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国保”南安中宪第启动大修 方案获批资金到位

2016-08-19 08:46:00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争取明年修好

南安中宪第古厝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南安中宪第古厝,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约280年历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宪第历经岁月洗礼,存在屋面漏雨严重、木构件糟朽严重、违章搭建杂乱无章、墙体局部坍塌倾斜等问题,部分建筑几度面临坍塌危险。

昨日,记者从南安市文物保护中心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安中宪第修缮工程(修订稿)》日前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争取明年修好这一宝贵的古厝建筑群。

【现状】 蚁蛀雨水侵蚀 中宪第糟朽残损严重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红砖白石的中宪第古厝建筑群安静地坐落其间。

清雍正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人兴建中宪第,历经十二载建成,共有112间。古厝建筑群,总面积77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五进宫殿,附设书院、演武厅、梳妆楼及花园,至今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作为闽台交流的见证,作为中国古建筑的名品,如今的中宪第却面临诸多问题:

因屋面漏雨和白蚁侵蚀,中宪第的木构件、木构架糟朽严重,且有不同程度的歪闪、局部构件脱榫;屋面局部生长草木,屋顶瓦件酥松易碎、吸水性较强;雨水大面积渗入椽板表面,椽板严重糟朽、地砖破损;墙体局部有坍塌、倾斜。此外,各建筑的装修、地面、墙面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有些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改变了现状,还有些部位改变了原材料、原形制。

工人在拆除乱搭盖(资料图片,郑新新提供)

【保护】 多次维修整治 清退租户拆除违建

除了部分梁木腐蚀、屋顶塌方迹象外,古厝里的一些房间,原本住着租户。上世纪90年代,石井工厂多,江西、四川等外来务工人员开始租住在中宪第,部分郑氏后人把自己拥有的或者海外堂亲代管的房间出租出去。最高峰时,除了几户当地人士,有数十户外地租客共上百人居住。

2011年起,记者曾数次走访中宪第。由于古厝内没有卫生间、洗浴间和厨房,租户直接用挡板把天井和走廊的空间隔开,设置卫生间和厨房,有的则在廊道间设立几个灶台,导致红砖墙被油烟熏得发黑。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多次维修整治,劝离租户,清理杂物,但并不是很彻底。2012年,南安文管部门曾提出要“修旧如旧”,确定修补方案;2013年,南安文管部门修补中宪第门厅和演武厅等部分古厝;石井社区居委会也曾多次添置消防设施,改善电线杂乱无章等现象,以消除火灾隐患。

去年,南安石井社区居委会贴出通知称,为配合中宪第维修工程,要求租户迁移搬离,并对租户发放相应的补偿金。“这次的清理力度加大,因此绝大多数租户已搬离古厝。”石井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郑新新表示,此后社区着手打扫环境卫生,拆除违章搭建,目前违章建筑已经拆除过半,只剩小部分石头和土堆尚未清理。

违建如今已被拆除清理大半(资料图片,郑新新提供)

古厝内仍存在不少违章搭盖

【抢救】 方案已获批复 将整体修缮古建筑群

日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安中宪第修缮工程(修订稿)》正式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且国家已下拨维修专项资金。

方案要求,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中宪第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在维修过程中以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要求新旧材料均应进行防虫和防腐处理。

在确保维修范围内一切文物安全的基础上,施工队伍将按要求修缮中宪第的主厝、后落、演武厅、万化堂、书轩等。届时,主厝两侧房间地面破损部分将得以更换,并按原形制地砖,重新铺上红斗底砖;破损墙面将被封堵上,大厅、中厅前廊后期改建的墙体也将全部拆除;全部屋顶瓦面重新揭瓦,并补配缺失残损的瓦件。后落、西护厝、西重护厝、万化堂、书轩等,均将对其地面、墙体、大木构架、屋顶瓦片等进行相应的修缮。而演武厅已全部倒塌的西护厝,暂不恢复,但遗址将被保护起来。

南安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小川介绍,目前修缮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资金也已到位,“现在正有序推进修缮工程的前期工作,我们正与业主单位协调沟通,并着手进行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据透露,中宪第修缮工程已正式启动,争取明年修缮完毕。(记者 张素萍 文/图)

“方案获批 280岁中宪第将修缮”

南安中宪第启动大修 正进行招投标 争取明年修好

中宪第正式启动大修,将告别“伤痕累累”。

去年5月30日,本报报道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中宪第的维修立项经国家文物部门同意,将进行修缮(详见本报2015年5月30日相关报道)。昨日,记者从南安市文物保护中心获悉,中宪第正式启动大修,国家拨付的资金已到位,修缮方案敲定,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争取明年修好。据悉,修缮的前期工作开展顺利,中宪第的大部分违章建筑已被拆除,大部分租户已搬走。

□本报记者 黄墩良 实习生 欧阳雅慧 通讯员 郑新新 文/图

现状 历经数百年“伤痕累累”

中宪第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东路,系清代雍正年间南安石井人郑运锦经商致富后开始兴建,历经祖孙三代完工。几年前,中宪第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中宪第“伤痕累累”。据了解,中宪第因严重的木构件糟朽和屋面漏雨现象导致破坏严重,屋面局部生长草木,瓦件酥松易碎,吸水性较强,雨水大面积深入椽板表面,导致椽板严重糟朽,望砖破损;木构架多处糟朽严重,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歪闪,局部构件脱榫;墙体局部有坍塌、倾斜。此外,各建筑的装修、地面、墙面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损。

此前记者探访时,庭院杂草丛生。

方案 8处建筑纳入修缮工程

“中宪第存在的各种问题,早就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南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杨小川介绍,经申请争取,国家文物局对中宪第的修缮进行立项,并批准了修缮方案。

《修缮方案》称,中宪第占地总面积778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其中主厝建筑面积约1178平方米,后落建筑面积约638平方米,东护厝建筑面积约为466平方米,西护厝建筑面积约466平方米,西重护厝建筑面积约486平方米,万化堂建筑面积约142平方米,演武厅建筑面积约646平方米,书轩建筑面积约345平方米。此次修缮工程所涉及现存古建筑以及附属建筑共8处。2013年年初,主厝一进即门厅进行修缮,本次工程暂保留门厅现状。

据悉,本次工程的性质为修缮工程,局部落架维修,解决屋面漏雨和木构件糟朽严重等问题,即重做屋面,修补残损构件,纠正违建的部分,保持中宪第的完整和健康状态,尽可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延续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清理后,庭院焕然一新。

修缮 争取细节尽善尽美

“修缮方案已经敲定。”杨小川介绍,争取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主厝:主厝门厅(第一进)于2013年进行修缮,地面情况良好,保留大厅及前廊地面砖,更换大厅及前面破碎斗底砖;更换两侧房间地面破损部分,揭除后作六角地砖,按原形制地砖重新铺上红斗底砖;剔除杂草,归安条石地面,更换中厅及前廊破碎斗底砖。台明(台基露出地面部分)裂缝处用当地传统石材黏结材料补粘牢固;剔补主厝墙面风化和破损红砖,拆除东西山墙后开窗,进行封堵并恢复墙面原貌;拆除后檐墙拉架电线,由相关部门按照规范统一组织实施电力设施规划部署;拆除大厅、中厅前廊后期改建墙,恢复东西回廊,修补各处破损边壁;更换或修补大木构架糟朽构件,对新旧材料进行防虫、防腐处理;全部屋顶瓦面重新揭瓦,补配缺失残损的瓦件;拆除所有后做的隔扇、门窗,参照现有留存的样式以及同地区同时期同功能同等级的门窗形制予以恢复。

后落:更换台明和地面地砖,剔除杂草,清理水沟,重新归安条石地面;剔除后落前天井堆积的杂物、杂草。

演武厅:演武厅的西护厝已全部倒塌,修缮过程中只清理杂物,暂不恢复,但遗址将予以保护。

工人拆除违章建筑

原则 修复不改变文物原状

记者了解到,按照方案,修缮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中宪第建筑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在维修过程中以本建筑现有传统做法为主要修复手法,对于近期改变原装的做法和工程上的错误做法,也将在维修中予以纠正,恢复原貌。

这次修缮,将尽可能多地保存旧有建筑材料,尽可能多地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做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要求新旧材料均应进行防虫和防腐处理。

施工前,相关单位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文物保护措施,确保维修范围内一切文物的安全。在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和施工验收规范下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均将从文字、图纸、照片甚至录像等予以详细记录,留取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昨日,记者回访发现,修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大部分违章建筑已被拆除,大部分租户已经搬走,原先杂草丛生的院落已经清理干净。

南安中宪第

南安中宪第,又名“九十九间”(实际为112间)。由于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除皇亲国戚外,官员和庶民建府第都不能超过100间,因此落成后,主人佯称九十九间。古大厝以五大殿为中轴线,从宅前至宅后共有五个大门,东侧附有护厝一条,西侧附有护厝二条。从护厝西面走去,是个大花园,包括书房十二间、上下两大厅、演武厅、梳妆楼、月亮泉、九曲桥、水榭、亭阁、假山、鱼池等。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批郑家军留居宝岛垦荒耕田。清朝雍正年间,石井海商郑运锦建船队于台湾开设“勃兴行”,发迹后用银两买到“中宪大夫”官衔时,在台湾采购优质杉木运回石井兴建“中宪第”。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