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泉州口岸添新丁
无水良港丰富海丝起点新内涵
晋江陆地港全景 (晋江陆地港 供图)
编者按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口岸通常包括海港口岸、边境口岸和航空口岸;而在泉州,还有这样一个口岸,它立足内陆,却以“港”命名,它就是晋江陆地港。在市口岸办积极协调下,逐渐崛起的晋江陆地港,已经在海西沿海贸易物流圈里占据一席之地。2015年,晋江陆地港实现超常规发展,运营四年多来,已有2000多家企业入港报关报检清关,2015年进出口货值达30亿美元,占全省四大陆地港总值80%以上;港口外贸集装箱21.75万标准箱,成为全国第二大内陆港。
晋江陆地港的崛起,丰富了“海丝”起点的内涵,也提升了泉州的口岸综合竞争力。为此,本报记者深入走访,挖掘、整理、还原了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三个历程,从今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
“在沿海城市有必要建一个陆地港吗?”从晋江陆地港开始筹建到正式投入运营,很多人提出了疑问。然而,时间早已给出了答案。刚刚过去的2015年,晋江陆地港外贸集装箱量已跃升至全国内陆港第二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曾是千年古港泉州的真实写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她将自己的脸庞靠近,我们才领会到,崇拜的眼神不能为其继续增色,只有再造与创新才能丰富“海丝”起点的新内涵。
从无到有的晋江陆地港,给了泉州一个重新解释自己的机会,也证明了当初市口岸办积极推动建设这个无水陆港的远见:现代港口不再局限于海港,一个打得通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通路,做得了综合服务,提升得了外贸效率的国际陆港已经向着新“海丝”之路出发。
□本报记者 刘倩 吕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