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文都”翻译展风采 本报记者许雅玲 郭雅莹 此次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日本、韩国、泰国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专家。活跃在现场的翻译,为中外来宾架起一座座语言交流的桥梁。 在8日和9日的泉州海丝文化遗产点考察过程中,担任主翻译的市留学人员暨归国创业人员联谊会翻译志愿服务队(简称“留联译会”)会长曾国恒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为了用英语准确讲好泉州海丝故事,曾国恒用半个月时间翻阅大量资料,包括海外交通史和各种宗教资料。“各个考察点的讲解,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等方面的英语专业术语,得一个一个掌握。这次讲解不是面上的景区介绍,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介绍。”他说。 除了曾国恒,留联译会还有十几个成员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会务接待。此外,会议期间,主办方为外宾提供的会议手册、申遗遗产点介绍手册等资料,均来自留联译会的翻译。 负责希腊文化体育部水下文物管理局局长安吉利·西蒙斯的翻译工作的志愿者王双怡,为了做好这次论坛的翻译,事先准备了许多与“海丝”相关的专业词汇,并写在笔记本上,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在现场,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生僻词,比如漆线雕、黏土等等。”王双怡说,这时候只能马上查字典了,还好西蒙斯女士是很好的长辈,友好地包容了她的不足。 王双怡告诉记者,她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次论坛中来:“不仅认识了很多专家,和他们成为朋友,还学到了许多‘海丝’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
相关新闻
- 2016-06-08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泉州经验
- 2016-06-07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 2016-06-07海丝泉州 灿烂遗存
- 2016-06-06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6日至9日在泉州举行
- 2016-05-30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康涛对话中法五城市长推介海丝泉州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