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创新泉州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开 栏 语
一份25页的报告,31次提到“改革”,平均下来每页都写着“改革”这两个大字。
这,就是2013年泉州《政府工作报告》,承载着800多万泉州人崭新的改革梦想。
2013年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元年,也是泉州金改、综改的元年,更是泉州改善民生、改变作风的新起点。我们用一场大讨论活动思忧患、谋长远,用集群视野谋划产业创新转型,用世界闽南文化节凝聚人心,持续勾画环湾城市和美丽乡村,全市GDP和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5000亿元和600亿元大关。这一年,不仅有关系长远的宏大叙事,也温暖着百姓具体而微的平凡梦想,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00多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超七成。
2014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按照市委部署,泉州市将持续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并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登上世界舞台。
以这份崭新的报告为序,我们将带您感受身边变化,共绘改革蓝图。
□本组策划执行:林绿波 谢曦 郑意凡 朱娟娟 孙灿芬 陈淑华 游怡冰 彭斌 郭雅莹 图表:黄海明
2013:改变泉州 从改变生活开始
网上泉州 脉动“最先进生产力”
市民:
感受更浓电商味道
一周前,安溪灶美村入选中国首批“淘宝村”,仅有308户人家的小村,开了上千家网店。
一个多月前,“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泉州人花掉近2.3亿元。
从消费方式,到生计与生意,过去一年,电子商务前所未有地嵌入泉州人的生活。全市有十万家淘宝网店,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五,快递服务业业务量创下全省第一。
企业:
抱团开辟原产地频道
过去一年,泉企竞相深度“触电”,抱团扩张“线上版图”,商业模式创新蔚然成风。泉州运动品牌馆登陆淘宝,德化陶瓷、安溪铁观音等原产地频道蓄势待发。菜鸟智能物流将晋江和泉州台商投资区作为东南区核心节点,中兴外贸电商平台总部落户,民生电商在泉设立全国纺织鞋服网络金融事业部……一系列重点项目滋长电商的升级潜力: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00亿元,增长60%。
政府:
每年1000万元强力扶持
近百场“电子商务在行动”活动,贯穿了泉州去年的经济议题。
年初,市政府就率先在全省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三年规划。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支撑体系同步协调发展。“楼宇入驻电商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垂直类平台年网上销售额前三甲补助100万元”等政策,既实在又富有新意。全市培育建设石狮(海西)电商园区等7个园区,已建成电商集聚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千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更带来新的政策东风。
文化泉州 登顶“东亚文化之都”
市民:
文化生活更有国际味
西班牙交响乐演出、欧美当代艺术展……几场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展示为2013年的冬天增添了别样的色彩,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已然让我们感受到“文都”的魅力。如今,除了南音等传统项目外,越来越多的演出活动正扮靓市民生活。
新的一年,“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将全面融入市民文化休闲生活,泉州也将形成文化磁场、聚焦世界目光,迎来一阵又一阵的国际文化旋风,更好实现文化惠民。
企业:
更愿意来泉投资文化
得益于党委政府的精心营造,摘得“东亚文化之都”桂冠的泉州,正显示出强大的磁场效应,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热土”。新晋企业纷纷入驻泉州市各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仅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2013年便迎来了十几家文创企业,如今,园区内的文创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85%。领SHOW天地创意园同样以年轻化、时尚化的个性吸引着国内外文创企业的目光,园区正以非比寻常的速度扩张,成为众多创意青年的理想“孵化器”。
政府:
文化产值增长20%
从去年4月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到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精耕文化土壤,结出累累硕果:完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建成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成立中国社科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新增国家级保护单位11处,“中国传统村落”6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木偶剧院竣工,国家一级图书馆增到7个;新增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1家,文化产值增长20%。
开放泉州 内联外拓放大磁场
市民:
旅行看世界更方便
这一年,向莆和厦深铁路相继通车。向北,江西、湖南、湖北成为泉州3至5小时即可抵达的旅游圈;向南,早上在西街喝面线糊,午后到粤港喝下午茶的梦想成为现实。这一年,泉州人赴台湾自由行的大门开启,和海峡对岸的亲友常走更亲。这一年,泉台空中直航实现常态化,泉州晋江机场首次开通前往韩国的航线,家门口直飞世界又添新名单。而赶在2013年最后一天,莆永和南石两条高速双双开通,畅游省内外的心愿更近一步。
企业:
“手拉手”共赢未来
这一年,政企互动、合作、开放、共赢的节奏更强。“万家企业手拉手”等行动,让180家龙头企业与1268家中小企业结成对子,对接产能逾450亿元。泉州商品博览会、石博会、雕博会、投洽会、侨洽会、“品牌泉州境外行”……每一个开放平台,都有泉州政企的身影,收获不菲的对接成果。更不用说,交通便捷带来的各种商机和通关的时间效率,开放泉州让泉企共享利好。
政府:
“三维”对接答卷亮丽
站在国家级“金改区”、民综改革的全新起点,泉州深入开展招商大会战,新签约6个央企项目、6个5亿美元以上合同项目,新引进2家世界500强企业、7家民企500强企业,新增泉商回归项目125个、总投资1127亿元——用数字说话,泉州交出一份“三维”对接的亮丽答卷。开放意味着更多的对外经济交流。港口货物吞吐量1.1亿吨,外贸出口增长27%,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8.8%……开放泉州,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涌动。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务实为民。图为户籍窗口延长工作时间方便群众办事。(资料图片)(林劲峰 摄)
阳光泉州 提速增效环境更优
市民:
效能提速更觉服务暖心
“一言一笑,展示的是形象,赢得的是民心。”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对如何办审批手续一头雾水?一张“明白卡”详尽标注审批时限、审批依据、审批流程等,让群众一目了然。通过拨打“114”电话预约办件,也可节省排队时间。而市行政服务中心推出的“温馨提示”服务,更对办件全过程作了详细说明,细微之处充满人情味。
更多的细节变化,也让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领导调研轻车简从、会场布置少了鲜花横幅的踪影……瘦身的是“形式”,提速的是效能。
企业:
阳光政务保障公平
今年挂牌运行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泉州市构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写下精彩一笔。
“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水利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原本由隶属的各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这些机构集中监管,将人员和业务管理分开,能有效解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企业对发展也更加充满信心。
政府:
窗口即办率提高至六成
少了迎来送往,没有警车开道,贺卡挂历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开门纳谏听民意、轻车简从下基层、一线办公解难题、厉行节约反浪费的蔚然成风。“八项规定”带来的清新风气,不仅群众受益,也激发着公职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这一年,优服务提效能,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词。泉州市开展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窗口即办率提高至60.4%。建立完善市级政府投融资体系,设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市级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行政监察、机关效能、绩效考评等工作,更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今年泉州市将全力冲刺“国家级生态市”荣誉。(戴涵琦 摄)
绿色泉州 生态呵护宜居家园
市民:
更多机会亲近绿色
这一年,周末亲近自然,可去之处数不胜数:洛阳江畔红树林翠色连绵数里,时有水鸟翩跹而过;永春吾峰的湿地公园与近水远山融为一体,野趣盎然……街头绿地、滨江公园也可供市民随时小憩,可谓“一城山海半城树、绿意萦绕泉州湾”。
企业:
签下抵制过度包装承诺书
绿色理念也凝聚企业共识。日前,泉州市印刷、食品、茶叶等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及部分商场签订“抵制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消费”的承诺书。市青年商会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作为青年企业家,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发动全社会抵制过度包装行为。”
政府:
131公里休闲绿道串珠成链
生态宜居的背后,是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2013年,泉州市实施城市改造更新项目65个、“点线面”攻坚项目85个,131公里休闲绿道串珠成链,泉州山水慢行系统初步形成。
成功获批省级生态市,令生态建设后劲更足。125个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晋江、石狮、南安跨境流域污染治理和山美水库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工作启动,21条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如火如荼展开,让更多市民见证了泉州水系的蜕变过程。
和谐泉州
携手密织民生保障网
市民:
各种社会保障“加码”
2013年,人们在熟悉的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领略新服务。地处中心市区、公共设施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大方亮相,1577户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公开摇号方式,实现“居者有其屋”。各类社会保障持续“加码”,城镇职工医保卡实现厦漳泉三地通用,市民看病方便许多;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5.5%和99.9%,筹资水平和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减轻了群众看病的负担。
企业:
“平安泉州”护航发展
这一年,124万名流动人员喜领高含金量的居住证,不再有子女入学、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员工们的心安定了,生产效率更高了!”企业家打从心底高兴。泉州市还持续深化“平安泉州”建设,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政府:
全国率先实现异地高考
进入老龄化社会,泉州市稳步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建设提升乡镇敬老院24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0个、农村老年活动中心20个。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5万多套,配租配售8000多套。着力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新增平价商店34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9所,城区中小学新增学位1.8万多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率达92%,在全国率先实现外省籍学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关注群众健康事业,全市新增医院床位2350多张;全市乡镇、村(社区)卫生服务院所实现药品销售零差率全覆盖。
2014:创新转型 从点滴做起
新一年,建设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的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泉州众志成城!
新报告、新畅想。2014年,市政府将着力抓好八方面重点,突出创新转型、先行先试、项目带动、“三农”工作、产城融合、文化引领、环保优先、民生保障,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泉州未来。
创新转型
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
产业升级:
9大产业扛鼎泉州经济
今年,拉动泉州经济大盘的几架马车将竞相奋蹄。
制造业一马当先。在“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超2000亿元,机械装备、建筑建材、食品饮料3个超1000亿元,工艺制品、纸业印刷、光电信息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将成为泉州经济的扛鼎之作。
服务业异军突起。“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将在今年渐入佳境。物流业方面,将重点抓好菜鸟智能物流、普洛斯物流园区等项目;旅游业方面,重点抓好清源山5A级景区、惠安崇武半岛、台商区蓝色海湾、德化九仙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三大旅游精品,推进景区“串珠成链”;信息服务业方面,EC国际数据中心、泉州软件园、石狮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等项目将各显精彩。
此外,滨海泉州将培育壮大海洋经济,积极发展华宝和万弘海洋生物科技、泉州船厂、嘉信游艇等34个项目。新型农业也将成为新的发展亮点,今明两年安排1.3亿元资金扶持现代农业,今年全市将推广良种良法125万亩,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12个,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
项目升级:
486个重点项目拉动发展
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推动。今年安排重点项目486个,总投资873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20个,年度计划投资840亿元,确保建成100个、开工90个。按照生产性、生财性项目优先的原则,组织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项目193个,年度计划投资511.7亿元。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安排项目312个,总投资2977亿元,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正接续环湾梦想。今年将确保沈海复线泉州段、机场连接线建成通车,加快泉州湾跨海大桥、泉三高速安溪连接线等建设,力争厦沙高速泉州段上半年开工。此外,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福厦铁路惠安站及配套工程等建设进度将进一步加快。肖厝5-6#等码头泊位和泉州湾深水航道二期等项目建设也将着力推进。
开放升级:
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让泉州人将开放这篇文章越做越大。
今年泉州市将发挥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4个省级出口基地的作用,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泉州商品博览会和“品牌泉州境外行”系列活动,将成为泉州商品行销世界的阶梯。新兴的商业模式为泉州制造打开新窗,泉州市将组织特色产品设立网上品牌专区,发展专业化的全国性电商平台。
在密切泉台港澳侨合作方面,泉州市将大力推进台商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对台招商,深化泉台农业合作,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建设。此外,今年还将认真做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示范城市”工作,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千年古港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众志成城 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
职能改革:
开展“阳光减负”专项行动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有效治理能力,是时代的新要求,是人民的新期待。为此,泉州市将进一步转化大讨论活动成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泉州市将继续改进作风、务实为民,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优化环境、提升效能方面,泉州市将推动行政审批事权继续向县级、重点乡镇下放;开展部门审批职权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试点,并积极倡导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开展“阳光减负”专项行动。
金融改革:
加快筹建泉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泉州金改工作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本质要求,坚持项目化运作,认真落实国家金改新政,推动泉州在更宽领域先行先试。
今年,泉州市将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并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以上。同时,加快消费金融公司、泉台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筹建。
小微融资破题之旅,今年也将提速创新。泉州市将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建成用好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建立民间融资网络登记备案制度,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泉州市目标指向新增上市企业8家、发债企业8家以上,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300家,支持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融资。
民综改革:
启动素质提升培训三年计划
综改方面,泉州市将出台加快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获批国家发改委试点,打造民营经济发展乐园。泉州市将继续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抓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省级试点,支持和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改革。
同时,千名企业家和百名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三年计划也将在今年启动,以引导做好代际传承工作。
城镇化改革:
加快实施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计划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为此,泉州市将抓好与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对接,出台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设立环湾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同城化专门协调机构。
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计划将继续大力推进,泉州市将争取获得国家棚户区改造以及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领域改革:
全面实施“阳光价费”工程
各领域的改革将全面深化,泉州市将加快建立全口径的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泉州市将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积极稳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阳光价费”工程将全面实施,泉州市将加快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电价和阶梯式、差别化水价制度;抓好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
民生为本
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幸福环湾:
440个项目托起“环湾规划建设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立足“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的良好基础,2014年,“环湾规划建设年”活动将给980平方公里环湾区域带来新变化。
根据方案,今年,全市将共安排活动项目440个,年度投资441亿元。其中,规划方面,环湾区域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城市建筑风貌等将是重点,推动中心城区早日实现单元控规全覆盖。建设方面则将全面推进环湾十大片区开发,特别是将实施新一轮内沟河截污及护栏安全加固改造以及晋江、洛阳江两岸景观改造。
管理环节的力度同样不会减弱。仅缓解出行难,就有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加强中心市区停车场建设管理等两件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幸福人文:
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一座有品位的城市,离不开文化的滋养。
2014年,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年,启动仪式就在下个月的马年元宵。而仪式之外,泉州更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造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具体来说,改造提升泉州影剧院等演出场所,筹建泉州当代艺术馆、歌舞剧院、市图书馆新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以及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20个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建设等,都已提上日程。
此外,泉州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海丝”申报世遗工作。自2003年正式递交文本算起,这项工作泉州已坚持11个年头。
幸福生态:
确保建成国家生态城市
国家级生态市是对一个城市生态美的最高认可。2014年,泉州市将全力冲刺这一荣誉,确保通过考核验收。
突出环保优先,泉州市将实施包括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在内的诸多举措。其中,节能减排方面,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治理,抓好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同时实施100个重点节能项目,组织134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行动。
环境整治上,启动新一轮重点流域专项整治。2013年成效明显的小流域“赛水质”活动也将继续深化。生态建设上,推动永春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省级试点申报工作。
幸福民生:
增加中小学学位1万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一年,泉州对民生的重视,首先体现在教育上。随着城东、东海、江南等学园加快建设,以及泉州实小洛江校区、晋光小学东海校区力争秋季正式招生,2014年,全市有望新增中小学学位1万个。
卫生事业同样将更上层楼。今年,泉州市将加快市中医联合医院、光前医院扩建、晋江和石狮市医院新院等项目,全年预计新增医院床位2500张以上。
让落后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从今年起,泉州市每年将统筹安排1亿元资金,扶持3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00个市级重点村发展,实现年度脱贫5万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