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西街“藏宝图”之会通巷濠沟墘 会聚通商此巷中

qz.fjsen.com 2014-03-27 11:16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西街“藏宝图”第七站

会通巷濠沟墘 会聚通商此巷中

会通巷68号,一座三落三开间古大厝,高高翘起的燕尾脊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会通巷,西街肃清门遗址广场旁的一条小巷子,古时巷名“仕曹巷”。

此巷得名有个说法。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已经成为“梯航万国”的东方大港,海外商人远涉重洋来泉州从事商贸活动。西街会通巷南端一带有一官方设置的市曹(闽南语音译),商贾大多云集于此,衣摊鞋店、菜市客栈、名点小吃、说唱讲古、卖卜解梦、茶馆酒肆比比皆是。南宋时一外省人来此开的“龙家”木梳店远近闻名,有“泉州的木梳、福州的虱篦”之誉。由于商人会聚此地通商,故称会通巷。又有一说,认为此巷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通政巷会合,故名。

此巷作为昔日市井云集之地,蕴藏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景观。巷子原有数座牌坊:巷口有唐代牌坊会通坊,巷中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旌表孝子韦起宗与其母节妇蔡氏而立的“母节子孝楼”,以及为清都察院佥都御史、浙江巡抚蔡仕舢侧室陶氏所立的节义坊……然而,今均已无处寻觅。

唐末开闽三王为加强防御,在古城内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西、南、北四个门,西门即今西街肃清门,肃清门楼下旧有奉祀广平尊王的会通宫。以前会通巷口有一口“会通井”,石栏上镌刻“宋元祐戊辰重修,绍兴甲戌再修”,井之由来已久,后因建宫被掩埋,现已不存。

与会通巷仅一广场之隔的濠沟墘,位于肃清门遗址广场另一侧。两条巷子间的那排民居,门牌号相互交错,难以辨认。老泉州人对濠沟墘更熟悉的,或许是新中国成立前那条著名的濠沟,以及仙姑桥(又称放生桥)。再往前追溯至宋代,濠沟墘内曾有一座由泉州太守真德秀所建的真济亭(即今真济宫),内奉祀太乙仙姑。

由于城市的变迁和人事的兴衰,两条巷子里的历史遗存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但关于它们的传说和深入人心的民间故事至今依然广为流传。

□早报记者 张素萍 蔡紫旻 王柏峰 文/图

旧时商贾繁华地 今日老宅藏乾坤

(黄晖/绘)

灯笼对联小狗,古宅韵味深远。

从钟楼往西街行至唐建子城城楼肃清门(今肃清门广场一带),是泉州人习惯上所称的“西街头”。从古至今,这里都是贸易昌盛的繁华地段。抗战时,肃清门为避开日寇空袭而被拆毁,新中国成立后,会通巷不少老居民“下南洋”,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他们的后代回归,又在巷子里盖起新屋,成了华侨的后代。

如今的会通巷,留下来的古厝并不多,主要集中于西街肃清门广场一代。从高处俯瞰会通巷,少而精的古厝依然吸引眼球,它们或有宏大的规制,或有西街少见的二层阁楼式结构。而如果你走进古厝人家,会发现老屋里的故事,比屋子本身更精彩——谜一般的老式阁楼女主人,房子门楣上绘着“八仙过海”图案;低调行善的大商人,去世后十多年仍有人上门致谢;梁氏宗祠、黄氏宗祠、蔡仕舢都宪第等虽已不见踪迹,却仍在历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会通巷68号,门楣上斑驳字迹见证百年沧桑。

会通巷68号

门楣字迹斑驳

燕尾屋脊高耸

在肃清门广场旁,有一座三落三开间古大厝,高高翘起的燕尾屋脊诉说着昔日的繁华,门楣上斑驳可见的“方德古×”见证了古厝百余年来的沧桑。奇特的是,虽然看不清门楣最后一字,但是“方德”二字却与临巷濠沟墘的“方德堂”相同,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高耸燕尾屋脊

前古厝后阁楼

晴朗的午后,王先生坐在肃清门广场的木椅上,隔着窄窄的会通巷,对面就是自家老宅。斜阳下,古厝屋顶因前不久刚补了数块红瓦,新与旧交替,更显沧桑古朴。

与其他古厝马背脊不同,会通巷68号的古厝,不仅建成燕尾屋脊,而且最后一落还有栋罕见的两层阁楼。按照闽南民间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或寺庙屋顶才可使用燕尾屋脊,这不仅令人遐想古厝是否曾出过官宦人家?

“古厝是阿太(即曾祖母)那辈人建的,具体的故事我们这辈不甚了解。”王先生依稀记得,小时候一家子住在古大厝里,当时古厝为三落三开间两举头,后排的两层阁楼与前座古厝年代相仿。

据介绍,老宅总占地六七百平方米,其中阁楼每层有4间房,外加一厅堂。前落祖厅横梁上,“八仙过海”的彩色图绘依然清晰可见。

百余年老宅

曾数度修缮

“古厝至今有百余年历史!”历经岁月侵蚀,如今阁楼二层的地板已近坍塌,无人敢入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本全系木头构建而成的前座古厝,遭受破坏严重,后人遂将古厝改建成木砖结合的形式,而阁楼仍保留最初的建筑形态,除一面砖墙之外,三面皆为木结构。这些年来,为保护古厝,王家人数度修缮古厝。

王先生指着古厝门楣上的“方德古×”说,四个字曾被白色涂料掩盖,近年来他慢慢清洗,才使其显露“庐山真面目”。至于最后一字究竟为何,王先生直言他也不清楚。

住在巷中的一位老阿婆回忆,古厝的建造者,或与濠沟墘的方德堂主人一样,都是吃斋念佛之人。“当年这一带,有多处私人庵堂”。

会通巷58号,古色古香的古厝大门。

会通巷58号

两天井三开间 历岁月仍宜居

站在会通巷58号门口,古厝大门独有的古色古香韵味顷刻间漫延开来。往屋内一探,清幽雅致的天井和层层深入的祖厅、厢房,让人顿生“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然古意。

这座占地百余平方米的老宅,拥有两个天井,是一座三落三开间的古大厝。屋主严姓一家煞费苦心的精心保护,使得古厝在长久岁月过后依然十分宜居、别有韵味。

古时老物件

石桌石椅八仙桌

越过门槛,古厝天井摆放着一盆盆绿色植株,通往祖厅的台阶上,精美的波浪纹依然清晰。天井里有数张石椅和石桌,严家人说这些都是古时存留至今。

祖厅里,四方四正的八仙桌,在如梭时光里稳稳当当地停放着,让人恍惚间忘记它已是古物。八仙桌上的镂空雕刻精美非常。祖厅地板上的红色方砖,是闽南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建筑元素。

古厝后落出租他人,前后院落之间似已隔开。

光荣军属

年年维修古厝

严先生在古厝出生,至今已住了几十年,他说古厝几乎每年都要维修,横梁的图徽至今得以清晰保存,也是得益于家人的精心保护和两三年的重新粉刷。

“原来还有护厝,但已经卖给他人,如今别人早已翻建。”严先生说,虽然他从小住在这里,但他对古厝的历史和祖辈的故事一无所知。

离开古厝时,记者看到大门门牌号旁贴着“光荣军属”的牌子,一问才得知严先生的儿子是个军人。

会通巷72号,只有古稀夫妇居住,但子女时常回来陪伴。

会通巷72号

子女早出晚归 老宅热闹温馨

会通巷72号的这一落古厝大约在清末至民国时代建成,新中国成立后,原先的屋主搬至菲律宾,在西街一带拥有诸多产业的商人谢金针买下了有些破败的古厝后,花大力气整修,使其保存完好。

古厝有天井、后院,如今住着78岁的谢柳生夫妇,虽说儿女们陆续搬到外面居住了,但是在老谢两口子眼里,孩子们从未离巢——从早到晚,儿女每天都回古厝陪伴他们,直到吃过晚饭才散去。

第一代:低调行善

去世后仍有人还米还钱

说起爷爷谢金针,古厝谢家第三代谢敬雄充满敬意:“爷爷是民国时期泉州商会的十个理事之一。他很善良,在困难年代,帮助了很多老街坊和外来户,直到他去世多年,还有人上门来还米、还钱。”

“新中国成立前,爷爷在这一代拥有很多产业,他做木材生意,拥有胭脂店、杂货店等,还有店面。”谢敬雄说,他三岁那年,爷爷就去世了,可是关于爷爷的故事,却一直延续。

谢敬雄小时候,常常看见有人拎着一个装满大米的铁桶上门还米。他记得来人总是感谢奶奶:“幸亏当时有你们的米接济,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奶奶则总是说:“不用了,过了这么久,我都忘记了。”

谢金针生前还懂医术,不但用米和钱接济穷人,还救过人。“爷爷曾收留过一对卖面线糊的夫妻,他们每天天没亮在我家厨房煮好面线糊,再挑到钟楼卖。他们的一个孩子被烫伤了,还是爷爷给治好的。”

直到奶奶2001年去世前一两年,还有人上门还过7000元钱。谢敬雄说,每次都是爷爷奶奶帮助过的人上门还钱还东西,后辈才知道,原来老人低调地做过那么多好事。

会通巷与东西塔一步之遥

第二代:未能赴前线

他给儿子取名“敬雄”

会通巷72号古厝,在谢金针手上重获生机。当时从西街影剧院搬到会通巷后,谢金针买下的这落古厝多有颓败坍塌。他用倒塌的旧物件,加上自己木材厂的新木头重修了古厝。

谢金针还喜爱花草。谢敬雄的父亲谢柳生小的时候,宅子后院的区域,可以一直通到帽巷,那里是一大片树林,种着好多柚子,以及番石榴、龙眼树,“树种有台湾的,还有来自泰国的。”

谢柳生以前是铁道兵,他和战友们在福建省内修建铁路。“我的名字,还跟朝鲜战争有关系呢。”谢敬雄说,父亲当时在部队,接到了去朝鲜战场的通知,不过还没等父亲上前线,战事就结束了。“父亲觉得能上战场特别光荣,于是给我取名敬雄,‘尊敬英雄’的意思。”

第三代:离巢不离家

天天回来陪伴父母

西街很多老宅子里,只剩下老人留守。而谢家的古厝,每天都热热闹闹的——离巢的孩子们每天都很默契地回老屋,陪着老谢夫妻俩。这个习惯,从谢敬雄的大姐和二姐出嫁后持续至今。

“早上,姐姐回来服侍妈妈吃药、打针,陪着她买菜。临近中午,姐姐回家做饭了,我就回来陪父母吃饭。下午四点半之后,大姐和二姐还有我的外甥们全都回古厝,一大家子热闹地吃完晚饭才散去。”谢敬雄说,平时只要没工作,他都待在古厝里陪伴父母。

“姐姐和我的孩子,都是爸妈带大的,年纪大了,已经习惯了一大家子热闹的生活,我们为了爸妈,也要延续这样的生活方式。”谢敬雄说,这么多年来,他如果出国,飞机落地的第一个电话,一定是打给母亲问安,而母亲每晚都会做好大家的饭菜,如果有人没出现在饭桌上,她马上会打电话问为啥没来。

古朴的书屋

寻幽探古会通巷

■会通井

《县志》云:在肃清门会通坊内,即仕曹巷头。石栏镌“宋元祐戊辰重修,绍兴甲戌再修”。井之由来已久,以曾溺人,后拓宫地,掩之。其中,志书所云“宫地”之宫,乃旧西鼓楼边会通宫,在今西菜市会通巷北端,现已不存。

■梁氏宗祠

又称“梁文靖公祠”,在仕曹巷,即今西街会通巷57-59号西菜水产经营部。旧在府文庙瑞莲堂,后毁,明代移此,代有修葺。清文学家、广西巡抚梁章钜尝为祠堂重修作记。今已废。

■文山黄氏宗祠

又称“黄文简公祠”,在会通巷中段(今通政小学校内)。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一族的宗祠。黄凤翔,明隆庆二年(1568年)榜眼,累官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祠颇大,坐西向东,正门朝会通巷,以子城壕为界分前后祠。民国时期,辟为佩实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尚存祠堂大门,“文革”后拆毁。

■蒋氏宗祠

在文山黄氏宗祠之左(今通政小学校内),又称“蒋文简公祠”,为明东阁大学士蒋德璟一族宗祠,早废。据介绍,蒋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有武功政绩,因忤当事弃职宦场,返乡归养。

蒋德璟从小饱读诗书,受到父亲耿直性格的陶染,这对其以后成为明朝一代著名政治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以《古之贤人》《仁远乎哉》《子之武城》《周有八士》《知天地之化育》等文章,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那时正当魏党权势显赫,蒋德璟因不愿依附魏忠贤,遭受排斥直到罢官。

■蔡仕舢都宪第

在会通巷内,有举人蔡仕舢的“都宪第”。蔡仕舢,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累迁至都察院佥都御史、浙江巡抚。据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蔡仕舢自刑部主事考选御史,出为浙江粮道。雍正六年,授佥都御史,充浙江观风整俗使。七年,署巡抚。八年,坐事降调。上谕曰:“浙江风俗已渐改移,又有总督李卫善于训导,不必再遣观风整俗使。”蔡仕舢旋卒。

古色古香的客栈

古井

寻常巷陌 多元信仰熔于一炉

濠沟墘的现状,今非昔比。

巷子一角

几十年前的濠沟墘,并非现在的模样。80多岁的老阿姑说,她11岁到此地时,眼前的大路还是一条濠沟,行人沿着沟两边窄窄的通道走路,下雨天水常常满至一楼。后来濠沟墘被填成了平地,人们只能从巷名里去想象当日场景。

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在濠沟墘不长的巷子中,至少有三处宫庙,除了保留至今的真济宫和方德堂,还有濠沟墘22号,那个曾经供奉着异域佛像的宫庙。会通巷则有奉祀广平尊王的会通宫。泉州是一座包容多元宗教信仰的古城,而濠沟墘、会通巷则是它的缩影。

此外,濠沟墘曾有一条著名的濠沟和放生桥。20世纪50年代末,濠沟墘铺设路面,桥废。

濠沟墘方德堂

阿姑独守庵堂 如今年高80岁

真济宫对面的方德堂,始建年份未详,1992年曾重修,面积约1200平方米,供奉三世尊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如今的方德堂剩下80多岁的老阿姑细顺一个人。阿姑腿脚不便后,方德堂就上锁了,剩下她一人居住在旁边的阁楼内。“房子的木头都塌了,楼梯也坏了,这两年我不怎么放心信众来参拜,就怕出危险。”阿姑说,方德堂关闭后,她把佛像移到阁楼上,可现在阁楼也不安全了。

真济宫

方德堂

两代阿姑 都曾尝试重振庵堂

私人庵堂的香火并不多,细顺阿姑11岁出家至此,跟家里其他老阿姑一样,每日吃斋念佛。为了维持生计,她们还去工厂做工。老街坊们告诉记者,方德堂是一个私人庵堂,收留尼姑在此吃斋念佛,只是老阿姑们陆续去世或者迁出,没有年轻人接续,如今只剩细顺阿姑一人。

细顺阿姑回忆,大约百年前,一位叫郑平姑的阿姑用生平积蓄买下土地,建起庵堂,并建造房子收留其他阿姑。郑平姑创建庵堂后,又有一位银外姑(闽南语音)与出家前的儿子相认,她的儿子也为庵堂出资不少。

几十年前,庵堂里的柯开莲阿姑去南洋打拼,成就很多事业,十多年前重回方德堂,重修庵堂。“开莲阿姑回南洋不久就去世了,她在南洋收养了一个孩子,也曾想再回来翻修我们住的房子。”

濠沟墘22号

院墙多已坍塌 曾供异域佛像

紧邻方德堂的22号房子大门紧锁,记者从窗户往里看,发现院墙多已坍塌,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模样。细顺阿姑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颇有历史渊源的“市曹宫”(闽南语音译)。

“市曹宫有大雄宝殿,殿后面还有十八罗汉、弥勒佛、观音等神像。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那尊佛像,据说来自国外,佛像额头上嵌着巨大的宝石,非常漂亮。”细顺阿姑说,相传大雄宝殿内的佛像,为古时候国外使节进贡给朝廷,居住在附近的一位朝廷官员告老还乡后,带来了这尊异域佛像,供奉在市曹宫内。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