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不只是“睡不着”

2019-03-21 10:13:1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医生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测试,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说到睡眠障碍,很多市民的第一印象是失眠,其实睡眠障碍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根据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疾病达80多种,睡不着是病、睡不醒也是病、打呼噜还是病……今天是第十九个世界睡眠日,睡眠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泉州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的40%,而就诊率不足2%。专家提醒,健康的睡眠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市民应维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按时睡觉和起床,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

患者故事

睡眠障碍带来困扰 影响工作损害健康

有人不吃安眠药就无法入睡,有人睡觉老打呼噜,有人白天不分时段睡着……这些都是睡眠障碍,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20多岁小伙 失眠吃安眠药已10年

来自永春的李晓(化名)今年25岁,可他吃安眠药已有10年左右。原来,早在上小学时他的睡眠就不好,到了初中、高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他的睡眠越来越差,他开始偶尔吃安眠药。上大学后,他发现自己很难入睡,每晚都要靠安眠药才能睡着,甚至要吃两种药才能够入睡。

“没有经历过长期失眠的人无法切身感受到那种焦虑和无助,有时真的痛苦绝望到想自杀。”李晓告诉记者,有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明明脑袋里没想什么,就是睡不着;有时睡到半夜,突然就醒了,又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入睡。看到镜子里自己晦暗的脸色和黑眼圈,他心烦意乱,走路都有晕船的感觉,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如喝中药祛肝火、戴真丝眼罩、塞两只隔音的耳塞、听一下轻松助眠的音乐……可是收效甚微。发展到后来,他只要躺在床上就紧张得流汗。“每一次失眠,就像一次煎熬,也像一场战争,我想战胜它,从它手中夺回我的睡眠。”

“当时他来就诊时脸色很差,黑眼圈特别重。”泉州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医生贺佳介绍,了解情况后,她对李晓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李晓长期用这么大剂量的药会使身体产生耐药性,同时如果完全依赖药物,那以后睡眠会更不好。每次复诊,贺佳都会指导他科学用药,李晓也很配合。“我开始尝试着和失眠和平共处,睡不着是吧?我就起来看看书,喝点水,泡泡脚,然后躺下来,让脑袋放空,心里想着睡不着也不是多大事儿,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这样想着,后来竟然就不知不觉睡着了。”就这样,在贺佳的指导下,他的药量一点一点地减少,目前只需用小剂量的安眠药,状态也很好。

贺佳表示,失眠是最典型的一种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也可以表现为中间容易醒、多梦,还有早醒。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已有年轻化趋势。泉州心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徐雪娜也表示,每个月到该中心咨询的失眠患者有30多例,一般都是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等躯体反应。

患有睡眠障碍应及时接受治疗

40多岁大叔 打呼噜引发脑梗偏瘫

今年40多岁的陈伟(化名)五六年前开始“发福”,身高1.72米的他目前体重达到112公斤左右。随着身体发胖,他睡觉开始打呼噜,鼾声响亮。更让家人担心的是,他在睡觉过程中不时会出现呼吸暂停。不久前,他突然感到右侧手脚乏力,这才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就诊。

考虑到他体型肥胖,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医生对他进行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人为5次/分钟的呼吸紊乱指数他竟然达到了110次/分钟,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90%以上,陈伟则只有58%,属于严重缺氧。同时通过多项检查,发现他长期夜间缺氧导致脑梗偏瘫,合并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被确诊为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随后医生对他进行夜间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血压明显下降。住院几个星期后,陈伟出院,但睡觉时依然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使用药物辅助。

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陈晓芳医师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从儿童到老年人都可能患病,尤以40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病率高。它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尤其是易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发生猝死。他们科室每年都会接诊两三百例此类患者。

12岁男生 课堂上随时可能秒睡

前一分钟还和同学们坐着认真听课,后一分钟就打起了呼噜。这么快的入睡速度,在12岁的小强(化名)身上近期经常出现。医生诊断,这名五年级男生患了罕见的“发作性睡病”,导致睡眠紊乱。

小强是惠安人,最近一年,他经常在课堂上睡着,被同学叫醒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过几分钟又不自觉地睡着了。“晚上睡觉都正常,基本都有八九个小时。”小强的父亲苏先生介绍,儿子每天昏昏沉沉,成绩也不停下降。他以为是儿子偷懒,一气之下把他臭骂了一顿,可他发现情况并没改观,儿子在家里情况更糟糕,他甚至在看电视时歪在沙发上睡着了。

而在和小朋友玩耍时,一旦情绪激动,小强就会不由自主地跌倒,眼睛闭着,2分钟左右后,又自己站起来,像没事人一样。有一次小强爬楼梯时犯困摔倒,苏先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着儿子来到福医大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医生找到了小强爱“打瞌睡”的原因。

主治医师樊冀闽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中枢嗜睡性疾病,不论夜间睡眠是否充足,患者都会不分时段地入睡,一天可能好几次,有时更会在没有预警之下突然进入昏睡状态,不少患者情绪激动时会出现暂时性肌肉无力,严重时会猝倒。他说,他们科室每年会接到五六个这种病例。对于发作性睡病,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医学界尚无确切定性。不过,每天安排固定的小睡时间,可以大大降低无法预料又无法控制的瞌睡发作的可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福医大附属二院设有睡眠中心,可以帮助解决睡眠障碍问题。

专家说法

睡眠障碍有80多种 失眠与嗜睡者较多

什么是睡眠障碍,有哪些常见症状,会产生什么危害,哪些人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如何判断是否有睡眠障碍?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睡不着睡不醒都是病 这几类人群最易失眠

樊冀闽介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或者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睡眠障碍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根据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疾病达80多种。以日常接诊来看,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完美主义者、焦虑性格的人,个别学龄期的人尤其是初三、高三的学生,记者、医生和IT业人群,以及需要轮班、倒班的人,都是睡眠障碍高发人群;患者中女性比男性多,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城市比农村地区比例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比例高。

睡眠量不正常包括睡不着和睡不醒,睡不着即失眠,睡不醒即嗜睡,也是睡眠障碍,年轻人偏多,小强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晚上睡得够,但白天上课、坐车、看电视等过程中还会睡着,甚至一天睡十几个小时,就要引起重视,最好到医院检查评估。

陈晓芳表示,睡眠异常行为包括做梦多、梦游、打呼噜、磨牙、尖叫等。陈伟的打呼噜就属于异常行为,但睡觉打呼噜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忽视了。如果睡眠过程中出现打呼噜、呼吸中断的现象,最好进行专业的检查,发现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失眠超3个月需重视 危害身体及心理健康

如何简单判断是否有睡眠障碍呢?樊冀闽表示,躺下后30分钟内入睡是正常,若超过1小时仍然不能入睡,就是有睡眠障碍。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有心理类器质性疾病、有烦心事、工作生活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吃了导致兴奋的药物或者年龄增加等。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睡眠障碍,绝大部分是不需要看医生的。心情不好或过度兴奋时、睡眠环境改变时、重大事件发生时,短期出现失眠的情况很常见,不必担心,属于正常现象。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樊冀闽表示。记者走访发现,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床上玩起“小屏幕”的大有人在。记者随机询问了10个网友,其中9人表示不到晚上12点完全没有睡意,8人表示一躺在床上就玩手机。

贺佳表示,有一部分焦虑、抑郁症患者,多表现为失眠、早醒或夜里醒来后无法继续入睡。如果持续时间过长,连续超过3个月以上,且经过积极努力调整,如调整心态、增加运动,甚至吃中药、自行购买帮助睡眠的药物等都没有改善的,尤其是开始过多地担心、害怕失眠,这已经是慢性睡眠障碍的表现了,应及时问诊专科医生。此外,失眠程度比较重,甚至常常整夜不眠,对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影响很大,这种情况也要看医生。

樊冀闽表示,睡眠障碍容易引起多种身心疾病,会导致患者精神衰弱,对睡眠背上心理包袱,引起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增大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发病率;还会导致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等症状,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也是比较大的;长期失眠会出现面色灰黄、皱纹增多等早衰现象。

调查数据

对睡眠障碍认知不足 患者就诊率不足2%

同睡眠障碍带来的巨大危害相比,公众对睡眠健康的重要性还不够了解,对睡眠医学的认知也十分欠缺。樊冀闽介绍,《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及《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睡眠障碍患者有五六千万人,而诊治的患者不足2%;“睡眠障碍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域差异,泉州睡眠障碍患者约占总人口的40%,就诊率也不到2%。”他表示,到他们科室去进行监测的睡眠障碍患者目前每个月有1000例左右,而七八年前只有三四百例。“因为设备有限,目前要前来监测的都要提前预约,经常要排队一个星期左右。”

陈晓芳也表示,到他们科室去就诊的患者每年有三四百例,“就诊率不到2%,多数患者不知睡眠障碍是病,不知去哪治,更不知如何治。此外,也与相关部门的知识普及力度比较小有关系。不过,近年来睡眠医学已经逐渐被重视,不少地方都成立了睡眠中心,市民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看睡眠障碍的病人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不少城市相继成立睡眠学会,一些医院先后设立睡眠门诊,福医大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于2017年率先在省内成立睡眠中心,这些标志着业内专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解决人们的睡眠障碍问题。

应对之策

克服恐惧失眠心理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睡眠障碍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那么,怎么做才能防范和克服睡眠障碍?记者请相关专家进行支招。

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

贺佳表示,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诱因和精神心理有关系,比如,压力大、紧张焦虑都会导致睡眠障碍,因此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应该接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层面,相信自己能睡着,改变原有的对睡眠焦虑、害怕床等恐惧心理,不要过度担心失眠的危害和后果;行为层面,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节律,听从脑内生物钟的指令,改变原来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有了困意再上床,睡前不要吃太饱,不要因睡不着觉就早早上床、不要睡懒觉。

“没有必要遵循别人的节律,比如十一点睡、七点起。因为每个人的生物节律并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养成自己独特的入睡习惯。”贺佳表示。

运动泡脚能改善睡眠

樊冀闽介绍,目前大多数睡眠障碍是可以治愈的。她建议,睡眠不好的人群,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来改善和提高睡眠。首先是运动,可以跑步、练瑜伽、打太极拳,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注意不要在睡前3小时做一些剧烈运动;尝试听听音乐、泡脚、读读休闲书籍等,只要能够让自己身心放松的小习惯均可尝试;午睡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整天的总卧床时间控制在8小时左右;睡前少看电子产品,包括玩手机等,少做那些“烧脑”的事情,不想操心的事或做工作计划等;还要隔绝噪音,如果无力改变环境的话,可以考虑购买耳塞。

另外,睡眠不好的人,睡觉前6个小时不要食用富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少喝咖啡、可乐,晚餐可以吃小米粥。晚饭要尽早吃,与上床时间间隔2-4个小时。睡觉前喝一杯温牛奶。此外,葵花子、蜂蜜和大枣等,也具有安眠的功效。

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酒

陈晓芳介绍,睡眠时间的长短和睡眠质量的好坏相关。目前国际上认为,人的睡眠时间平均为6.5小时就够了,不同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延长或缩短睡眠时间。比如儿童需要大量的睡眠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可以延长到12小时;老年人觉少,一般睡5至7个小时是比较适宜的。

她表示,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高危因素,由于颈部脂肪沉积,使上气道狭窄,易引起呼吸暂停,因此可以积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锻炼身体,减轻体重。戒烟酒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吸烟刺激咽部导致水肿,使呼吸不畅;酒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肌肉松弛上气道变窄加重打鼾,引起呼吸暂停,所以晚餐时或睡觉前应该避免过量饮酒,尤其是对于本身会打鼾的人。习惯侧卧睡姿,减少舌根后坠,可以减少打鼾或呼吸暂停。

(记者 吴志明/文 福医大附属二院/图(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