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泉州市二十多家企业进行院企合作,开展三十多项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七十三项专利——
高校石化研究院深耕泉港绿色石化
在福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实验室里,陈登龙展示“提高金鱼存活率的袋子”。 (张九强 摄)
泉州石化基地是中国石化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日前出炉的《泉州市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提出,泉州市将把泉州石化基地打造成海峡西岸石化产业先导区,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临港石化基地。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首个地级市试点,泉州市持续加大对各类产学研平台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引领创新的高效“催化剂”。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目前,石化研究院已经与泉州市20多家企业进行院企合作,开展30多项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申请73项专利。其中,与德诚高新树脂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环保型阻燃聚氨酯树脂,在合成革行业掀起以“水”代“油”的技术革命。
□本报记者 许雅玲/文 张九强/图
院企“联姻” 打造科技高地
石化研究院与德诚高新树脂有限公司的“联姻”,是泉州市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公共服务技术体系的一个缩影。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合成革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溶剂型树脂生产。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含有70%—80%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挥发,成为有机废气,造成空气污染。而且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大量水,同样会造成地表水污染。为减少污染,要对废气、废水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结果又产生新的污染物——危险固体废弃物以及有机废气、废水等。据估计,全国合成革行业每年排放的有机废气在20万吨以上,废水在800万吨以上,危险废固物5万吨以上。
此外,采用溶剂型树脂生产的合成革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将部分有害物质残留在合成革中,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而且溶剂型树脂合成革的透气透湿性较差,穿在身上会让人感到发闷,不舒服。
随着油性溶剂的危害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合成革市场寻找替代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水性聚氨酯就是近年来公认的替代方案。除了水性聚氨酯产品,聚氨酯树脂有许多环保“变种”,像耐热性树脂、耐水解性树脂、耐黄变树脂、高性能防水透湿树脂、水性聚氨酯、阻燃树脂等。2013年5月,依托石化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德诚高新树脂有限公司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开始研发环保型阻燃聚氨酯树脂。
“我们与德诚高新树脂有限公司合作,对聚氨酯的性能进行不断完善,研发出环保型阻燃聚氨酯树脂。”据石化研究院副院长陈登龙介绍,研发的产品将广泛应用于纺织、户外用品涂层,还可以作为工业用的保温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