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看到春晚泉州分会场倍感亲切和自豪” 西藏班少年泉州过大年
“西藏班”少年一起看电影
益西加措为同学们表演节目 今年春节,对来自西藏的19岁少年益西加措来说,是他在泉州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和益西加措一样,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西藏班”的45名同学在泉州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 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今年就读中专二年级的益西加措来泉州已经一年半,是“西藏班”中比较活跃的小大哥,也是老师们的好帮手。临近春节,益西加措就带领同学们将教室布置一新,拉起彩带、贴好窗花、黏满气球、课桌椅围成一圈,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教室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大年夜,学校为“西藏班”的同学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汉藏师生齐聚一堂、载歌载舞,互道“罗桑尔让扎西德勒”(藏语: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今年的藏历大年初一正值汉族农历初二。在藏历新年这天早上,“西藏班”的少年们像在家乡一样,举行了隆重的祈福仪式。教室的讲台中央摆放着被称之为“切玛”的木制吉祥斗,画有彩图的“切玛”里盛放着糌粑和大米,斗前放置有哈达、酥油奶渣等,少年们虔诚地将寓意五谷丰登的粮食微微洒向空中,敬天敬地敬自己,祈愿幸福平安。华侨职业中专学校西藏部主任陈亭兰告诉记者,往年的“切玛”都是纸板糊的,今年为了让学生们在泉州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学校专门托人从西藏寄来了地道的木制“切玛”,孩子们都很兴奋。 来泉州的时间虽不长,但“西藏班”的少年们已然喜欢上了这座城市。16岁的益西卓玛是班里唯一的一名门巴族少女,她腼腆地说,泉州跟西藏很不一样,来泉州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跟不同民族的同学们一起过年是一份很难得的经历,“特别是在电视上看到春晚泉州分会场倍感亲切和自豪。” 从泉州到西藏,跨越千山万水,来回一趟至少要花去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寒假时间短,回家路途远,从2010年开设内地“西藏班”以来,每年春节藏族学生们都选择留在泉州过年。生怕学生过不好年,“西藏班”的生活老师梁建军特地在春节前两个月从西藏昌都赶来泉州,“孩子们都很想念亲人,每到节假日,我们的责任也就更重大。” 为了缓解藏族学生的思乡情绪,早在春节前,学校就组织学生们前往泉州周边的旅游景点游学;假期里,每天都安排有老师驻校管理照看留校的学生。在老师们看来,“西藏班”的少年们都很独立自强,他们有的会到开元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走走看看,了解闽南文化;有的则会到学校附近的餐饮店里兼职打工,体味社会百态。这个春节对“西藏班”的少年们而言,别有一番滋味。 (本报记者陈林森 陈书修 文/图) |
- 2016-02-14天南地北过大年 特色民俗迎春来
- 2016-02-14新春语丝共说此年丰:返乡投资 把更好的“国际化”带入泉州
- 2016-02-14“过年倍感一家亲” 泉籍文化名人盛赞家乡年味浓
- 2016-02-14春晚效应显现 泉州春节黄金周迎175万游客创15亿元收入
- 2016-02-10春节期间吃太腻且易上火 适量喝茶促进消脂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