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揭秘泉州水下考古:四组队员接力 下潜在30米内

2016-08-06 07:49:52 刘燕婷 陈紫玄 田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正在调试的这套多波束设备很昂贵,要300多万元

东南网8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刘燕婷 陈紫玄 田米 文/图)昨天上午8点半,晋江深沪渔港,气温超过30℃,太阳毫无遮挡地炙烤在海面上。几乎无风的海岸边,泉州水下考古专用船的甲板上已经冒着闷热的暑气,考古队员们一个个从岸边的渡口跳上考古船,海都记者也独家跟着队员们登船,体验泉州水下考古的一天。

这是水下考古发掘的第一天,出海调查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即将下水探测的声呐设备要进行组装测试,考古队员的潜水设备也要进行组装和详细的检查,而这些就已经足够让队员们在船上忙碌上一整天。

今天,队员们将驶往深沪湾启程探查,适合考古队员下水的时间是在午后,队员们期待着今天可以有所收获。

设备安装:高温下进行声呐安装

队员们上船后,船长将船驶离了距离岸边百余米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不受靠岸渔船的干扰。考古船的船头船尾,虽然加设了遮阳布,可是耐不住高温的烘烤,所有人,一上船,还未开工,汗便已经湿了一身。

“今天最主要的任务,是将所有的声呐设备组装测试好,这样才能确保明天能够出海探测。”领队给大家分配着任务,负责组装声呐的5名技术员驾轻就熟地将木箱中的设备搬到甲板上。

“这里共有四套设备,多波束、旁侧声呐、浅地层和一套GPS。”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科的薛彦乔用手擦去额头豆大的汗,弯着腰也在一旁为技术员搭把手,“这些可都是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借来的,都是当下国际最好的设备了。你瞧,这套看着颜值不高的多波束,就要300多万元人民币,其他的最便宜也要上十万美金。”

“女士抱歉了,我们实在是忍不住了!”热辣的天气里,忙活上一二十分钟,汗如雨下的男队员们,一个个光着膀子上阵。船上没有风扇,更不要奢望空调,要把这一根根“钢管”组装好,队员们要在高温下忙活上3个小时。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声呐设备

考古时间:每天下水仅两三小时

“福建的这条考古船,已经算得上是国内顶配级的了!”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队员王亦晨,在船尾忙着组装潜水设备,他看着海都记者由衷地说,“我最期待来福建考古了!要是换在其他省份,只能租到小渔船,船上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所有人都是在甲板上暴晒一整天不说,还要边工作。”他指着队员们说,你看看,大家的肤色可都堪比渔民。

30岁的王亦晨是个“京片子”,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在国内不同地方的海域参与考古。“上次来福建,是一个月前,在平潭参与‘东箭屿一号’的考古。”王亦晨已经做了6年的水下考古,经验丰富。他说,声呐探测不受天气水文的影响,但是考古队员下水却和天气、潮汐关系密切。

“每天只有平潮时候才能下水,这时候水流不大,下水才能确保队员的安全。所谓平潮,就是没有涨潮,没有退潮,一天里适合下水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个小时。”王亦晨说,每天出海前,领队都要预先查看当地潮汐表。

下潜深度:这次考古下潜在30米内

水下考古需要团队的分工合作,一般情况2个人为一组,同时下水,而且为了防止走散还要各自手执入水绳。“2至3个小时的水下考察,需要分四组接力。”王亦晨说,泉州这次的水下考古,下潜深度都在30米内,一组水下队员,大概可在水下作业近1小时。

水下考古不似陆地,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潜水下去后能见度极低,“一个月前的平潭探查,下潜到水下23米,能见度不足20厘米,几乎跟盲人一般摸着绳子过去。”王亦晨觉得这种情况也很有趣,他和另一名队员几乎只能沿着入水绳下潜,这是前一组队员将绳子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的,使其成为导向绳。在漆黑冰冷的海底,这根绳子就像“盲道”一般指引着下水的考古队员,大家扶着绳子行动,如果脱离了搜索绳,就可能陷入危险。“在探查结束后回来时,能见度突然变成了1米,我才发现这一路摸过来的脚下,全是瓷器,就像发现了个新世界一般。”

队员揭秘:全国仅120名水下考古人员

王亦晨告诉记者,现在全国有水下考古资质的人不多,而要将一名考古专业的人训练成入门级的水下考古队员,需要花费大概10万元的培训费。“中国水下考古在这20多年的发展里,国家文物局共开办了7期水下考古培训班,参与培训的都是全国各地选拔的专业人才。至今全国约有120人具有水下考古资质,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能在水下一线工作的不足一半。福建的考古工作,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王亦晨说,因为人少,每次考古遇到的大都是熟人。

□相关新闻

村民在深沪湾捞出明代铜铳

这门明代铜铳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晋江市博物馆展厅内,一门依然闪着铜色的火铳和一门锈迹斑斑的铁炮默默地陈列在古代海战的背景墙前,让人仿佛看到明末清初台湾海峡上的战火弥漫。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海都记者,铜铳与铁炮均为深沪湾出水,其中,铜铳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铁炮则为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的产物。

工作人员介绍,铜铳是在1999年年底在深沪湾发现,是深沪镇首峰村一施姓渔民拿着锄头在离岸500多米的中潮区耙蚌蛤时发现。那天,正好是大潮和南风,潮位降得非常低,渔民看到海泥里一小块亮闪闪的东西,挖掘后发现一根长长的不规则圆柱形物体,表面呈暗淡的铜色,继续铲开海泥发现这个物体表面上竟有“嘉靖”刻字。这一发现让渔民们沸腾了,人们纷纷寻宝。同一天,展馆内陈列的600斤左右的铁炮被首峰村另一村民发现。

经专家鉴定,铜铳为国家一级文物,或为郑成功军队指挥舰上所有。多年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粘良图,根据发现铜铳、铁炮的位置,查阅大量史料,猜测其可能来源于盐田之战的郑军沉船。

其实,深沪湾附近与海有关的宝贝远不止这铜铳铁炮。工作人员介绍,2007年4月,在晋江深沪湾颜厝村,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一处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沙丘类型遗址,在遗址的土层里发现了大量的贝壳堆积物和一些陶碎片。此前,在深沪湾还发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海底古森林遗址和距今1万多年前的古牡蛎礁。“深沪湾自然条件优越,很早古人类就在那里觅食狩猎和居住,也制造古陶器作为生活日用器皿,因此有望通过考古解开更多秘密。”晋江博物馆馆长吴金鹏表示。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