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惠安雕艺,距离卡拉拉有多远

2017-11-13 08:02:41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一个在遥远的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省卡拉拉市。

一个在中国东南沿海,以惠女风情著称的惠安县。

两地相隔万里,分属海丝东方起点与西方终点。卡拉拉是世界雕塑胜地,雕塑家们的精神故乡;惠安则是中国南派雕塑特别是石雕的代表。9日至12日,两座城市因石结缘——20名意大利卡拉拉艺术家携38件石雕作品,亮相惠安国际雕艺文化博览会;35名惠安本地艺术家则用54件杰作迎接客人。

正所谓,棋逢对手。交流,碰撞出火花,也留下一串串思考。

卡拉拉:寓美于抽象

卡拉拉以盛产大理石闻名于世,“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即采用卡拉拉大理石,创作了举世闻名的雕塑杰作《大卫》。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说,全世界的雕塑从业者、爱好者,都希望拥有一块卡拉拉大理石,创作属于自己梦中的雕塑。

9日在惠安鼎立艺术馆亮相的这些卡拉拉大理石雕塑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代欧洲现代派雕塑的特征。简洁,抽象,大部分貌似无主题,却能表现人类生存的忧思、困惑、焦虑、兴奋、爱与期盼等种种微妙的哲思和情怀,令国内同行耳目一新。

“卡拉拉艺术家的创作很纯粹,不是主题先行,而是让石材的形体直接诉说。”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乐说。

卡拉拉美术学院创建于1757年,现任院长马萨里教授即当代著名雕塑家。他的作品《流星》,由黑色大理石构造,仿若浑圆天体,其上两黑点状若黑蝙蝠,勾起观者对宇宙时空的苍茫莫测之感。另一件白色大理石作品,上下两壳若双唇,中间似有似无盘绕着些芽结,如河蚌含珠,造型极简却隽永别致,令人回味无穷。

透视其他卡拉拉作品,亦以无形、抽象、简约、纯粹见长。大理石与简单的生铁插件,即开辟出一片思想花园。如人物雕塑,善于以风的衣袂等大写意表现,面部则小到几可忽略不计,作品《托斯卡纳女孩》的长裙从脖子飘逸至足部,用大理石天然的纹理、色彩,衬托女孩丰满美丽的神韵……

惠安雕艺:从传统走来

在卡拉拉雕塑十足的现代味面前,惠安雕艺从另一端发力,展示了强大的传统力量。要知道,从古老洛阳桥到集美鳌园,从鼓浪屿郑成功雕像到长沙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再到美国华盛顿广场矗立的马丁·路德·金大型雕像……皆出自惠安能工巧匠之手。

纵观上述石雕名作,无不以形象逼真、神韵饱满、技艺精绝见长。鲜明的主题、满满的正能量,让它们矗立成一道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令游客纷至沓来。一代代工匠把雕刻技术升华到巧夺天工的境界,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惠雕成就有目共睹,“世界石雕之都”的招牌,名副其实。在惠安,马萨里反复表达了类似的赞叹,他说:“一座小城,一群民间艺术家,把石雕艺术玩到巅峰造极,真是不可思议。”

但论及短处,也不是没有声音——过于写实,过于强调技术,使石刻作品,未免留下一些局限性,想象、回味的空间自然变少了。广州美院教授黎明说,惠雕题材相对单调,大部分以佛教人物为主,观音、如来、弥勒、达摩等,几乎是1000多年来永恒的主题,似乎难以跳出传统雕刻的题材范畴。他认为,这有待新一代艺术家去超越、去开拓。

在这次展览中,惠安年轻的艺术家已在题材、主题的拓展和手法的创新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如,陈尾强创作的三件花岗岩仕女雕塑,在保留人物古典意味的同时,形体、线条都十分简约流畅,结构颇具现代感;王向明创作的《大地》,以镂空雕法刻画蚂蚁群像,传递出芸芸众生与大地密切的相依关系。其他作品也纷纷尝试在传统与现代中获得新的艺术平衡点,既有中国南派雕塑艺术的痕迹,亦有现代思维的影子,创意中仍带着中国传统的烙印。

交流互鉴,善莫大焉

面对东西方艺术家同台“打擂”,业内众说纷纭,但对于交流本身,都持肯定的态度。

曾成钢说,卡拉拉和惠安的雕塑各有特点,都呈现了自身的风格风貌。卡拉拉的视野、思维、创意,代表当代世界先锋艺术的追求,但现实生活元素相对缺乏。惠雕精湛、传神,格局宏大,产业化程度高,是其立足之本、影响力之基。他认为,两地同馆展示是一个创举,构筑了东西方艺术对话、交流的平台,二者相互碰撞,将产生新的艺术火花,给人启迪,善莫大焉。

马萨里院长也高度肯定惠安雕塑的神奇。他感动于惠安街边无处不在的石雕。“这是一个真正的雕塑王国,几乎全民参与,惠及千家万户。不论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他们的执着,无不令人感动。”

鼎立艺术馆创始人王向荣,是当代惠雕艺术创新的探索者、先行者之一。他十几岁跟随父辈学艺,后赴广州美院学习学院派雕塑思路、技法,回乡后创办艺术馆,多次发起举办名家雕塑展,形成惠安艺术创新的一个桥头堡和策源地。在他看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雕刻家,总希望把最美的意象、创意留给世人,这次和卡拉拉学院的联展,他希望给双方艺术家架起相互学习的桥梁,一起探索构建更加美好的雕塑艺术王国。

艺术评论家“布楚老刘”则这样解释本次联展:“新的时代,会形成新的思维认知、新的知识结构以及新的运用工具,这些新的认知、新的结构与新的工具,又必然会被时间组成新的文化形态,从而构筑新的时代。一切的来源,都是创造力。”

■记者手记

距离,无碍共进

从晋人衣冠南渡,把中原雕刻艺术带到南方,惠安石雕就生根发芽,至今已经历1700多年历史风雨,形成了中国典型南派雕塑风格。新世纪以来,惠安石雕努力从传承中开拓,本次国际雕刻博览会就是一次创新借鉴的大胆尝试。

惠雕与当代西方雕艺的最大差别,在于艺术家的视野、思维及创意表现上。是否应该坚持主题先行,是一个专业话题。但观念与表现的差异,源于历史与现状。作品的优劣,不应以传统或现代简单论高低,更不该以现代元素之多寡,评判艺术的价值。毕竟,文明贵在互鉴,文化提倡多元。

从这个角度看,惠安与卡拉拉的距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东西方艺术家走到一起,在交流中实现共进,在碰撞中产生新的创造力。把卡拉拉引进来,不仅让惠安人了解世界,也让惠安雕艺懂得如何走向世界,塑造出无愧于世界石雕之都的精品力作。惠安石雕曾向大量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大师的群体,如今,这个大师群体无疑是惠安石雕转型提质、擦亮品牌的强劲内在动力。

诚如惠安县委书记黄文胜、县长赖清正所言的,通过与卡拉拉等国际艺术家群体的交流,让惠安石雕艺术更多地走出去,为雕艺产业带来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其走向国际化,必然起到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