊贵。轿正面是一个个将士,细看正是《水浒传》里的108将梁山好汉,并根据各自的特点量身打造。整台轿子100多斤重,听祖辈相传的说法,这轿子是当时村民每家每户集资请能工巧匠特制的,花了3年多的时间,还未能完工。

多年后,想起以前在爷爷装地瓜的框里玩耍,姐弟俩应该有很多感慨吧

小礤林场 林场不在仍有100多人住守

“这条水泥山路大概修建于七八年前,幸好有它,货车、小车、摩托车才能上山,村里才得以盖起三四层高的钢筋水泥房子。要不然,山上用的一切物资,如需购买,都得靠肩挑腿爬,住的也是简易的土坯房。”40多岁的村民陈先生说,白濑水库要建的消息,早已传到小礤(注:[cǎ])林场,但当地村民们仍不知他们是否会涉及搬迁。

小礤林场,是安溪剑斗镇海拔较高的区域,至今仍有住户。沿着山路一路盘旋而上,仅容单车通行的水泥山路,开起车来得特别小心。约8公里山路,却花费了我们20多分钟的时间。

当抵达时,顺着村民所指的两栋空房子,才知道所谓的“林场”已停产。如今的小礤林场,是村庄的名称。呼吸着山间的新鲜空气,放眼望去,村庄的房子尽收眼底,房前屋后要么种着青菜,要么围起养鸡鸭。

陈先生说,山上的村庄没有小学,适龄的儿童都到县城就读,家人也随行搬到县城。加上这里交通不便,这几年村庄人数明显少了很多,原来住有600多人,如今仅剩100多人(户口仍有600多人),而且大多是老人幼儿。

水库一建,小礤林场便成为“孤岛”,已是无路可走。但他反倒不担心,不搬则继续守着这座山,搬呢,那就换个环境,体验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安溪剑斗镇后井村,千年古榕为孩子们撑起了玩乐天地

千年古榕 傲然挺立坐拥“四面佛”

“古榕附近500米范围内,曾是一个渡口。”80多岁的吴先生,住在附近。他指着不远处的断壁残垣和古老青石,拉开了回忆的片段:记得小时候,古榕树下有好几家商铺、餐饮店,永春的商贾在这交易。祖辈口口相传,这里曾是集市地,常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热热闹闹的交易。后来,渡口的功能慢慢减弱。

听着这一段追忆,夜幕正悄悄降临在安溪剑斗镇后井村,华灯初上,榕树广场歌声绕村。

村民们汇聚于此,跳起广场舞。不善舞的人呢,则盘坐榕树下,谈笑风生,享受古榕下那份难得的清凉。

榕树广场的这株古榕,傲然挺立,犹如一把大伞,12条大枝干向四处伸展。要是遇上艳阳高照,热烈的阳光一旦穿透枝干后,就只剩斑驳的余光零星洒地了。

谈到这株古榕,后井村村支书吴连珠说,它叫赤榕,有千年的历史,一年四季枝繁叶茂。尽管闽南地区榕树多见,但赤榕较为少见。村里每年都花钱请人帮榕树除痂、喷虫、修剪。

古榕树下有个福坛,敬奉一尊四面佛,底座为始建于宋代的石雕莲花座。

为何有四面佛像立于此?吴连珠说,相传这四面佛原供奉在离这2公里远的海潮庵的一座佛塔塔尖,约是800多年前,塔倒后,四尊佛被迁奉至此。每年端午、八月初一,甚至平日,淳朴的后井村村民,都要虔诚祭祀,祈求人寿年丰。可颇为遗憾的是,几年前,四面佛佛像被盗,如今所奉佛像是后期重塑的。

从白濑望向剑斗镇,大坝建起后,这里的峡谷将变成汪洋

藏身深山 200年的宗祠是我们的根

午后,阳光懒洋洋地倾洒在安溪白濑乡长基村的角角落落。91岁的王隶,坐在老旧瓦厝前的门墩上,一边攥着衣角,一边拨弄整理白发,和孙子蓝新友聊着家常。

蓝新友说,奶奶是五龙角落里最年长的老人,大家都尊称她为“婶婆”。此时,婶婆眼角的皱纹笑成了花,“15岁嫁到这里,已经有76个年头了”。

这几天,蓝新友告诉她一个消息,五龙角落山下很快就要迁移了,但山上还不知道会不会迁。婶婆一想到,一个拥有68人的畲族大家庭就要分开了,只能干着急地茶饭不思。

白濑乡乡长刘晓东说,这次长基村共有66户村民将迁移,其中,五龙角落海拔290米以下村民将外迁安置区,而290米以上的村民暂未明确是否迁移。他们已将村民的情况反映到安溪县,目前正在等县上给予批复。

而五龙角落里的每个畲族村民都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漳州漳浦迁移过来的,两三百年前就一直定居在此。“没想到,两三百年后,我们还是要迁走……”蓝新友的三叔蓝永福满是感慨。

蓝永福就住在五龙山脚下,已列入要外迁安置区的范围当中。除了不舍,他割舍不下的还有山上那座200年历史的宗祠。

这座宗祠,在长基村五龙山前。每逢清明、中元节、春节三个节日,五龙角落里的畲族村民,都会挑上一担的祭品,跟家人爬山去祭祖。

可就在2009年,宗祠经不起岁月的腐蚀与打磨,快倒塌。蓝永福与几位村民商量,决定尽快翻修宗祠。每家每户筹资,出力帮忙修建。由于宗祠在山上,山路很不好走,当时车上不去,他们在修建时,只能靠蛮力,一担又一担地把建筑用料往上挑,最终才把整个宗祠翻建完。

蓝新友带着我们爬山来到宗祠。荒无人烟的深山上,这座宗祠简单而朴素地伫立在那,四周用红砖堆砌而成的外墙,没再抹上白粉作装饰。随同的一位蓝姓老伯说,这是他们的习俗,这座山属蛇,因此,才没有过多的装饰。

而蓝永福心想,他和家里人一旦迁走了,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可以随时来看一看宗祠。“宗祠是我们的根,即使之后迁移了,每年的祭祖节日,我和家人也一定会来祭拜的。”

如此悠闲的田园生活,将在另外的地方重新开始

不舍茶园 但有双手就能养活一个家

现下,安溪岐阳村的茶园不收茶,茶园里,比往日寂寥冷清多了。68岁的王国庆,站在曾伴他40多年的茶园中,抬头望了望四周——漫山遍野的茶山啊。沉默了许久,王国庆低声言语了一句,“是不是,很快就看不到这片茶山了?”

坦白地说,在王国庆心里,他不仅仅为儿子今后的生活问题担忧,而作为20小组的大队长,也担心村民今后靠什么生活下去。但他是个明白人,水库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功能,建大水库,好处很多,当然要支持。他总是劝儿子和村民们,“不要着急,就算什么都没了,只要还有双手,就可以靠劳动养活一个家”。

约五年前,王国庆就把家里的20多亩茶园交给儿子打理。现在,虽然很少再种茶和制茶,但王国庆的生活里,离不开茶。他抿了抿茶杯里的最后一口茶,淡淡地说了一句:“改不了喝茶的习惯了,以后要真迁了,别家的茶可喝不习惯。”

这20多亩茶园,看起来好像只隔着一条溪流,但要是徒步走上去,要花近1小时。不过,好在早年村民把这条山路铺上了水泥,摩托也能往上骑。

一提起家里那20多亩茶园,王国庆脸上写满了“骄傲”。采访当天,他心血来潮,要带我们上山去看一看他的茶园。于是,就让两个儿子去多借辆摩托车载我们。沿着公路、穿过双溪,不一会儿工夫,车子就行驶在一路盘旋而上的狭窄山路上,尽管这条山路是水泥路,但每个拐弯处的陡峭,我们不敢往下多看一眼。

王国庆笑道:“这地都走了40多年了,闭着眼睛都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不用扶不用扶……”说着,他利索地穿梭在茶园的角落里。

而王国庆家所处岐阳村20小组,位于安溪剑斗镇与感德镇的交界处,住在这里的20多户人家,如今,已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座新房。房子对面,是缓缓流淌而过的双溪和他们开辟出的一片茶山。他们以种茶、制茶手艺为生,家家户户都有制茶设备。2000年以前,这里的村民除了种茶外,还会种些田和蔬菜;2000年以后,村民纷纷抓住商机,将土地全部用来种茶。

王国庆的大儿子王文义打趣道:“我们兄弟俩的房子就是靠茶盖起来的咧。”这几年下来,靠种茶、制茶,兄弟俩每年都有10万元的收入。

如今,这20多户人家都将面临不久之后的迁移。

安溪感德镇镇长陈志明说,素有中国茶业第一村的岐阳,需要征迁20多户。而霞春、石门两个村,只涉及部分土地征用。

后记

昨天,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筹建处透露,具体搬迁范围,到时将以技术人员现场勘测界线范围为主。

在连日的走访中,我们发现,对于白濑水库的建设,涉及的相关村民都表示支持这项利民的项目。只是,他们担心今后的生活、生计问题。为此,白濑水利枢纽工程筹建处副主任、安溪县政协副主席林毅敏称,这周他们将着手库区实物调查,了解移民生活、生产方面的意愿安置调查,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做好相关移民大纲、移民规划等,报送相关部门审批。就村民们关注的就业问题,到时他们也将组织就业培训、就业对接等工作。对于村民原有约定俗成的文化活动,今后安置搬迁也会考虑设老人协会活动场所和文化活动场地。

白濑水库工程筹建大事记

1946年 当时的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就组织规划编制《晋江白濑水利工程初步报告》。

1956年 福建省工业厅水电处组织编制《蓝溪(白濑)水力发电计划》,规划坝址位于白濑的飞鸦口。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福建省、泉州市又多次组织对大白濑水库项目,进行初步论证和规划设计。

2011年 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启动筹建。

2013年8月 项目列入《全国大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C类项目。

2014年5月 列入国务院加快推进建设的全国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2015年6月 项目建议书由水利部水规总院完成审查,9月水利部批复同意直接进入可研阶段设计。

2015年10月18日 福建省政府下发库区停建令,明确项目建设征地范围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

2015年11月20日 安溪召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实物调查工作动员会。

本周起,安溪将开展库区实物调查、项目可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筹融资计划方案编制等相关工作。

计划2016年3月底,完成可研编报工作,2016年底开工建设。

离乡四十三载 忘不掉的故土

84岁的黄阿婆,一直住在当年的安置房里,墙上还挂着43年前的挂历

走进厦门同安区莲花镇窑市村,村口两棵三角梅开得正欢,一串串绿色的香蕉倒挂在马路两旁,右拐走上一段小斜坡,就可以在齐排石头房的右上角看到蓝底白字的门牌:窑市村龙虾。1972年农历正月初九,九都镇中心村38户186人乘大卡车到此落户。

那一年,南安山美水库建成,包括中心村在内的九都镇4264户23347人,离开家乡,移居到本县和外县共9个县市20个社区。

从最初不适应,到如今入乡随俗、落地生根,对当年的九都人来说,他乡已成故乡。但他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乡愁:八旬阿婆家的墙上,还挂着搬迁那年的挂历;经过20年打拼,李家盖起了三层楼房,族人还建了家庙,每年祭祖;移居漳浦县的新民村村民,仍沿用原村名,村口大牌坊两侧楹联藏头“南安”……

迁移已成过往,故乡仍是牵挂。43年过去,九都人在新的地方开乡僻壤,繁衍生息,也在他乡讲述着对故土的一片情怀。

阿婆家墙上

还挂着43年前的挂历

作为第一代移民,84岁的黄明治阿婆,依然住在窑市村当年分配的安置房里,这是一排连在一起的土石结构瓦房,共有七八户。如今只剩黄阿婆及另外一户,其他人或在村里盖新房,或到镇区买房。

至今,老人家中的墙上,还挂着43年前的挂历。“这是那年从老家带过来的,年尾家里大扫除,女儿都说要撕掉,我却舍不得。”阿婆说,从老家带来的东西本就不多,虽不贵重,但放着也是一种念想。

而客厅的八仙桌及香炉,也是从九都搬来所剩不多的东西。几年前,老伴还活着,有人想买这些旧物,二老都没舍得卖。阿婆说,看着它们,就能想起一家人以前生活的点点滴滴。

黄阿婆一家原本住在九都鹏新大队中心村,家旁边就是学校,每天听着校园钟声响起,对她来说,是件悦耳的事。1972年,黄阿婆和丈夫携家带口,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同安。晕车的她,一路上颠簸着,头靠在卡车栏杆上,硬撑着到了厦门。

43年过去了,黄阿婆回过九都四五次。这些年,年纪大了加上晕车,老人较少回去了。但每年儿孙们都会回去扫墓祭祖,每每听到大家描述那热闹的场面,黄阿婆就特别开心。当年的家如今已是水库一部分,但阿婆说,时常能在梦中,看到那时的田园风光。

二十年打拼

盖起近400平三层楼房

搬迁时间刚公布,李义跃的奶奶就做了一个决定——搬家前,给家里20岁的长孙李义跃娶媳妇。

她说,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家里有个年轻的媳妇好当家。于是,在奶奶操办下,搬迁前18天,李义跃和打小就认识的同村姑娘结了婚。

时间仓促,来不及置办家具,两人到大队一登记,就算把终身大事给定了。之后,李氏一家12口,带了3张床,几把凳子,搬到了同安窑市村。新婚妻子帮忙照看家里,李义跃则去山美水库开搅拌机。每月27块钱,供一大家子买菜、油、米,基本存不下钱。

李义跃的小家庭有5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有天起床找不到女儿,才发现被挤到床底下去了”。为了养家糊口,李义跃辗转三明、将乐等地做泥水工。冬天的风吹得手上的口子生疼,他还是要干上十几个小时,不然这一天就赚不到2块钱。

经过12年辛苦打拼,李家5个兄弟花了一万多元,在自家房屋后加盖起4个房间,共80平方米。如今,李义跃和儿子一家住在他1994年建在镇上盖的370平方米的3层楼房里。

21年前,李氏家族在同安区五显镇三秀山建了朋口李氏家庙,每年举办庆典纪念祖先。还在九都镇建了祖厝、纪念碑等,每年都会组织乡亲回去祭祖,并告诉后人,他们的根在九都。

历时四年多

编纂镇志留下故乡“证据”

“40多年过去了,当初离开的年轻人变老了,很多老人也走了。如何让九都人记住并传承自己的根?”九都镇纪委书记李胜辉说,2010年,九都镇启动镇志编纂工作。他们踏访每一个移民点,获得了许多珍贵的材料,历时4年8个月,于今年年初出版了南安九都镇志。

回忆当年,李胜辉感慨万千:“每到一处,乡亲们都会放鞭炮、准备家乡菜欢迎我们。”而走访过程中,移居漳州长泰的80多岁老人陈火章,竟还能说出九都下店街当年商贸繁荣的景象,甚至连什么人开什么店都历历在目。

南安康美镇东旭村的沈江海,从最新版的《九都镇志》中,找到了沈家移民的记载。1972年5月,九都公社和安大队高坪社沈姓12户约80人移居康美公社分散插户。多年来,沈江海一家8口,靠双手打拼,从无到有,如今20多人的大家庭,生活过得安稳且富足。

沈江海说,父亲总说“入乡随俗”,虽然舍不得老家的田地,但到了新地方,就得融入新的生活。每年佛生日都跟着当地村庄一起过,村里要修建寺庙、公路,他们也都热心捐助。

当年移民时,儿子还没出生,关于故乡的记忆,从他们这一代就断片了。《九都镇志》出版后,沈江海给三个儿子各拿了一本。他说,这本书是“证据”,证明他们来自何方。他常会告诉孩子们,“这些被水淹的地方,以前都是农田”,“后面的山从前光秃秃的,现在没人用,长得茂密了”……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