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非遗”需要保护也需要创新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保护。然而,随着“非遗”传承人整体迈入老龄化,以及接班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导致众多“非遗”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而被遗忘。如何让“非遗”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能有生命力?陈志忠用创新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陈志忠的创新集中在两点,一种是木偶形象的创新,他创作的电音三太子神将木偶,不但模样更加可爱,眼珠部分特别添加了金色的“太阳线”,就连衣服上都缝制了闪闪发光的LED灯,深受台湾客商欢迎。与此同时,陈志忠从民间传统文化和信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挖掘新形象,比如他开发出代表“福禄寿”寓意的三仙等新形象。 陈志忠把“非遗”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以文化养文化”。小型木偶产品的成功研发,让陈志忠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之间找到了一条产业化的路子。 陈志忠的实践告诉我们,“非遗”传承,需要“保护基因”,也要勇于创新。只有将传统工艺、传统民俗与创新精神、现代时尚相结合,才能让“非遗”焕发生机与活力。(刘深魁) |
相关新闻
- 2015-06-03电音三太子 地道泉州造
- 2014-08-06电音三太子的奇妙之旅 让传统阵头文化重新回归
- 2012-11-14泉州新款微型“电音三太子”亮相 只有40厘米高
- 2011-12-25“电音三太子”两岸风靡 “始作俑者”原来是他
- 2011-11-03第13届上海艺术节 泉州木偶大师带"郑成功"赴会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