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泉州天文爱好者启动“追星之夜”
2021-05-17 09:03:29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泉州天文爱好者启动“追星之夜” |
着陆火星难观测 26日月全食或可期 陈华彪给天文社学生讲课(陈华彪 供图)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这一航天喜讯也牵动着泉州本土天文爱好者的心,因为火星离地球太远,望远镜无法观测着陆画面。即便如此,当天咱厝的“追星人”仍抓住机会仰望星空,参与到这一大事中来。 距离太远 火星车登陆无法观测 “一有官方发布的最新消息,我就转发到天文爱好者的微信群里,让大家全方位了解这伟大的天文成就。”说起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泉州一中地理老师、天文社指导人陈华彪言语中难掩激动。 陈华彪已有29年的“追星”史,每当遇上天文盛事,他就会带着天文社的学生,上山下海“追星”。这些年,随着天文知识的科普,社会上有越来越多天文爱好者加入他们的队伍里,一起“追星”。 陈华彪告诉记者,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且体积仅为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即使用非常好的天文望远镜也无法观测到着陆细节。火星到地球之间,即使是无线电传播通讯,来回传输一次就需要半小时以上,完全超过了火星车登陆的时间,所以这次祝融号的登陆过程是提前设置好,完全自动的,也因此,人类从地球上无法进行观测。但对这一航天史上的大事,他随时关注,一有相关的信息和文章,就转发到天文爱好者的微信群里。15日晚上,正逢泉州一中天文社学生的日常周末观测活动,学生们也在学校天文台组织了观测活动,只是没有办法看到火星车。 颜明哲用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土星(颜明哲 供图) 颜明哲用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火星(颜明哲 供图) 八大行星能观测五个 本月26日有月全食 得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当天晚上家住晋江的“追星人”颜明哲再次拿出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54岁的颜明哲从上中学起就学着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周期变化的,最近有5500万公里,最远有4亿公里,天气和角度都好的时候能看到火星有乒乓球那么大,15日晚上我看到的只有黄豆那么大。所以着陆的画面是不可能看到的。”颜明哲介绍,他曾经很幸运地看到火星星体上方有个白色的像帽子一样的冰冠,科学家认为这是液态二氧化碳。 此外,八大行星中他还观测过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及深空的星座。“水星离太阳太近了,受强光影响,一般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黑点。金星就在地球旁边,随着星体的运动,它像月球一样,是可以观测到盈亏的,有月牙形、圆形。”颜明哲介绍道。 “土星是颜值最高的,它的土环真的非常漂亮。木星的颜值排第二,它球体的光环一条一条像云带。”颜明哲说,天王星和海王星观测不到,太远了。另外,深空星座、星团和北斗七星都是可以观测的,天气好的时候肉眼可见北斗七星,就在头顶偏北的位置,排成勺子形状。 “这个月26日晚上6时左右有月全食,月亮被地球挡住了,升起来的月亮会是红色的。”颜明哲预告说。 猎户座星云(颜明哲 供图) “追星人”仰望星空 也做天文知识科普 “追星人”不仅追星,也做科普。颜明哲曾经把自己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搬到小学和初中学校中,现场为孩子们做科普。 陈华彪自1992年到泉州一中从教后,从天文兴趣小组到天文社,在学校组建了一个“金牌社团”。每逢有特别的天象,天文社的观测活动就会成为泉州地区天文爱好者的“风向标”。 2020年6月22日的“超级日环食”,陈华彪特地带着十几名学生赶到厦门科技馆观看。当天,他们还现场进行网络直播。 “我们做得最多的,是天文知识的科普。”陈华彪介绍,每年他们都会进行一两次“马路天文”知识普及,即将天文望远镜等设备,搬到西湖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市民观星望月,同时科普天文知识。据悉,泉州一中东海校区的C14望远镜,是整个福建省中学里最大的望远镜。从泉州一中天文社走出了多名从事天文研究的学生,也有多届学生在国际、国内的竞赛中获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陈玲红 许钹钹) |
![]()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狮古浮:渔舟唱晚 紫菜飘香 | ![]() 福建: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 ![]() 福建:发挥多区叠加优势 在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上走前头 | ![]() 福建: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 ![]() 福建: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