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父女忙着制作花灯 核心提示 广大市民和来泉游客翘首期盼的泉州元宵灯会即将亮灯。中心市区西街炉下埕巷里的一对父女陈晓萍和陈熙雅,数月来没有停歇,父女搭档,精心制作了60余盏花灯,将在灯展期间亮相。又是一年灯如昼,火树银花间,泉州花灯工艺师用他们对花灯的热爱,日夜赶工,实践对花灯艺术的极致追求。近日,记者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省级传承人、彩扎工艺师陈晓萍的“泉州花灯传习所”,听他讲述一家人与花灯的故事。 □记者 谢宜萱 陈灵 文/图 父女联手创作花灯 一家四代传承技艺 昨日,记者来到陈晓萍的工作室时,他正将制作好的花灯一盏一盏挂起来,十余盏做工精致、体积小巧的花灯将一楼的客厅装饰得古香古色。花灯工作室分为两间,里面堆放了各式花灯与部分骨架,陈晓萍的女儿陈熙雅正弓背伏案,仔细地在花灯上描摹作画,一名栩栩如生的男童跃然灯上,令人赞叹。 陈晓萍是彩扎艺人陈天恩的儿子,7岁起学做彩扎,至今已有50多年。“算上爷爷,加上女儿,我们家四代人都在做花灯。”他说,今年的花灯由两人分工协作完成。“我主要负责灯的结构造型设计和扎灯;女儿负责灯上的图案设计、绘制、刻纸。” 今年,陈晓萍和女儿要制作60余盏花灯,目前已经基本完工,陆续送往各个展区。“春节期间,我们没办法休息,忙着赶制花灯。”他说,一盏普通的花灯从设计、做骨架、装饰要一个星期的时间,精品花灯的制作时间要翻倍。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是花灯艺人最忙的时候,大家忙着制作花灯,为的就是在元宵节期间能把更好的花灯呈现给赏灯者。 多次受邀赴外展出 花灯寄托思乡之情 陈晓萍说,今年制作的花灯,他进行了创新与融合,一盏灯上,同时可以看到阴刻、阳刻、针刺多种技艺,美不胜收。“传统工艺必须坚持,但是每年总要想办法创新,不然大家看了也无味。”他说。 “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代代相传至今。”他说,做花灯、赏花灯是泉州人过元宵的情趣所在。以前的古城,夜不闭户,孩子们成天玩耍在一起。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做灯,有最简单的纸花灯,也有带着小轮的兔子、狮子等“高级货”。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孩子们就带着自家长辈做好的花灯,集中到小巷弄堂中一起玩。 他表示,传统的泉州花灯特点在于精致、小巧,虽然近些年来大型花灯越来越多,但精致、小巧的传统元素花灯仍然与泉州古城相得益彰。“泉州的上元灯会之隆重与热闹,令许多华侨、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回味无穷。”陈晓萍家制作的花灯受邀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了多次展出。在他看来,小小的一盏花灯寄托的是遍布世界各地华人乡亲的思乡之情。 |
- 2018-02-27泉州:观灯禁带氢气球 展区禁飞无人机
- 2018-02-27泉州元宵灯会2月28日起亮灯 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 2018-02-26泉州制灯人的花灯情缘
- 2018-02-26海丝艺术公园花灯展区:水上座灯“海丝神韵”明晚试亮灯
- 2018-02-26“泉州花灯”传承人讲解观赏门道 别再“走马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