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建筑:产业之花千年不败 转型提升展宏图
源远流长 穿越历史闯世界 惠安文化积淀深厚,建筑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先民已垒墙架木筑屋而居;唐五代时,兴起“皇宫起”建筑;明初,建筑工匠编入“匠户”,筑建寨、所城,惠安建筑文化迅速发展。 到了明清两代,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步入巅峰,在继承中国建筑精髓的同时,又汲取了闽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养分,这一时期的惠安传统建筑和建筑雕刻开始显露出不同寻常的老练,石雕、木雕、砖雕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基本上达到建筑必有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境界。 此时,惠安工匠不只满足于在惠安境内建造大型宫观寺庙和官式民居,开始参加闽南一带及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寺庙和大型民居建造,如今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三开间”、“五开间”构式的“皇宫起”建筑,几乎都要延聘惠安建筑师傅“掌篙尺”,组织施工。清朝至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惠安人大量迁居海外,惠安传统建筑在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声名鹊起,开创了惠安传统建筑向海外传播的新局面,惠安工匠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而惠安建筑也跟随惠安人的脚步,在世界各地绽放出新的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从惠安崇武五峰、溪底、涂寨等地走出去的建筑工匠纷纷或组建自己的建筑承包队,或成立建筑公司,活跃在国内及东南亚、北美等国家。他们在各地留下了不少建筑作品,除了泉州本地的洛阳桥、崇武古城之外,还有深圳特区那些西班牙式别墅、无锡太湖宾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和武汉等地许多气势磅礴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凝聚着惠安建筑工匠的心血。 在采访中,福建腾飞建设集团董事长王琼辉拿出他承揽日本横滨天后宫与关帝庙工程时的设计图纸告诉记者:“惠安工匠之所以能将惠安建筑推向世界,除了惠安建筑技艺本身精湛绝伦以外,还与惠安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群体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古建丰碑 惠安有厝“皇宫起” 漫步在泉州地面,随处可见的是一幢幢红砖白石辅以翘脊乌瓦建造而成的形似宫殿的官式大厝,这种房屋类型被称为“皇宫起”,乃是闽南地区最为典型的民居建筑,也是惠安建筑技艺的绝佳体现。 关于“皇宫起”,民间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惠安县黄氏之女厥,被闽王王审知册立为妃。某年梅雨季节霪雨不断,她在宫中想到老家房屋破漏,难以遮蔽,父母不知如何熬夜,不禁暗自流泪。王审知当即口谕宽慰:“既是如此,孤家赐汝一府皇宫起”,特许她娘家按皇宫式营建房屋。她连忙跪叩谢恩,即差太监传旨。一时府城大兴土木,上至达官、豪绅、富商,下至普通平民百姓,纷纷效仿皇宫的样式建成许多宫殿式住宅,这些房屋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既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连接,更有燕尾脊直指天空,气势十分宏大。 如今惠安境内仍然保存着许多“皇宫起”古建筑,例如居仁提督衙、崇武张勇将军府、螺城刘望海故居等,不仅汇集了“皇宫起”建筑的各种特征,也是惠安建筑历史延续的见证。在清代广东提督陈鸣夏故居——居仁提督衙,斑驳的砖墙和风化的石碑诉说着这座房屋的百年历史。建筑采用了台梁结构,硬山屋顶,显得独特别致,具备很高的考证价值。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府衙里的浮雕别具一格,清乾隆年间的五幅花岗岩浮雕,辉绿岩浮雕“曲水流觞”故事图,雕工精致入微,生动华美,而这座古厝正是出自惠安建筑工匠之手。 |
- 2014-04-022014年惠安县“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解读
- 2014-04-02一座古城的文化自新 惠安城市品牌形象标识诞生记
- 2014-03-24联手培育建筑人才 惠安与华侨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2014-02-27转型提升 “惠安建筑”领跑全省“建筑之乡”
- 2014-01-28惠安“三下乡”活动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