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高墙外的重生之路
社区矫正人员正在参加电商培训课程
“犯罪被判刑后,我曾产生轻生的念头,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后,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开起网店,生意越来越好……”在安溪,阿辉(化名)说,是社区矫正让他重生。
其实,重获新生的远远不止阿辉一人。从2006年开始在丰泽区试点、2011年在全市铺开,泉州市的社区矫正工作至今已走过了11个年头,数万人在接受社区矫正后,重新走上学习、生活、工作的正轨。
□本报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张碧鸿 苏建发 郑建发 张凌智 文/图
重生篇
故事一:因人“施矫” 缓刑犯成茶老板
“没有你们司法所工作人员多年来的帮助、支持、引导,就没有我现在这个茶厂。”李某图站在他的茶厂前感慨着。在永春,李某图是有名的制茶师和茶厂厂长,拥有茶山基地100亩,每年出产茶叶10多吨。
时间倒回2013年6月14日,彷徨无助的李某图到永春某司法所报到,他因犯非法买卖枪支罪被永春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我才35岁,人生从此充满了灰色。”那时的他,情绪格外低落,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毁了。因自卑心重,他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于李某图的情况,司法所工作人员了如指掌。出事前,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学做油漆,之后承包15亩的茶园,自己管理。因制茶技术欠缺,当时他只卖茶青,利润低下。由于法律意识淡薄,2012年12月,他购买自制火药枪用于打猎,触犯了法律,被判缓刑,矫正期自2013年6月14日至2017年6月13日。面对李某图,司法所因人施“矫”,为他奉上一道茶叶发展“套餐”。
李某图对着司法所提供的主意,虽然眼前一亮,但随即暗淡地说,“我现在还是个犯人,平时出不了远门,想学习制茶技术没有办法,况且也没资金。”“资金的问题,我们来帮你想办法!”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回答,给了李某图一颗定心丸。在司法所的帮助下,经过协调,李某图到镇农村信用社进行小农贷款15万元,为后期发展做好资金准备。不仅如此,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利用自身人脉,邀请茶叶专家给李某图的茶叶生产会诊把脉,传经送宝。这些专家包括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茶学院客座教授陈老师,茶叶高级工程师康专家等,镇里的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师、镇科协的专业人员也时常上门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在茶叶专家的引导分析下,李某图改造扩种永春佛手茶叶。此外,司法所鼓励李某图建立自己的茶厂,承包村里的茶园,进行品种改造,从原来经营15亩茶山到现在的100亩。通过结合“互联网+茶叶”的新模式,李某图的茶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链条。几年来,李某图的生意越做越大,利润越来越高,他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我准备近期开一个茶叶生产培训班,把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茶农。”李某图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没有司法所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这几年是我至今过得最有意义的时光!”
心理专家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故事二:转变思想 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如今,阿莓(化名)的电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曾几何时,她还给自己贴上罪犯的标签,对生活充满迷茫和失望。巨变,来自于她接受社区矫正时,司法所给予她的帮助。
阿莓的老家在安溪,因犯诈骗罪,她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2013年12月20日开始,她在当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教育。刚接受矫正时,阿莓因为丈夫也犯诈骗罪在监狱服刑,自己要独自照看家中老人和小孩,生活比较困难,思想波动很大。每次到司法所参加学习或活动时,她的情绪都很低落,总是回避人群。
司法所领导和矫正工作者得悉后,与阿莓促膝交谈,她在思想上因此有重大转变。2015年10月,阿莓参加了安溪县司法局组织的为期三天的社区服刑人员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课。培训后,阿莓深受触动,萌生了开设淘宝店的想法。但因身份的关系,她对创业有所顾虑,在与司法所工作人员沟通时,大家都鼓励她放下思想包袱,同时,为她出谋划策。
为了能把网店开起来,阿莓又自费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电商培训。她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并根据自身实际及所拥有的资源,在电商培训老师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开设自己的淘宝店,在网上销售安溪铁观音茶叶。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她从以前的诈骗犯成功转型成为一名淘宝店主。由于诚信经营,她如今拥有了一批稳定的顾客,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不再为生活担忧。经营至今,她的淘宝店收入已达10多万元,并且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目前,她又拓展了微信微店卖茶的途径,生意越来越红火。
“非常感谢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帮助,有了他们的支持,即使是在社区矫正期间,我依然能够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阿莓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社区矫正人员接受队列训练
故事三:通过经历 劝说矫正对象配合
“失去自由的人,才知道自由有多么珍贵,你们千万得好好珍惜能自由呼吸空气和享受阳光的日子……”老林(化名)语重心长地对两名被判处缓刑,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说,“千万得好好接受矫正改造……”
老林是晋江人,今年60多岁的他,曾经因犯罪在2010年被判刑6年,因在监狱表现良好在2014年假释。按照规定,假释后的他回到晋江原籍,还得接受社区矫正。“说真的,我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老林并不避讳过去,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以为走出监狱了,就是完全自由了,怎么还得接受矫正,接受再教育呢?”刚开始的几个月,他对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安排,总是能应付过去就应付,根本没上心。
看到老林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找他谈心,“虽然你已经假释了,但实际上刑期还未满,得到社区接受矫正,这是一种宽大处罚,让你在家的地方能接受再教育,是一种相对自由的再教育……”经过几次的谈话,老林的心扉慢慢打开,他明白了社区矫正的好处。想到在监狱里那种见不到亲人的日子,他终于明白了司法部门对他的宽大处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很好地配合了司法所的矫正安排,有学习安排,他经常是第一个到达。更难能可贵的,他发现身边有些刚接触社区矫正的人员的想法跟他当初一样时,总会当起“老师”,把自己在监狱服刑的亲身经历,讲给这些矫正对象听,“你想到监狱服刑,过着那种见不到爹娘的日子吗?你想过着失去自由的日子吗……”老林切身的体会和丰富的经历,让这些矫正对象思想上有了深刻变化,积极参加矫正改造。
去年年底,老林的矫正期满了,成了自由之身。不过,他还是闲不下来,村里有两名因为醉驾被判处缓刑的村民,需要接受社区矫正。他们刚开始难以接受这一现实,觉得很丢人,对司法所安排的教育课程较为抵触。知道这一情况后,老林主动上门找他们谈心,让他们好好接受改造,“否则进了监狱,你就会后悔了……”在老林不厌其烦地劝说下,两位矫正对象变得很配合社区矫正了。
“现在我很享受自由的日子。”老林说,他平时在堂亲的一家工厂帮忙,还可以照顾长辈,一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相关部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技能比赛
管教篇
社区矫正管教工作不断提升
近日,惠安的社区服刑人员阿振(化名)戴上了电子手(脚)环,这种手环能及时定位,司法所在后台终端可以随时了解他所处的位置,只要他超出管控的范围(惠安辖区),后台终端就会报警。
“按照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只能在当地活动,要到其他地方去,必须报备,否则视为违规。”泉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社区服刑人员要携带有定位功能的手机,但有些人却将手机关机甚至交给他人保管,自己偷偷到其他地方去,给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而这种手环戴到社区服刑人员身上,他们要脱下来就很难了。
科技在进步,社区矫正管理也在提升。目前,泉州市加大信息化科技手段在工作中的应用。探索互联网+社区矫正,利用现有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手机APP,开展人员定位、轨迹跟踪、人脸识别;通过进一步强化市、县、乡“三级”手机定位管控机制运作,提高手机定位频次,建立健全定位手机抽查情况通报制度;推广社区服刑人员电子手(脚)环应用,确保全市社区服刑人员配备率不低于5%,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全部配发使用;不断升级科技管理手段,实施信息化监管教育,开展网上执法检查、网上工作考核,提高工作效能。
此外,全市还将进一步推广泉港区社区矫正监管网格化试点做法,各县(市、区)要积极主动协调综治办等部门,将社区服刑人员逐步纳入网格化管理,依托社区网格落实日常管理、学习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帮扶等工作。要进一步扩大网格化试点范围,年内全市网格化试点乡镇覆盖面要达30%以上。有条件的县(市、区)司法局争取与所辖司法所视频联网,强化对司法所的网上监督指导。
创新篇
晋江试水政府购买矫正服务
从去年开始,晋江市司法局开始试水政府购买社区矫正非执法类服务。“我们先从陈埭镇等几个地方试点。”晋江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把矫正非执法类服务交给专业机构做,比起我们自己而言,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更加凸显。”
该人士坦言,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具备各类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才能取得更好的矫正实效,现有工作人员以司法助理员和司法协理员为主,无法满足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社区矫正非执法类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人员不足、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更好地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责任的落实、工作成效的提升。
目前,服务项目主要有五项:心理矫正服务、再犯罪风险排查与矫治、集中教育学习服务、组织社区服务、其他类服务(依托中介机构开展其他社区矫正非执法类服务)。
以心理矫正服务为例,中介机构委派具有丰富经验和具备执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活动。包括入矫时的心理状态测评、矫正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回访、心理问题严重人员的个别矫治、心理辅导团辅活动等。“社区服刑人员到社区报到时,中介机构马上就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通过对话和做心理测试,以确定他们的心理现状,再根据测试结果,对症下药。”晋江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介机构的心理测试人员都是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组成,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他们测试得出的结论可信度高。
司法局对中介机构的服务进行监督和不定时检查,若做得不好,要扣除相关的合作经费。“通过半年多的运作,我们认为,购买这些社会服务是值得的,他们做得比我们更为专业。”晋江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政府购买非执法类矫正服务将在其他街道铺开。
晋江的创新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重视。泉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总结推广晋江市工作经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法治教育、心理咨询等非执法类的社区矫正服务项目。
相关链接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
社区矫正实施的最初原因是为缓解监狱罪犯过多而产生的压力。其目的是通过政府、社会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并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其非监禁刑罚的性质可以使其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并在政府、社区、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亲人的帮助下能更好适应社会并且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2003年全国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试点,至今已取得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