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民间资本 提升民生品质
泉港区社会福利中心施工现场。 赵锦飞 摄
东南网7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庄国辉)
阅读提示:泉州市泉港区社会福利中心、植物园、博文中学属于养老、生态、教育等不同民生领域,但它们全部都是由从泉港走出去的企业家投资兴建的。区社会福利中心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引入北京国济中医院,实现医养结合;植物园采用民建公营的模式,引入建配龙集团,建设全区首座大型公园;引入香港威豪集团兴建的博文中学,是全区唯一一所民办初中校。
民间资本是泉州市泉港区一大宝贵资源。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牵线搭桥,民间企业家回乡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其中不少资金流向民生领域。“这些民间资本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对接民生需求,是泉港民生建设的一大亮色。”泉港区统战部副部长叶彬彬说。
为鼓励在外乡贤回乡投资,泉港利用13个异地商会这个平台,叙乡情、谈项目,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养老中心、医院、文化中心等公共事业。此外,区里还设立专门机构,出台土地、税费等方面奖励扶持措施,实施区领导和部门联系回归创业企业(项目)制度,帮助解决招工、融资、用地等问题,用服务为民营资本投资保驾护航。
区社会福利中心采用公建民营的运作模式,引进民营医院北京国济中医院,从而在养老领域实现医养结合
泉港区社会福利中心位于涂岭镇驿坂村,项目占地42.9亩。今年5月,经过区政府牵线搭桥,区社会福利中心与北京国济中医院顺利联姻。
6月26日,记者在区社会福利中心现场看到,两栋新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其中一栋为医院,一栋为养老院,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据北京国济中医院院长庄清宝介绍,该福利中心前身为驿坂中学,除了新建两栋建筑外,还将改造原来的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总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床位400张,将打造集养老、育孤、康复、救助、避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按照区政府与北京国济中医院签订的协议书,区社会福利中心试水公建民营,区里免费提供土地,并投资900多万元修建两栋新建筑,由北京国济中医院负责该中心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双方的合作期限为20年,国济中医院要分批完成1150万元以上的建设投资,负责内部装修、旧楼改造、配套设施建设、设备购买等。“在合作期限内,政府不收取任何土地费用,待20年期限过后,要把区社会福利中心免费移交给政府。”泉港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郭安鹏说。
庄清宝说,国济中医院是北京一所民营二甲医院,在健康体检、中医门诊等方面有特色。他们计划前期投资8000多万元,引进首都医疗资源和先进健康管理模式,建成以急诊急救、肿瘤科、骨科、妇科为核心的综合性医院,实施医养一体化经营策略。医院一期工程将设置床位230多张,不仅解决养老院老人看病难问题,还可辐射惠安、莆田等周边地方,方便群众就诊。“医院名字都想好了,暂定为泉港人民医院。”庄清宝说。
“我们看中的是国济手中的医疗资源,这是养老院目前比较匮乏的资源。而且,国济可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老人慢性病防治。”郭安鹏说,目前,许多民办养老院受制于医疗资源,许多老人不愿入住,而医养结合的路子既可满足老人需求,又可实现养老院良性发展,是一条双赢之路。
记者了解到,泉港区社会福利中心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泉港博文中学的学生结束期末考返回宿舍。 庄国辉摄
鼓励社会参与,引入民间资本创办全区唯一一所民办初中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作为泉港区唯一一所民办初中校,博文中学2007年创办于前黄镇。目前共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
6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该校。学校占地60亩,有6000多平方米草坪绿地,教学楼、学生公寓楼为清一色欧式建筑,掩映在千株名贵花木之中。正逢学校期末考试,许多家长等待接孩子回家。
来自南浦镇天湖村的学生家长陈岳民说,儿子小凯是初二学生。孩子上学原划片美发中学,博文中学距家10多公里,每年学费近8000元,但他还是决定将孩子送往博文中学。在陈岳民看来,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封闭式、全寄宿管理符合我的要求。孩子比较不自觉,我更看重的是学校管理制度。”陈岳民说。
而在前黄镇凤安村村民连惠宗看来,儿子小鑫原来划片坝头中学,学校教育质量一般。他再三权衡比较,让儿子报考私立博文中学。“博文中学教学质量可与山腰中学、美发中学等公立名校相媲美,虽然家里经济有压力,但我们当父母的咬咬牙,就想让孩子能考上好高中。”让他欣喜的是,儿子学习有了进步,而且在学校一年多,变得懂事多了。
博文中学校长白云生说,学校是泉港企业家、香港威豪集团董事长钟荣信一手创办的,投资总额为5000多万元,是全区唯一一所民间资本创办的初中校。目前,学校已跻身于泉港名校行列。去年学校招生规模为300多人,结果报名数超过600人。
“之所以获得家长的青睐,是因为我们满足了家长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白云生分析说,他们本身教学质量比较过硬,而且在管理和教学理念上形成品牌,获得家长认可。如他们倡导“课堂有笑声、校园有歌声”,2010年,学校启动课前一支歌活动,每学期有10首歌,每个年级曲目各不同,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课堂效率。
泉港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有效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博文这样民办校的加入,形成公办校与民办校的良性竞争氛围,提升了全区的教育水平。
在植物园内,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耍。陈固拥 摄
民建公营,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全区首座大型公园,解决了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走出一条双赢之路
虽然距离城区3公里,但是泉港植物园人气不减,许多市民都到植物园休闲散步,日均人流量近万。6月27日傍晚,记者走进植物园,孩子嬉笑玩乐,老人步履悠闲,年轻人健步如飞,一片欢声笑语。
后龙镇后坂村村民林永吉说,原来这里是块荒地,荒草杂生,通过建设,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宝地。有200多亩开阔地,绿道环绕,木兰园、桂花园、秋景园等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虽然离自己家有两公里远,但是他每天都来公园两次,早上过来晨练,傍晚带着小孙女散步,成为植物园一名“铁杆粉丝”。“以前没有地方锻炼,我只能窝在家里,现在每天都能锻炼,人更精神了。我希望,这样的场所越多越好。”林永吉说。
区住建局园林管理股工作人员庄小滨介绍,泉港人口有38万,此前成规模的公园只有福源公园,但是不对外开放,群众一直没有休闲场所。区里一直想筹建公园,但是受制于资金瓶颈,公园项目一直未能动建。
2007年,区政府引入上海建配龙集团,与该集团董事长、泉港企业家郑良贤达成协议,区政府提供土地,委托省林科院园林规划设计所进行规划设计,由郑良贤投资1600多万元兴建植物园,面积为220多亩。福建建配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爱林告诉记者,乡情牵人心,在外创业的企业家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回报桑梓。“另外,通过建设植物园,这里的土地得到升值,也给我们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机遇,走出一条双赢之路。”林爱林说。
2008年,植物园动建。2010年12月,植物园免费对外开放。汽配龙集团将植物园捐赠给区政府,由政府接手管理。庄小滨说,政府投入200多万元,修建公厕、安全护栏等配套设施。另外,还聘请保安、保洁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每月运营成本约两万元。
“这是泉港区首座由民间资本修建的公园,解决了群众迫切的休闲需求。建成后,由政府介入管理,毕竟这是一项公益事业,长期由民间资本来管理是不现实的。”庄小滨说。
目前,泉港植物园有6300多株植物,已经成为化工之城的“绿肺”,既提高了泉港的生态环境质量,又为群众提供一个休闲活动场所。记者了解到,植物园二期建设工程已经启动,规划面积90多亩,分为四大区,将打造成集科研、景观和休憩为一体的具有闽南特色的自然风景植物园。
|