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启动水下考古重点调查●追踪 水下考古异常艰辛 负重70公斤下水 最怕遇到炸鱼
水下测量 2016年泉州海域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启动的消息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有不少读者对最新的考古工作船感兴趣。不过,由于考古工作船的空间有限,同时牵涉诸多安全问题,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暂不接受媒体登船探访。但没关系,早报记者多方采访,从国内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那里了解到不少关于水下考古的猛料。 另据透露,截至8日,调查队已探查了晋江深沪湾周边五六个点,暂时没有重要发现。接下来,调查队将按照晋江深沪—东海蟳埔—惠安小岞三个中心,辐射周边海域,由南向北推进。 ■早报记者 张素萍/文 资料图片
水下考古前,工作人员必须对气瓶压力进行检测。 【设备】 “高配版”考古专用船 探测设备价值不菲 提到水下考古,船只和各种潜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水下考古的专用工作船看似普通,其实暗藏“玄机”:长23.5米,宽6米,吃水1.2米,吃水较浅是为了便于在浅海操作;船头船尾宽,有利于考古队员下水或上岸;用水泥块压船舱,提高船只抵抗风浪的系数……据介绍,福建的考古船算是国内顶配,其他省份的水下考古一般只能雇用渔船作为临时考古船。 气瓶、气囊、面镜、水下呼吸器、背板、压铅带、蛙鞋、潜水帽……出发前,考古队员得逐一检查测试设备,还得组装声呐设备——多波束、旁侧声呐、浅地层和GPS,这些都是水下探测扫描非常专业的工具,堪称国际尖端水平,价值不菲,最便宜的也要六七十万元。
水下能见度不同,将影响水下考古进程。 【下水】 入水前观察水流 入水绳相当于地面“盲道” 据介绍,下水前,领队会先给队员布置任务。参与泉州水下考古重点调查的专家和队员共有35名,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福建等多个省份,其中有20多名下水探摸。 “水下考古发掘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多,对潜水设备要进行详细检查。”每个下水的队员出于自身安全和熟悉装备的考虑,都得检查自己的装备。而且下水前,队员们必须先观察水流方向和速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下水。 一般情况下,两个队员为一组同时下水。他们需要带上潜水装具,入水后还要冒出水面,向应急潜水员做个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 队员们沿着入水绳下潜,并把绳子绑在沉船或插于海底的钢钎上,使其成为导向绳。在漆黑冰冷的水下,它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水下考古队员扶着绳子行动,若脱离了搜索绳,可能会陷入危险。
两个队员向应急潜水员做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 【探摸】 潜水设备50公斤以上 每次下水停留一小时内 在水下,潜伴间的沟通只能用手语。比如,手指打“OK”就是“知道了”,大拇指朝上是出水了,朝下则是下潜。 受气瓶容量所限,通常每次在水下只能停留半小时到1小时,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出水。有的年轻队员,沉浸于兴奋的工作状态,总忘记上水,这时就会通过另外的方式提醒他们。水下考古对人的体能消耗非常大,整套潜水设备至少50公斤(一般为70公斤),因此每次出水上岸,都需要两名队员协助。 其实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相似,也需要布置探方、绘图、拍照……只是难度要比在陆地上大很多。而考古发掘成果有多大是有偶然性的。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物件,队员们需要把发现的文物带上岸,若是带不动的,一般会用绳子予以标记。由于能见度等因素,水下摄影不可能拍摄到较大范围的景物,一艘沉船经常要水下考古队员拼接几千张照片。
导向绳在漆黑冰冷的海底就像人行道上的“盲道” 【辛劳】 一连数月“水上漂” 水下最怕炸鱼和渔网 对于水下考古队员而言,每一次出发,意味着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海上漂泊。 “吃住都在船上。”如果船小但风浪大,一个巨浪过来,船的四周可能瞬时变成水墙,这时水下考古人员在船上吃饭还得使点“花招”: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固定住,碗里的饭也不能盛多,免得饭被甩掉。 这些辛苦似乎已成为水下考古人员的家常便饭。然而,他们最害怕的,其实是渔民的渔网和炸鱼,由于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加快,音量也会数倍增强,炸鱼可能让潜水员昏迷,耳膜还可能被炸破。有时在水下还会被水母、海葵蜇到。 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岛和渔船上,有的水下考古队员的腿被蚊虫叮咬后还会出现红斑,引起发烧。
背上气瓶,穿上脚蹼,水下考古队员准备入水。 相关链接 中国水下考古: 始于1986年 培养了120个专业人才 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把这批盗掘的珍贵文物在阿姆斯特丹大肆拍卖。此事引起国际考古学、博物馆学界的强烈不满,并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关注。自此,中国开始展开水下考古工作。水下考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共培养出120多个人才。 清中叶著名海盗蔡牵的船帮曾与清军水师角逐十余年 清代战舰“同安船” 或沉睡泉州湾
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制作3D纪录片《再现·同安船》 ■早报记者 张素萍\文 图\资料图片 连日来,泉州启动水下考古重点调查的消息牵动人心,有泉州文史工作者甚至专门收集古籍记载,希望能帮助水下考古人员划定范围并提供参考。 “清中叶以后最著名的海盗蔡牵、大清水师高级将领李长庚,他们的战船都曾在泉州海域活动过,也许这片海底藏有清代同安船某根桅杆的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史工作者报料称,清军水师和海盗船帮所用的船舰,还是名为“同安船”的福船。 清中叶海盗蔡牵 从泉州海域“起事” 19世纪初,即清嘉庆前中期,是东南沿海武装船帮活动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海盗、海商、朝廷水师是活跃在海面上的三股主要势力。他们杂处丛生,碧波竞逐,演绎了错综复杂的海上纷争。 当时,福建洋面上,以蔡牵为首的“海盗”是东南海上势力最强的船帮。蔡牵是当时纵横东南沿海数十个首领中最著名的一个,此人“善捭阖,能使其众”,手下称他为“大老板”或“大出海”。蔡牵的妻子吕氏,人称“蔡牵妈”,统帅着一支女海盗武装。 据历史学者季士家研究,蔡牵(1762—1809年),祖居泉州府同安县西柯镇,少年时曾流落霞浦南乡水澳为人补渔网,和以水澳为捕鱼基地的同安渔民建立广泛的联系。 1800年,正是嘉庆五年,蔡牵收编水澳、凤尾两帮海盗余众而崛起。两年后,也就是1802年5月31日,蔡牵率领失去生计的渔民、船户等数百人,突袭至金门岛的大担岛和二担岛。这一帮“盗众”以泉州府晋江、同安、南安、惠安县,以及福州府连江、长乐县失业渔民为主,主要在闽浙海域活动。 由此可知,蔡牵“起家”于泉州府海域,当时经常在泉州府一带的海域活动。 清军水师战舰 多次镇压海盗船帮 有人做海盗,就有人做官军。蔡牵的“死对头”,正是他的同安(当时隶属泉州府)老乡李长庚——“定海总兵”,大清水师的高级将领。这两人,一匪一官,在东南海域角逐十余年,可谓不死不休。 李长庚比蔡牵年长7岁,家住同安马巷镇,是武进士出身,后来担任闽浙两省水师。 早在清嘉庆三年(1798年),嘉庆皇帝就两次表示要铲除蔡牵,无奈手下官员不争气。蔡牵到处抢劫渔船商舶、收保护费、掳人勒索,有一次还乘潮袭击金门岛的大担岛官军,抢走6门铁炮。他还攻掠台湾,自称“镇海王”。鼎盛时期蔡牵聚众万人,有船百余艘。 《定海县志》记载,嘉庆七年,清廷派李长庚到福建督造大舰“霆船”30艘,配铸大炮40余门,专门对付蔡牵船队。嘉庆八年,蔡牵盘踞三沙,得到沿海渔民、商民的支持,大造巨艇,还装上“蛮夷”的大炮。嘉庆十一年,清廷调动闽浙两省水师和两湖、两广及四川、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兵力协同“围剿”,蔡牵一再失利,最后只剩战船30多艘,撤回闽浙沿海。 双方战舰均系福船 台北故宫曾复制出模型 鲜为人知的是,清军水师的主力战舰“霆船”和蔡牵的巨艇,其实就是福船,名为“同安船”。 泉州海交馆相关人士介绍,“同安”指的是同安一带,船不一定是在同安造的。“当时造船场遍布晋江至惠安沿海一带,如城东后山、后渚、东海法石和城南车桥、新街,晋江石湖、东石,石狮祥芝井仔山、永宁梅林澳,惠安崇武等地”。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就曾根据院藏的两张军机处奏折附录,成功复制出“同安船”的模型船。台北故宫博物院还专门就此制作了3D纪录片《再现·同安船》,详细介绍这一中国古帆船的风貌和历史意义。 原来,“同安船”全名为同安梭船,因在泉州府同安一带被民间广泛使用而得名。19世纪初,由于日渐频繁的海盗问题,清廷在江南沿海、台湾和澎湖编制水师,建立“同安船”舰队,成为外海水师的主力。与此同时,“同安船”也被民间广为利用。但后来“同安船”因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先进战舰,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清廷弃用。 1809年8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连续交战,遭清军围攻,寡不敌众,发炮自裂座船,与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而死。听到他的死讯,紫禁城里的嘉庆皇帝松了一口气,写了一条很长的御批。 “虽然最后这场战争不在泉州湾海域,但十几年来,双方船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或许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历史遗产……”该文史工作者表示。 相关链接 蔡牵藏宝的传说 有关蔡牵的传说十分丰富。蔡牵在海上经营了十余年,自号“镇海王”,掠夺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传说他因怕贼偷,把珠宝藏在马祖的偏僻小岛或山洞中。现今,台湾马祖还有一首藏宝谜:“吾道向南北,东西藏地壳。大水密卖着,小水密三角。酒樟十八缸,一缸连一缸。谁人能得到,铺路道连江。”据传,若有人能解开此谜者,就可找到蔡牵藏宝的地点。 同安船 船体如梭形、航行快速,由于闽浙地区海盗所使用船只必须出洋赴台湾、广东等地,海盗拥有可航行远洋的大型船,例如泉州建造的同安梭,坚固又结实。嘉庆二十二年,福建省造船厂承造的“集字号”大同安梭船,可搭载50名舵工及水手。 |
- 2016-08-06揭秘泉州水下考古:四组队员接力 下潜在30米内
- 2016-08-04探寻那些沉没在海底的故事 泉州启动水下考古重点调查
- 2016-07-29泉州将启动水下考古 采用声呐探测扫描或下水探摸沉船疑点
- 2015-06-02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瓷片 判断产自德化窑系
- 2015-05-26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发现多处古代沉船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