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温太平一直坚持文物史迹的保护 东南网6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柳小玲 吕波 文/图)位于泉州市区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的文兴码头,是泉州18处海丝史迹之一。在文兴码头中,最为宝贵的当属江岸上的“宝箧印经塔”。每天,从这里路过的市民游客,都不忘多看两眼。这座从宋代流传至今的航标石塔,不仅承载了法石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更默默见证了泉州的航海交通史。 70岁的温太平与石塔有着割不断的情缘,加上热爱研究文物,他一直努力帮助复原“宝箧印经塔”。如今,虽然年纪已大,但他仍坚持投身于文物史迹的保护与传承中,负责法石社区的文物收集与资料整理。 温太平只是珍爱泉州海丝文化中的一人。在您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批热衷于海丝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人呢?今起,本报面向全市发出征集令,欢迎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保护海丝文化遗产的故事。 石塔见证千年历史 朝拜已成传统 温太平是法石社区圣殿人,如今的文兴码头,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在童年的记忆力里,这个码头,有各地商旅涌入,但更多时,是个离别与归来的地方。 那时,村里很多人会出去捕鱼、当船工、经商,每次从这里出发,码头上总是聚满了送别的家人好友。温太平的父亲便是其中一位。在他4岁时,父亲就去上海经商,每次看着父亲远去只能不舍,何时归来,谁也不清楚,只能每日遥首远望,朝拜宝箧印经塔,祈求父亲平安归来。如今,朝拜石塔已成为法石人的传统习俗。 上中学后,温太平接触到文史知识,开始迷上文物研究。一次,他和母亲在开元寺朝拜时,看见寺里也有和码头一样的石塔,顿生兴趣,心里想着是否可以恢复宝箧印经塔的原貌。在悉心请教泉州文史专家后,他才对石塔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文兴码头是江口码头的一部分,修建于南宋时期。当时,泉州港与亚洲、非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这里作为泉州古城东南郊的水运转运枢纽,港口人流如织,千年历史繁荣昌盛。知道这些后,他更加兴奋了,开始到处收集关于文兴码头、宝箧印经塔的相关资料及编写文本。 |
- 2016-06-10千年“海丝”史迹 宁波广州南京三城共话保护
- 2016-06-08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泉州经验
- 2016-06-07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 2016-06-07海丝泉州 灿烂遗存
- 2016-06-06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6日至9日在泉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