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用工难”呼声渐高的背景下,用工大市泉州节后的招工市场却并非一片哀鸿,而是百态纷呈。求职者数量保持基本稳定,熟练技工却依然短缺;大企业“不饿”,小企业犯愁;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未雨绸缪、另辟蹊径,选择“机器换工”……
新常态下,用工到底难不难?
近日,泉州市泉港区举办春季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共有86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843个,吸引近3000名应聘者到场求职,300多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庄国辉 刘泽阳 摄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编者按:新春至,开工时。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一宏观形势反射到用工上,又会呈现什么样的新状态?用工难不难?难在何处?如何破题?开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八闽大地,进行调查采访,为您寻找答案。
元宵节前后,我省用工第一大市——泉州市持续迎来外来务工人员返岗潮。作为衡量经济景气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用工攸关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生存。今年泉州节后用工市场呈现何种状况呢?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到晋江、石狮等地,一探究竟。
普工均衡,技工短缺
2月22日,在泉州用工量最大的乡镇——晋江陈埭镇劳动力就业市场,一场场新春招聘会正在举行,数百家制造业企业正在“招兵买马”。记者在市场内看到,前来招聘的企业以纺织服装和鞋业为主,而招工岗位以车工、缝纫工等一线工种为主。
“今年经济景气度不高,大部分企业用工数量增幅有限,求职者数量却保持了基本稳定,这对用工企业来说不是坏事。”晋江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招聘会现场,多位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对今年的招工形势均表示乐观。“正月初八起,我们就参加了多场招聘大会,总体感觉今年招工形势还可以,求职人数比往年要多一些,总体供求基本平衡。”361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林升升说。
用工形势总体供求平衡的同时,结构性问题却仍然十分明显——技术工尤其是熟练技术工依然面临短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特征。
林升升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数企业所需的是熟练技术工人,而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普工。从周期看,一名普工要成长为熟练工人,少则2至3年,多则5年。大量使用普工,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
泉州总商会副主席蒋细宗告诉记者,技术工短缺是困扰泉州制造业企业多年的难题。这一难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企业如果招聘普工,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培训成本,而普工一旦成长为熟练工,往往又会跳槽,让企业得不偿失。
据泉州市劳动就业中心发布的数据,今年泉州节后普工的平均月薪在3000元左右,基本和去年持平;而熟练技术工人普遍在5000元上下,增幅为10%左右。
近日,永春县首届春季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在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举行,共组织15家电子商务优秀企业进场招聘,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到现场应聘。苏福彬摄
大小企业两极分化
今年节后的用工市场,大小企业之间两极分化的迹象也十分明显。据泉州统计部门数据,截至2月22日,泉州百家以上的规模企业,老员工的返岗率超过85%,部分品牌企业甚至高达95%。
石狮服装龙头企业——石狮爱登堡公司董事长田启明告诉记者,爱登堡今年员工返岗率出人意料地走高,随着元宵节最后一批老员工返岗,最终有望达96%。在石狮当地,另一家用工大户富贵鸟有关人士也透露,今年老员工的返岗率好于预期,尤其是数百对外来工夫妻几乎全到岗。
与龙头企业、品牌企业老员工高返岗率相对比,大量泉州中小企业老员工的返岗率,普遍徘徊在70%左右。
“今年打算招聘120名工人,从农历初七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招工,只找到80名左右。”在石狮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小企业主蔡华华对记者说。
记者辗转多个劳动力就业招聘会现场后发现,多数求助者更青睐于进大企业。“大企业订单充足,薪水高而且稳定,作息也比较规范。”在泉州劳动力就业中心,一名三明籍90后求职者黄东明对记者说。
部分求职者告诉记者,一些泉州中小企业往往在招聘时许诺高薪,但最后却受制于订单不足,在计件薪酬制下难以兑现和落实。正是这一状况,加剧了当下泉州中小企业的招工困难。
据泉州劳动就业中心分析,今年大企业用工形势比小企业好,除了薪酬相对有保障外,也得益于员工配套福利的持续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泉州大企业在员工住房、医保、子女教育补贴、厂房设施改造等方面推出新举措,持续优化务工环境。
业界表示,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用工领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实属正常。福利好、发展前景好、用工规范的企业获得青睐,而用工环境恶劣、徘徊在中低端的微利企业被抛弃,这有利于整个泉州产业经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机器换工成趋势
面对复杂的用工形势,当前,一部分泉州民企倾向于通过提升机器自动化水平,缩减用工需求,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一趋势在当前的泉州民企界十分普遍。
晋江东石镇是闻名全国的中国伞都,而伞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压力不小。当地伞具龙头企业晋江鸿盛公司董事长王清鸿告诉记者,这几年熟练工人的薪水每年增幅都在15%以上,今年尽管经济形势低迷,公司也将薪水调高了8%左右。
“不调高薪水,根本招不到工人。”王清鸿认为,制造业的利润在下降,用工成本却逐年走高,这样下去,企业无法生存。大规模使用智能设备,减少用工规模,是大势所趋。
蒋细宗认为,泉州的传统制造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前,人口红利退潮导致的用工成本高企,日益成为泉州民企“无法承受之重”,大规模推广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某种程度上看,甚至可以一劳永逸破解这一难题。
事实上,在泉州民企界,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
记者进入乔丹体育有限公司电脑“无缝”针车车间,只见40多台电脑针车正快速、精准地运作。技术管理人员李德平说,从工序和效率看,这些针车比普通针车快5倍左右,且非常精准。“这样一来,针车车间就可以省去四分之三的人工,每双鞋大约可以省去三分之一的人工成本。”李德平说,去年以来,乔丹还引进智能切割机、检测机器人等智能生产设备,大大减少了用工需求。
据泉州市总商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规模以上的泉州制造业企业中,已有近80%采购或意向采购自动化设备,以实现用工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