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雕艺产业之变 延伸产业链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C一个传统产业的突围 惠安雕艺,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是中国南派雕艺的代表。惠安先后被授予“中国石雕之都”“中国雕艺之乡”等称号。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去年11月,惠安被中国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称号。 经过1600多年发展的惠安雕艺,目前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加工安装、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延伸拓展出玉石雕刻、建筑装饰装修产业,成为全国雕艺产业规模最大、生产加工能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惠安雕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全县雕艺行业实现增加值逾50亿元,占全县GDP约13%;规模以上石雕企业产值超160亿元,雕艺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四成以上。 但作为一个脱胎于传统工艺的产业,惠安雕刻产业大部分企业长期局限在石雕领域,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永葆活力? 创新、创造、创意,是惠安雕艺拓宽发展空间的主动力。大师群体的涌现,就是最引人瞩目的亮点。惠安县委书记肖汉辉说,培养大师、扶持大师,推动“大师经济”发展,是惠安雕艺产业的战略选择。去年,该县出台了雕艺产业扶持政策,计划在十年内创建大师工作室、雕艺创意创作机构各100个。目前,已在黄塘聚龙小镇规划建设一批较为集中的大师工作室,从雕艺领域拓展到碑石、建筑工程一体化领域,逐步实现“家家户户都是工作室”的设想。县里还通过财政补贴,鼓励雕艺技术人才参与大师评定,制定出台《雕艺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石、木雕作品版权保护工作方案》,推动雕艺大师队伍不断壮大,保障大师合法权益。 为加快打造大师文化企业,去年惠安县出台《大师文化企业评选管理办法》,根据有实力、有品牌、有规模、有市场、有前景、有潜力和新科技、新创意、新材料的评选要求,评选文化产业发展“强”、“佳”、“新”星级企业,认定了首批17家大师文化企业。这些企业在项目审批、资金补助、贷款授信等方面,可得到重点发展扶持。 在惠安雕艺界,近年流行着一个新概念——整体解决方案,其内涵是雕刻企业同时介入工程建筑领域,成立相应的工程建筑公司或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承接有特殊审美要求的城市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的整体工程。 惠安日晟石业公司就是这样一家新型企业。董事长蒋杰雄说:“以前公司只注重个体雕塑,如今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学会了做更丰富的产品。”日晟公司已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安装一体化的石雕艺术作品创作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在台湾就有上百个,日月潭文武庙是其中经典之作,岛内各界盛赞其“雕工精美、造型壮丽而有非凡气象”。 进入建筑领域,使惠安石雕实现利润和产值双丰收。走过20年的共荣石业公司,就在不断延伸关联产业链中,实现了华丽转型。1995年,日本墓石产品十分紧俏,国内大多石材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墓碑石,共荣公司却一反常规,挺进石刻市场,产值一下子从几百万元增至2000万元。2002年,中国房地产业趋热,共荣又嗅到商机,把主要精力转到开发建筑用的异型石材上。几年后,共荣申请到国家一级建筑装修资质,成为集石雕石材加工和建设施工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集团,年产值一举突破2亿元。公司不仅掌控了石雕加工生产、装饰装修等所有环节的利润,还拓展了土建、木作等环节的利润空间。如今,共荣正筹备上市,谋求更大发展。 在同时拥有一家石雕公司、一家古建园林工程公司的王经民看来,石雕业的发展应努力拓展建筑幕墙、城市雕塑、园林景观等业务,把惠安雕刻艺术融入建筑修饰之中,这样既可扩大惠安雕艺产业的市场,又可提升建筑产业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王经民举例说,一家中等规模的石雕厂若只做石雕产品,一年产值不过几百万元,但如果具备园林古建一级资质,进入园林古建领域,每年产值至少千万元。 “市场需求的大小,决定了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会长、豪翔石业董事长蒋细宗告诉记者,过去仅仅依靠墓碑、工艺品这样的小市场,惠安石雕很难做大做强,现在越来越多的雕刻企业拓展产业链,走与建筑产业相结合之路,促进石雕业与建筑业两大产业共荣发展。惠安不少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开拓探索中,实现从材料雕刻到建筑设计、施工、安装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增强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对此,惠安县政府也给予支持,鼓励企业申报园林古建、建筑幕墙、装饰工程等施工专业系列资质,对新获得或重新就位的一、二级资质的企业,也给予相应奖励。 |
- 2013-11-09惠安雕博会今日开幕 雕艺大师让世界认识惠安
- 2013-11-09第二届惠安雕博会开门迎客 180件大师精品亮相
- 2013-11-05惠安获评“中国雕艺传承基地” 工艺大师“充电”
- 2013-11-02传承雕艺引领未来 第二届惠安雕博会11月9日开馆
- 2012-12-31校企合作 惠安探索雕艺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