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安装工在烈日下作业 (林劲峰 摄)
本报讯(记者 吴志明 实习生 陈钰滢)连日来,泉州持续遭遇高温“烤验”。有网友戏言:“躺在床上是红烧,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是清蒸,出门是烧烤,到游泳馆被水煮,回来路上被生煎,回到家里还要回锅。”那么,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市民在生活起居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高温天气对农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昨日,记者进行了走访,并采访专家了解应对举措。
高温不退,风扇等家电成了人们消暑的利器。 (林劲峰 摄)
突发 小伙跑步晕厥 竟是重度中暑
15日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重症医学科来了一位患者,被送来时,该患者处于昏迷休克状态,肢体抽搐,双眼上翻,体温居高不下。经检查,医生确诊患者患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经过数小时的抢救,患者才转危为安。据了解,患者李某来自北方,今年不到30岁,近期刚到泉州参加培训。当天下午,他参加跑步活动,没想到跑到第五圈时,突然晕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玉琪表示,中暑常发生在高温、湿度较大和无风的环境中。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为严重的类型,病人会出现高热、头痛,甚至产生低血压、心律失常、身体抽搐、意识不清。热射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致人死亡。
走访 市民“全副武装” 动物防暑降温
昨日8时许,记者在中心市区刺桐路上看到,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都穿着防晒衣、头戴头盔、脸上戴着口罩。市民王女士还戴着墨镜,她表示,这种天气不“全副武装”怕被晒,装备配齐了又憋得难受,“出门真是需要勇气啊。”在刺桐路与东湖街交叉路口,园林工人肖阿姨正在对这里的绿化带进行浇水,她表示,最近几天持续高温,她们加大了浇灌的频率,以防这些花草枯死。
昨日11时许,在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在建工地旁,工人黄师傅跑进附近的一家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喝了起来。“实在太热了,一会就一身汗,早上带的水已经喝完。”昨日15时许,在中心市区祥远路一家餐馆门口,工作人员趁着空闲拿着水管正在对店门口的地面洒水,以此降温。
昨日11时许,记者来到东湖公园动物园,在小熊猫“家门口”,铁笼子底下一个大风扇正呼呼地吹着。其间,动物园管理员孙伟国打开笼子旁边的水龙头开关,凉水从铁笼子上方水管的小孔中喷洒出来,犹如雾气一般,经过风扇一吹,一阵凉意袭来。孙伟国表示,动物园里共有30多种动物,小熊猫、白虎、袋鼠、羊驼等动物比较怕热,他们就采取吹风扇加喷水的方法给它们防暑降温。“去年用冰块降温,但冰块一个小时就融化了,今年我们结合实际采取喷水的方法给动物降温。”他说,如果不降温,动物也会中暑。而在洛江的海丝野生动物世界里,小熊猫、黄尾狐猴的住处都装上了空调。
骄阳似火,男子出门也会做好防晒工作。 (林劲峰 摄)
天气 连续发布预警 高温还将持续
昨日16时55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是气象台连续六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据介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昨天白天泉州市仍维持高温晴热的天气,气温一路飙升,午后部分乡镇最高气温达37℃以上,德化水口甚至达到40.4℃。预计未来几天泉州市仍将维持晴热天气,气温较高。
“今年的高温天气和往年相比具有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温度较高的特点。”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21日,泉州市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共80个区域气象监测站超过38℃,以安溪县官桥镇的40.3℃为最高。23日泉州市也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共56个乡镇(街道)超过37℃。
据了解,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称为高温,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或高温酷暑)。泉州每年雨季(5~6月)结束后(大约在6月下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就开始加强西伸,泉州市正是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这就是泉州市7月份出现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
应对 衣食住行有讲究 可常备防暑药品
面对酷暑高温天气,市民该如何应对?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廖立行建议,市民要适当调整作业和出行时间,尽量避开在10:00—14:00这一高温时段作业或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最好携带清凉的消暑饮品。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的衣服,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佩戴必要的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如果皮肤出现红肿等症状,应用凉水冲洗,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要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者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廖主任提醒,市民忌受热后“快速冷却”。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电扇空调,或立即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此外,在高温天气里,市民在饮食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要多吃黄瓜、丝瓜、冬瓜、苦瓜、西瓜等凉性蔬菜和水果。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医师林金朝建议,市民可以常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菊花、金银花等。
在海边,游客玩“沙浴”游戏,消暑度假。(张九强 摄)
车辆 应做好日常检查 遇自燃冷静处置
高温天气下,车辆自燃的现象也不断增多。15日16时08分,在沈海高速泉港区路段,一辆货车着火;15日13时许,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南北主干道处,有一辆小车发生自燃;16日14时许,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一洗车店内,一辆小车发生自燃……据消防部门相关统计,每年6月至9月,是汽车自燃事故最为集中的时节。
消防部门提醒,炎炎夏日,车主可购买遮阳板,避免阳光直射仪表台;也可贴隔热膜,这样能有效防止车内的人被紫外线照射,还能保护汽车内饰。车主要做好爱车的日常检查工作,不要轻易私自改装汽车,最好不要在车内吸烟,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塑料瓶、充电宝等易燃易爆物品,不要让车子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同时应该在车上配备灭火器。一旦发现汽车自燃,在可控的情况下可自己灭火,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打开前引擎盖之前,应先把灭火器准备好,因为打开引擎盖时会造成空气对流,引发火势。如果火势较大,就应该弃车逃生,并求助消防部门。
农业 保证水分供给 减少阳光直射
持续的高温天气,同样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建议,农民朋友应适时灌溉,这样不仅可达到以水调温的目的,也能保证作物的水分供给,减轻高温危害。成熟稻田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晒,确保颗粒归仓;对处于秧苗期的晚稻,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也能防止高温灼苗和缺水死苗;可采用根外施肥,增强作物(水稻等)抗高温能力。
该技术人员提醒,气温过高还会导致蔬菜水分大量蒸发、产量下降,可采取搭棚、洒水等措施,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对果园可采取灌水、喷水降温或遮阳覆盖等措施,降低温度,防止水分蒸发,减轻高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注意加强蓄水工作,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高温天气下,农民朋友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避免中午前后在田间劳作。
路上不少行人裹得严严实实(林劲峰 摄)
相关报道>>>
高温“大魔王”开启超长待机模式 德化水口昨达40.4℃
过去的几天,泉州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感觉热到炸裂?没错,因为高温“大魔王”已经开始它的表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昨天白天泉州市仍维持高温晴热的天气,气温一路飙升,午后部分乡镇最高气温达37℃以上。预计未来几天泉州市仍将维持晴热天气,气温较高,提醒大家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有人说: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心中的梦想!在这三伏天里,恐怕连梦想也变“焦”了,只有窗外那亮闪闪的阳光和阵阵的蝉鸣声才能让你“吓”得从床上跳起来:“又是炙烤难耐的一天!”强大的副热带高压一来便赖着不肯走,于是晴热高温的天气便成了近期的主旋律。当然,这也是大暑节气里,该有的天气现象,像是23日午后,泉州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5.5℃,南安更是高达37℃,个别乡镇甚至超过39℃。
泉州市气象台预报员分析,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昨日市区午后34.9℃,安溪37.4℃,而位居泉州地区24小时最高气温排名第一位的是德化水口镇,达40.4℃!那么这是不是入夏以来的最高温呢?记者昨日在泉州市气象台查看数据发现,今年入夏以来,市区的最高温为37.2℃,出现在本月的21日,当天南安最高气温38.5℃,安溪的官桥镇达到了40.3℃。
泉州市气象台7月24日16时46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25日白天泉州市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可达37℃~38℃,局部超过39℃。请注意防范高温! 接下来的整个8月,各地区都将逐步成为副热带高压的舞台,没有最热,只有更热!根据泉州市气象台的预报,未来几天,高温酷暑仍然是天气主体,大家防暑降温的工作不可松懈,夏日里,游泳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喜欢到海边游玩的朋友,如果不想皮肤晒伤的话,适当涂上防晒霜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段时间泉州的高温将是常态,接下来的每一天高温都“排队候场”,在骄阳似火下,气温直线飙升,全市几乎沦陷在“火炉”之中。不过,纵然高温有千万种不好,但它还是赐给了我们蓝天、白云,以及美丽的晚霞。这几天的泉州朋友圈的天空“摄影大赛”,你参加了吗?
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25日 多云,26℃~35℃,微风
26日 多云,27℃~35℃,微风
27日 多云转晴,26℃~35℃,微风
28日 多云转晴,26℃~35℃,微风
29日 多云,26℃~35℃,微风
30日 多云,26℃~34℃,微风
31日 多云,26℃~34℃,微风
相关新闻
四个台风生成 对泉州暂无影响
23年来西北太平洋首次4个台风并存
截至7月20日,2017年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严重偏少偏弱,历史少有。从数量上看,7月20日之前只有4个台风生成,比常年平均(6.6个)偏少近40%。
和台风异常疲软相对应的,是副热带高压的异常肥大。道理很简单:太平洋就那么大,副高太肥,台风就瘦了。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从2017年4月开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持续、大幅度偏大。那1到4号台风都好似沙漠里的短命植物,在副高打盹、下沉气流稍有减弱时倏忽发展,快速消亡。但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倒的“恒强”势力,副热带高压也一样。7月中旬,经过多日暴晒,太平洋海水温度飙升,对抗副高的大范围上升气流,已经有了足够的海洋基础,所以7月21日凌晨至22日下午,短短的34个小时内,今年第5、6、7、8号台风相继生成。这是23年来西北太平洋首次4个台风并存。
然而,这4个台风里,一个能打高温的也没有。今年第5号台风“奥鹿”、第6号台风“玫瑰”不会影响我国,第7号台风“洛克”(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23日9时50分在香港东北部沿海登陆,8号台风“桑卡”预计在海南三亚至陵水一带沿海登陆。而对泉州而言,暂时没有影响。
(杜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