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7>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主要活动 > 正文

多元文化再聚首 海丝艺术名家谈

2017-12-12 15:40:45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昨日举行——

多元文化再聚首 海丝艺术名家谈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张素萍 龚翠玲 李波玲 吴嘉晓 庄丽祥 王柏峰 文/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更以文化艺术的传播,将中国与世界相连。”“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贸易港口,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瓷器生产地。”“泉州与西安,一个是海丝起点,一个是陆丝起点,在古代世界经济商贸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在泉州迎宾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乌克兰等欧洲、美洲,以及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几十名中外专家、学者相会泉州,围绕“共享的价值——艺术在海丝文化中的多元发展”主题,纵论海上丝绸之路。演讲嘉宾分别从科技、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化等不同领域,进行主题演讲与精彩对话。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论坛着眼于“大艺术”“大文化”,以“共享的价值——艺术在海丝文化中的多元发展”为主题,下设三个分论题,分别是:“不同的创造——新海丝语境下的多种可能性”“共同的遗产——跨文化的当代诠释”,以及“多元的视觉——全球化的拓展与深化”。

◆人物专访

泉州是一座宝库 艺术创造大有可为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我曾经多次来到泉州采风,但我还没看够。”范迪安对泉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眼中,泉州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城市积淀深厚,浓缩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诸多结晶,不论是建筑、陶瓷,还是音乐和戏曲,都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内涵。范迪安笑着说,他已经很自觉地成为泉州文化的宣传员。

在论坛上,范迪安发言称,历史上,通过泉州起航远布欧洲的中国瓷器,为西方带去东方文化,丰富了西方的审美体验。“泉州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遗存,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如何将这些遗产遗存转化成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艺术产品,泉州大有可为。”范迪安建议,在这过程中,需要今天的艺术家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耕耘形成更多的艺术产品,在更广阔的海丝空间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采访中,范迪安特别提到惠安小岞美术馆。今天,“丝路山海情——中乌当代美术交流展”将在美术馆举行,展览由乌克兰21位艺术家的60余件作品和中方39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共同组成,是多年来中乌之间高层次、高水平和较大规模的美术交流活动。

“我觉得每一个来泉州的美术家都会喜欢上这里。”他说,泉州有浓郁的闽南文化特色,美术家作为在视觉上敏感的人群,一定能够感受到泉州历史人文和时代发展散发的勃勃生机,通过采风创作让泉州形象得到更广泛传播。

重新解读传统文化 打造“南音交响”

□关峡(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作曲家)

“泉州是一座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文化交融千年的城市,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关峡说,在多次来泉州的经历中,他发现泉州保留有包括梨园戏、南音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多种宗教在泉州和平共处、多种文化在泉州相互交融,使这座城市的丰富性令人难以想象。而他走在泉州街头,看到老百姓对南音的喜爱,看到舞台上下那种认真、陶醉的状态让他很感动,“原来文化和生活可以如此紧密!这在中国的城市里都是少见的,在世界范围更是罕见!”

“今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我们把南音、梨园戏、交响乐等结合起来,打造了一台与众不同的视听晚会,得到各界颇多肯定。”关峡说,在新海丝语境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交响乐创新创作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福建建立多个创作实践基地,组织十多位作曲家到厦门、泉州等地多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瑰宝,还邀约中外作曲家创作“南音交响”。

“对传统文化和交响乐进行创新性发展,这方面大有可为!”今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特邀印度裔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维杰·乌帕德亚雅创作《长安门》,这个大型交响合唱中第三乐章就是南音《出汉关》,古老的南音插上交响的翅膀,将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泉州南音艺术家蔡雅艺将与维也纳大学交响乐团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我预计国外的观众也会很喜欢‘南音交响’。”关峡很有信心,他说,“南音等传统文化通过现代人重新解释、融合、演绎,输出我们的文化内核,可以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想在泉州转一转 去看看李贽故居

□西川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教授)

“泉州文化的丰富性闻名遐迩,它还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故乡,相信李贽的思想一定得益于泉州多元文化的熏陶。”提起对泉州的印象,这个和海子、骆一禾一起被誉为“北大三诗人”的著名诗人西川,一下子便想起李贽。

西川直言,他对泉州的印象最初是来自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小时候家里有李贽的书,那时候知道李贽对孔孟之道、对儒家思想看法很独特。”他认为,李贽身上所有的文化批判、思想批判都很了不起,而李贽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他生在泉州有很大关系。

记者留意到,西川的口袋里揣着一张泉州地图。“我对泉州的历史以及多元文化究竟如何影响李贽非常感兴趣,我想去看看李贽的故居。”西川说得深情而恳切。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教授,西川对文字和语言有着天然的敏感。“某一种文化或方言的保护,有生命力才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西川直言,如今很多从事地方文化的人,对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发现不够,如此一来或将扛不住“历史洪流”,除非地方文化参与到历史发展进程中,这样才会有发展,也才能更大程度地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并继续发展。

“泉州”代表着 “阳光、开放与勇敢”

□尔冬强 (中国著名摄影师、香港中国通出版社社长)

“在我看来,‘泉州’这两个字代表一种精神,代表着中国人的阳光、开放、勇敢的精神。”说起泉州,尔冬强有些兴奋。2000年起,尔冬强耗时17年走完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实地探访了丝绸之路沿线850余个重要历史遗址。也因此,他对泉州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尔冬强告诉记者,2015年起,他驾着无动力帆船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前行,在海上航行了109天,横跨11549海里,实地察看海丝沿线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在重走丝路之前,我已经到过泉州很多次,涂门街的清净寺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他眼中,泉州清净寺有着精美绝伦的设计,恰到好处的岩石颜色,充满异域风情,令人眼前一亮,“泉州的海丝史迹遗存非常丰富也非常有特色!”

那么,为何尔冬强认为泉州二字代表着“阳光、开放、勇敢”?多年前,尔冬强在泉州的博物馆看到一面商船旗帜,旗帜上的标识是一个符号、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看到这面旗帜,就会想到古代中国人跨越海洋的身影!”尔冬强表示,丝绸作为一股柔软而坚韧的力量,曾使欧亚大陆为之倾倒。对这股力量的探索,永无止境,“希望将来有机会在泉州办一场个人的海丝汇报展,呈现我重走丝路获得的大量珍贵视觉文献资料、实物、史料以及文物,让更多人关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对传统戏曲 要有文化自信

□王仁杰(著名剧作家、福建省文史馆员、一级编剧)

“泉州梨园戏作为一个小小的戏剧种类,漂洋过海,到巴黎演出,一样能够海阔天空,引起极大的轰动。”作为泉州本地剧作家,王仁杰在昨天的论坛上代表泉州,作了《中外文化交流与戏曲的文化自信》的主题演讲。

他说,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泉州的梨园戏,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戏种之一,泉州还有提线木偶,技艺堪称一绝,足迹遍布全球。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三年前,泉州梨园剧园应邀到法国巴黎1793剧院演出,梨园戏创新节目《董生与李氏》首演结束后,巴黎戏曲界为此举办隆重欢迎酒会,该剧院经理兼艺术总监,在主演面前突然长跪不起,全场都惊呆了。“这个主演几分钟才猛醒,我看到两人眼里都充满了泪花,全场掌声雷动。”王仁杰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位老艺术家被梨园演出深深震撼,才会有如此惊人的举止。之后,泉州梨园剧团在法国的几场演出,场场爆满。

“外国人热爱并理解我们中国戏曲到这个地步,我们更应该要有对传统戏曲的文化自信。”他认为,西方戏曲是人类伟大的文化创作之一,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说西方戏曲的批判性,它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等。”

“对待传统戏曲艺术,由于年代久远,首先要及时抢救、完整传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开发,才能焕发古老戏曲的全新生命力。”他表示。

泉州古民居蕴含智慧 从中得到自然启发

□朱锫(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我第一次来泉州还是在学生时代,当时泉州古城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从中汲取了不少文化艺术的灵感。”朱锫说,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泉州古民居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历史文物,而且是浓缩了人和生活的智慧,反映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比如泉州夏天很热,但走进老民居时,院子里常凉风习习,从这就能得到一种原生态的自然启发。建筑应该回归本源,而泉州的老民居蕴含着很多智慧,我们既要保护它还要向它学习,寻找根源再创作,赋予其新的可能性。

做会“讲故事”的博物馆

本次论坛,嘉宾们贡献出了不少精彩演讲,在他们眼中,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还将不断“走出去”,将这些遗产背后的故事讲述给世人听,因此未来的博物馆要会“讲故事”,要针对观众的兴趣和特点有目的性地制订相应的宣传策略,这才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与宗旨。

★未来博物馆 要学会“讲故事”

□亚历山大·科赫(德国历史博物馆<柏林>前任主席、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

具有25年博物馆从业生涯的亚历山大·科赫教授说,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未来应更加注重对博物馆的建设与开发,进一步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举办一些有创意的展览,把泉州文化展示给全世界,“未来的博物馆,一定要学会讲故事,把过去的时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给世人听,这才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与宗旨”。

★见证古代海丝之路 参与新海丝建设

□谢小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交流通道,泉州是见证者,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国家提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时,泉州如何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沟通世界,沟通民心,参与到新时代海丝建设中,谢小铨认为,这才是更有价值的思考。

★计划建合作学校 让文化交流更有活力

□伟利奇科·瓦连京(乌克兰驻华大使馆前文化参赞、乌克兰国立建筑与美术学院院长外事总顾问)

上世纪90年代末,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敖德萨与福建省建立友好关系,从此两个区域在对外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交流上交流频繁,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乌克兰留学生来到福建。去年,乌克兰国立学术学院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展开合作,未来还计划在泉州建立一座合作学校。

★推广海丝博物馆 应针对观众兴趣和特点

□果美侠(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果美侠长期从事博物院对外宣传策划工作,她建议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除了要有富有特色的建筑“硬件”,还需要对文物藏品的后期研究推广上加大力度,针对观众的兴趣和特点有目的性地制订相应的宣传策略。

“近期很热门的《国家宝藏》就是个强强合作的范例,我们可以学到应该发挥宣传策划人员更懂观众心理、更懂如何包装推广产品,做好展览的后续沟通和推广。”

★跨文化的体验与交流 对创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马格达莱纳·希尔(美国当代艺术家)

通过马格达莱纳·希尔个人创作经历和作品的介绍,可以感受到跨文化的体验与交流,也对未来新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教和文化都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举办海艺节很有意义 期待深入了解南音

□迪迪埃·马洛安尼(法国电子乐团“太空乐队”创办人、作曲家)

迪迪埃·马洛安尼的音乐十多年前就风靡全中国,这次海艺节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他表示,很高兴能够和中国的交响乐队一起运用中国的二胡和传统的乐器来共同演奏,也希望能把他的合成音乐在舞台上呈现。

★没有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就不会有新的创造

□弗朗索瓦·米肖(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席策展人)

作为一个资深的策展人,米肖先生在巴黎市立现代博物馆策划了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展览。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文化背景,使得大家可以对于今天艺术的创作和艺术的创造有更多的理解。他认为,没有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互通就不会有新的创造。

★被开幕式演出震撼 希望去大街小巷逛逛

□加里·希尔(美国当代艺术家)

亲身观看了开幕式的精彩演出之后,加里十分震撼,他尤其对《风暴》和《造船歌》印象深刻。加里说,这次来泉州行程比较紧凑,很遗憾没来得及去仔细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但日后一定想找机会再来一次泉州,去大街小巷逛一逛,了解泉州的海丝文化。

★从整体性入手 保护泉州海丝文化

□陈燕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陈燕表示,海丝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形成,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她特别期待未来泉州传承海丝文化的时候,能注重从其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入手去保护。

★泉州有高度、深度、包容度

□谢佩霓(创时基金会执行长)

“泉州是一座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有包容度、高度、深度。”谢佩霓说,她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去博物馆了解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去美术馆了解它的未来。

谢佩霓称,海丝文化包括很多方面,过去人们总认为,把传统做得看起来是老的、当代人看不懂就越高端,外国人看不懂就越东方,其实在互动中应该是各自独立的关系,在推动中不是百分百的复制,而是了解它的意义再通过合作,使合作的对象了解,“借力使力,让他们产生感动,再行动”。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