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外地女孩 创作“闽南十二异兽”
东南网12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罗艳玲 吴光菁)冻尾雕、水渣貊、欢夕、巴肚妖……近日,12只“闽南异兽”在微博上走红,这些“异兽”漫画形象怪诞呆萌,文字介绍诙谐幽默,不少外地网友看完漫画,还产生了学习闽南话的兴趣。据介绍,这些“异兽”的名字都出自闽南话,比如“冻尾雕”在闽南话里是受不了的意思,“水渣貊”在闽南话里指的就是“美女”。
12只“闽南异兽”
各有各的传奇故事
这组“闽南异兽”,一共12只,每只“异兽”配一张漫画、一段文字介绍,这些“异兽”都有各自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闽南文化结合,很有创意。例如“水渣貊”,“本为闽南沿海之物,喜水善游,后渐入海中,偶回陆地……婀娜多姿、宛若天仙,使用颜面摄魂法,可令人神魂颠倒……”
网友“@结网的猪”很喜欢这些“异兽”,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闽南长大,自认“闽南话至少过了8级”。“@结网的猪”说,这些“异兽”的名字都取自闽南话,让他觉得很亲切,生动的漫画、幽默的文案逗得他捧腹大笑。
“好萌!好可爱!‘冻尾雕’难道是‘动不了’的意思?”成都网友“@笑笑”虽然不懂闽南话,但也是这些“异兽”的拥趸。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不少喜欢“闽南异兽”的外地网友,因为漫画,还萌生了学习闽南话的想法。
创作者是外地女孩
文案是她丈夫写的
12只技能各异、怪诞呆萌的“闽南异兽”,到底是谁创作的?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漫画的作者——80后的陈小姐。陈小姐表示,漫画的创意及绘画部分都是由她完成,文案则是她丈夫创作的。
陈小姐告诉记者,“我本身是一个外地人,刚到泉州的时候,听到当地人常用的这几个闽南话口语,觉得很有趣,12只异兽的创意,就出自这些常用口语的谐音。”
记者注意到,这12只“闽南异兽”不仅名字出自闽南话,形象设计也结合了闽南文化。陈小姐介绍,闽南语里“水咂摸”,是当地人对漂亮女子的赞美,“水渣貊”就是以漂亮女子为原型设计的,融入了虫蜅女等元素,“肖渣貊”的外形也借鉴了泉州涂脚戏里火鼎婆的特点。
陈小姐说,一开始她只创作了5只“异兽”,发到网上后,网友们非常喜欢。很多网友向她推荐了一些闽南话里的代表词汇,以供创作。陈小姐最终创作了12只异兽。
据介绍,目前,以12只“闽南异兽”形象制作的台历已经在市面上发售。陈小姐透露,闽南地区购买的人比较多,台湾也有人买,“还有台湾的朋友与我探讨闽南语在两地发音上的不同。”
□链接
“十二异兽”名字的出处
冻尾雕:受不了的意思;画虎兰:大意为胡说八道;
靠妖:常用于表现内心对事物的不满;
肖渣貊:形容女性形象过于疯癫不羁;
妖貅:表示对某件事物的惊叹之意;
欢夕:即愉快、开心、高兴、欢喜的意思;
巴肚妖:肚子饿的意思;水渣貊:就是“美女”的意思;
林狈:可理解为“你的爸爸”,类似北方一些方言里的“老子”;
麻龟:特指喝醉酒的人;山枭:意思为“做啥”、“做什么事”,带有不屑的情绪;
京蜥:指的是“畜生”。
相关报道>>>
小夫妻绘漫画 推介闽南文化
夫妻俩将泉州文化元素融入漫画
核心提示
当“欢夕”“巴肚妖”“画虎烂”等闽南口语邂逅惠安女、提线木偶、拍胸舞者等闽南传统元素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近日,一组由“80后”夫妇创作的闽南异兽漫画在网络上走红,网友纷纷转载。活灵活现的漫画由妻子、来自内蒙古的陈瑶绘画,风趣幽默的文字则由丈夫、来自南安的苏海滨负责。钟爱闽南传统文化的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并了解闽南文化,让它不断传承下去。 □记者 石伟琴 陈灵 文/图
恋上风土人情 北方姑娘来泉生活
满族姑娘陈瑶今年29岁。说起当年为何千里迢迢从内蒙古来泉州,她羞涩地说:“这要先从认识海滨说起。我还在内蒙古上大学时,常把自己的画上传到一个美术交流论坛上,其他画手会来评论。有一天,同年龄的海滨写了一篇画评,仿佛通过我的画读到我的心。然后,我俩就聊了起来。”两人的合作也是从那时开始——海滨写脚本,她画漫画,一同完成一个个故事。渐渐地,两人互相有了好感。
2007年,她来泉州旅行。第一站是惠安崇武,她立刻被当地的风土人情吸引了。“碰巧赶上农历七月十五,惠安女穿着惠女服饰做普渡,觉得好有趣!”又逛了其他地方后,她决定毕业后来泉州生活。
一年后,来泉工作的陈瑶与苏海滨一同沉浸在闽南文化中。“古朴的闽南语、多元的宗教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泉州这座城市兼容并蓄,而且传统元素至今保存完好,非常可贵。”陈瑶说,他们想通过擅长的方式,把这些“珍宝”融入设计中,推广给更多人。
“闽南异兽”图妙趣横生
收集各地素材 泉州元素融入漫画
去年,两人结婚了。从去年年底开始,夫妇俩着手闽南异兽的创作。为什么选择“异兽”,陈瑶说,这源自于她对闽南语的误解和好奇。“像‘靠妖’,我原本以为是一只妖怪,了解后才知道不是。当时觉得,闽南语特别有意思。”
为了创作这组漫画,他们到崇武古城、开元寺等景点采风,让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备好素材后,他们把备选的闽南语和元素分别罗列。他们还与网友互动,挑选大家最喜欢的俗语,诞生了12只异兽的名字。同时,他们邀请了专业人士做闽南语正解、注音,让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含义。
在这组图画中,“水渣貊”和蟳埔女组合在了一起。陈瑶说,蟳埔女是渔女,与水有渊源,而“水”这个音在闽南语中代表漂亮。“渣貊”是女孩的意思,刚好和蟳埔女很搭。此外,“肖渣貊”与火鼎婆组合,“靠妖”与火鼎公组合,“冻尾雕”则与拍胸舞舞者成了一组……可爱的姿态、活泼的语言,让很多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组图,研究闽南俗语的兴趣也被激发了。
传统结合创意 推广传承闽南文化
让夫妇俩欣喜的是,作品一经发布,立刻吸引了省内甚至台湾、澳门地区民众的关注。不少网民和他们切磋词汇写法,提出不同的见解。“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喜欢闽南文化,我们就很欣慰了。”夫妇俩说,这个初衷来源于他们的一个担忧。陈瑶刚来泉州时曾做过小学美术老师和初中英语老师,她发现泉州的小朋友都不太讲闽南语了。苏海滨说,很多闽南歇后语他自己都不懂,而且从事传统文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老、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激活、传承闽南文化。”夫妇俩说,下一步,他们打算挑专门的领域做深、做细,“也许从泉州小吃、戏曲、建筑等领域入手。”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报道>>>
12只闽南异兽走红网络
创作者为内蒙女孩,根据闽南语想像绘成
12只异兽全家福
□早报记者 林志安 文/图
近段时间,12只闽南异兽走红于微博、微信,“欢夕”、“巴肚妖”、“水渣貊”……每一只异兽都代表一个闽南人最熟悉的声音。
让人意外的是,这12只闽南异兽的形象,竟出自一位29岁内蒙古女孩陈瑶的画笔,她来泉州7年了,这个创意来自不懂闽南语的她对这些闽南常用语的无边联想。当朋友说“靠妖”,她就会问“‘靠妖’是什么?是一种妖怪吗?”
听朋友解释后,陈瑶终于知道真正含义,但她每次再听,还是会往之前所联想的方向去想像,久而久之,脑海浮现出怪兽:“肖渣貊”、“画虎兰”、“靠妖”、“冻尾雕”、“妖貅”。2012年年底她创作完成这5只闽南异兽图,许多人在微博中跟帖分享更多可供创作的闽南语词汇。今年8月,陈瑶完成12只闽南异兽创作,增加“欢夕”、“巴肚妖”、“林狈”、“麻龟”、“靠妖”、“山枭”、“京蜥”7个新形象。
喜爱泉州文化的陈瑶还将火鼎公婆、拍胸舞、惠安女、蟳埔女等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说 ‘水渣貊’,是漂亮姑娘的意思,想到了用当地真的很美的蟳埔女,蟳埔女非常出名的就是簪花围,我就把簪花围运用在这个地方。基本上每只异兽都有闽南文化的元素,‘麻龟’用的是高甲戏的丑角,‘冻尾雕’用的是拍胸舞的人物,‘肖渣貊’则是火鼎婆。”
陈瑶和她老公苏海滨在同一家动漫公司,苏海滨是泉州南安人,对这些闽南语很熟悉,知道老婆的创作想法后,非常支持。在创作中,陈瑶负责画图,苏海滨负责配发文字。“无论是闲晃在厦门鼓浪屿,猫街泉州南俊路,抑或造访漳州南山寺,甚至在台北忠孝东路,你都会发现耳边常常出现像‘巴肚妖’、‘水渣貊’、‘冻尾雕’、‘画虎兰’、‘靠妖’、‘林狈’这种似物非物、亲昵又陌生的声音,他们究竟源自何所,意在何为,鲜有人探究它们的‘真相’。”
12只闽南异兽在网络公布后,微博上有80多万的阅读率、近3000的转发量,在微信上也是广受赞扬。有个在外地的闽南人深夜看到,眼泪都掉下来了,说看到“巴肚妖”就想起了家乡的面线糊。
对12只闽南异兽,有人喜欢,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说其中不乏一些较低俗的闽南语,恶搞有伤体面。对此,陈瑶说自己想要实现的是“严谨的里子,调侃的面”,用轻松的方式去传播正能量,去激发人们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接下来她计划创作Q版的闽南异兽,而泉州美食和泉州十八景也是她今后的创作题材。
陈瑶
巴肚妖:“职业吃货,饱食则眠,腹空则醒,醒必行乱作怪,令人体虚力乏,两眼发绿……常出没于夜间,妖力倍增,无人能拒,唯有使用秘法‘夜宵’方可封印之。”(巴肚妖,闽南语谐音,肚子饿的意思)
欢夕:治愈系兽主,闽南吉祥物。(欢夕,闽南语“欢喜”的谐音)
水渣貊:沿海产物,美女。你是否从她头上看出“簪花围”的蟳埔女发饰?(水渣貊,闽南语谐音,意指美若天仙的女子)
冻尾雕:对它来说,这个世界随时让它感到受不了。图案中含有拍胸舞的闽南元素。(冻尾雕,闽南语意指受不了)
靠妖:依附于人类,使用声音作怪。(靠妖,闽南语原指叫饿,后引申为没事叫嚣,无理取闹)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