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海滨邹鲁”英才辈出 人口百万被誉富州

qz.fjsen.com 2013-12-13 09:45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海滨邹鲁”英才辈出 人口百万被誉富州

■人口首次破百万大关,与开封、西安、杭州等并称全国八大州府

■设置市舶司,刺桐港开始走向极盛

■兴建洛阳桥、清净寺,镌刻老君岩,均为“中国之最”

九日山仿古祈风仪式。宋代泉州官府举行向“海神”祈风的祭典,祈求海神保佑海上往返的中外船队顺风安全、畅行无险。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泉州虽处东南一隅,却不比中原发达地区逊色:1085年,泉州人口达1067450人,名列全国八大州府之一,被誉为富州。两年后,宋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成为刺桐港走向极盛的转折点。当时,不仅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纷纷来泉,建“蕃坊”,兴“蕃学”,建筑各种宗教寺院、教堂;而且泉州还设置来远驿,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贡使人员,充分显现大都市的风范。

这一时期,泉州城东北隅地被拓建,古城面积大幅扩张,站在清源山上俯瞰,泉州城状如葫芦,俗称“葫芦城”;城中广设书院,“家弦户诵”,连外来的番客也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华文化,“海滨邹鲁”从此扬名。

这一时期,泉州还创造了诸多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在郡守蔡襄的主持下,洛阳桥历时六年终告竣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随着“蕃商”留居泉州,穆斯林在古城兴建清真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清源山南麓的老君造像,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获誉“老子天下第一”。

□早报记者 张素萍/文 潘登 王柏峰/图

洛阳桥位居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第三位之尊

 

即庙建府学 泉州有了完整州学

先有文庙后有府学。《泉州府志》记载:唐开元末年,泉州府文庙始建于衙城西边(现泉州六中一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今址,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知州事孙逢吉即庙建学,从此泉州有了完整的州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建泮宫门,左学右庙,规模不断扩大。

北宋时期,泉州广设书院,“家弦户诵”,连外来的番客也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华文化。地处东南一隅的泉州,已经成为“海滨邹鲁”。作为古城泉州的文脉所系,文庙府学以其独特的“左学右庙”建制,在数百年间打破泉州文化教育“在汉如长夜,在唐如昧爽”的沉寂局面。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说,受文庙府学崇学尚文的熏陶,泉州历史上英才辈出。据《泉州府志》记载,自唐至清光绪年间的千年里,泉州人中进士的共2500多人,涌现出如曾公亮、苏颂、梁克家、李贽、蔡清、俞大猷、郑成功等大批杰出人物。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

穆斯林定居 兴建最古老清净寺

驰名中外的泉州清净寺,历经千年沧桑,至今巍然屹立于城内繁华闹市的涂门街北侧。这座兴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也即伊斯兰教历四百年的古寺,是我国与阿拉伯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泉州襟江带海,早在唐代海上交通就很发达,各国商旅、传教士纷至沓来。北宋时期,中西海上贸易繁荣,外国海商之佼佼者首推穆斯林,他们运来名贵的香料、药材,载去精美的丝绸、瓷器,穆斯林的足迹在泉州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他们集居在“蕃坊”,泉州甚至曾出现过“回半城”(即泉州城的穆斯林占据半数)的盛况。

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原会长黄秋润,曾在《泉州清净寺》一文中写道:涂门街,原多为穆斯林住居。虔诚的穆斯林,为履行伊斯兰规定“五功”之一的礼拜功课,兴建清真寺举行祈祷礼拜。唐代建筑的清真寺今已湮没,无从稽查。

泉州清净寺,阿拉伯文名曰“艾苏哈卜清真大寺”(意即圣友寺),古寺仿造叙利亚大马士革城内的古清真寺建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具有典型阿拉伯伊斯兰独特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蔡襄任郡守 创议建海内第一桥

郡城之北的洛阳江江阔水深,每遇风潮交作,数日不能过渡,舟沉人溺时有发生……这是“海内第一桥”洛阳桥建成前常见的情景。

泉州文博研究员黄真真介绍,当时洛阳江是商贸北上的天然障碍,泉州郡守蔡襄体察民生艰难,创议建桥。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洛阳桥(万安桥)动工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6年8个月。

万安桥北通江浙,南达漳广,是东南沿海的通衢之地,自此商旅行人络绎不绝。桥成之后,蔡襄自撰《万安桥记》153字,书题镌石,立于岸左。蔡襄乃当世书法大家,碑记一出,遂为士人所重。及至神宗(1068-1077年),运使王子京以洛阳江万安桥图进献天子,龙颜大悦,因而普天之下尽知万安桥。洛阳桥位居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第三位之尊。

万安桥桥长360丈,阔1.5丈,架桥用的石板有的重达二三十吨。当年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运输这些巨石并架在桥墩上,困难可想而知,因此流传许多扣人心弦的传说故事。

万安桥建成之后并非一劳永逸,由于当年建桥高度不足,春夏潮讯,往往水漫桥面,行人行于水上。明宣德六年(1431年),郡人李俊育捐资增高三尺。数百年来,多次修葺和增加附属建筑。

九日山祈风 祭典绵延约两百年

泉州西郊有一座“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的九日山。山上数不胜数的摩崖石刻,以及如今每年上演的祈风祭典,都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九日山文管所原所长胡家其介绍,九日山祈风祭典最早记载于《泉州府志·灵乐祠》,北宋元丰二年至六年间(1079-1083年),泉州知州陈偁在九日山通远王祠举行海舶祈风祭典。其中“海神”是九日山三十六奇之一的“肉身佛”,即通远王祠的陈益。此为九日山祈风之始。

原来,每年秋冬之际,东南沿海多刮北风,正是刺桐港海船启程南下的大好时机;到了春夏之交,南风劲吹,又是我国商船或外国商船归往泉州的最佳时节。若遇上季候风不顺和,不仅威胁安全,而且延误船期。因此,宋代海港官府举行向“海神”祈风的祭典,祈求海神保佑海上往返的中外船队,顺风安全,畅行无险。

北宋朝廷规定“岁两祈风”,泉州郡守与市舶司的主管官员每年总要选定两个“黄道吉日”,邀集海内外商人、水手,相会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向寺里的“海神通远王”焚香、祷告。

祈风后,人们把祈风的经过雕刻在九日山的摩崖上,以志纪念。年年相袭,便成了泉州官府对远航蕃船送往迎来的礼节。九日山祈风祭典延续了约200年,至元代才消歇。

人口破百万 位列全国八大州府

海外交通繁盛的北宋时期,泉州有多少人口?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说,宋代泉州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海外通商繁荣,同时由于金兵入侵中原,大批百姓移居泉州,泉州人口迅速增长。据《泉州府志》等史料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泉州及所辖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德化、安溪、惠安七县共96581户,52.15万人。元丰八年(1085年)主客户达201406户,人口达1067450人,首次破百万大关,与长沙、汴京(开封)、京兆府(西安)、杭州、南昌、卢陵、福州一起,成为全国八大州府之一,被称为富州。

宋朝时期主要有三批移民入泉,其中首批就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因廖恩率农民起义军败入泉州,于是留下定居。第二批是南宋时期,南外宗正司从镇江迁来泉州,仅皇族宗属近三千人。第三批是宋末端宗帝被元军追杀,部分官员及其家属潜居泉州。

人口激增使得泉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出,“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因此,部分泉州人随海舶出洋定居,成为早期华侨。同时,阿拉伯、印度等外国商人、传教士、旅行家来泉以万计数,他们留泉定居,建“蕃坊”、“蕃巷”,带来了“蕃学”,建筑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各种宗教的教堂、寺院。许多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通婚,其后裔构成中国回族等少数民族。

设置市舶司 超过宁波仅次广州

在市区水门巷竹街,一块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字样的石碑安静伫立。这处貌不惊人的遗址,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古海关遗址,在千年前是远渡重洋来到泉州的“蕃人”进入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处。

公元1087年,宋王朝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提举市舶司,标志着刺桐港被朝廷确定为全国最重要的贸易港之一,这是刺桐港走向极盛的转折点。泉州市舶司的规模可不小,“西到水仙宫,东到三义庙,北到马坂巷洪厝山”。

市舶司拥有相当大的权力,首先是管理进出口船舶。对来华的外籍船舶,市舶司负责检查船舶装运的货物;对出海的中国商船,市舶司进行严格审查,一般由原发港口的市舶司签发“公据”或“公凭”之类的出海许可证。

更重要的是,市舶司对外来船舶和从事海上贸易的中国商船征收关税,当时叫“抽解”,也叫“抽分”。抽解的具体数量,因货物不同而不同。如宋仁宗年间规定,“海舶至者,视所载十算其一”,此后规定更具体——犀角、象齿一类贸易要征收十分抽二的关税,珍珠一类的贸易十分抽一。

通过抽解,泉州市舶司将应征商品以货物形式押送京师,它是宋政府财政的一笔重要收入,宋高宗赵构曾表示:“市舶之利最厚,颇助国用”。据介绍,到了北宋后期,对外商贸涉足31个国家和地区,赶上并超过明州(今宁波),仅次于广州。

设置来远驿 专人接待各国使臣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介绍,除了船货管理、征税缉私,泉州市舶司还兼具另外一项重要职能——招徕迎送。史料记载“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对于日渐繁密的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燕犒”、“招诱”中外客商“前来进奉”逐渐成为市舶司的例行职责。

北宋崇宁二年(1103),宋廷令泉州市舶司招徕海外国家“前来进奉”。泉州市舶司根据朝廷旨意派刘著出使中南半岛,稍后果然招纳到罗斛(今泰国南部)与占城(今越南中部),因而请准设置来远驿,并拟定特别优厚的迎接犒设津遣条例,海外使节与蕃商来华,从此格外方便。

同时,宋代还曾经派使臣到南海诸国招徕外商,与大食(阿拉伯)、古逻(在今槟榔屿南)、阎婆(爪哇)、占城(今越南中部)、三佛齐(在今苏门答腊)及印度等国建立了贸易关系,中国以金银、铅锡、丝帛、瓷器等换取海外的香药、犀象、珊瑚、玛瑙、苏木等物。

宋政和年间,泉州市舶司设来远驿,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各国使臣。诸藩国贡使抵达港口时,市舶司必派官员迎接,用轿子或马匹迎送。

镌刻老君岩 “天下第一”身世神秘

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元祐年间,清源山南麓的老君造像,“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得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更具神秘感。

“传说,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经民间工匠略施技艺,雕刻成了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泉州文库专家杨清江说,坊间又有传闻称,石像是宋代一住在清源山西侧的老石匠雕刻而成,因“老君托梦”,遂与儿子一同潜心雕刻。

老君造像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清源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任震英曾评价这尊老君岩是“老子天下第一”,近年景区模仿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字迹立碑。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